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亡Wáng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1.wáng ❶逃亡。《後漢書》張衡《思玄賦》:“咨妒嫮之難并兮,想依韓以流亡。”
❷不安處,不存。馬融《長笛賦》:“微風纖妙,若存若亡。”越壹《刺世疾邪賦》:“佞諂日熾,剛克消亡。”
❸失。司馬相如《長門賦》:“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
❹滅亡。杜篤《論都賦》:“故存不忘亡,安不諱危。”趙壹《刺世疾邪賦》:“安危亡於旦夕,肆嗜慾於目前。”
❺無,不存在。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聽然而笑曰……”亡是公,假託的人名。
2.wú 通“無”。《漢書》賈誼《鵩鳥賦》:“萬物變化,固亡休息。”《文選》、《史記》作“無”。《漢書》司馬相如《弔秦二世賦》:“墓蕪穢而不修兮,魂亡歸而不食。”《史記》作“無”。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亡,逃也。”《史记·陈涉世家》: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通“無” wu
〔例一〕 《汉书·贾谊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亡度,没有限度。亡通“无”。
〔例二〕 《汉书·张释之传》:“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亡所知,无所知。
亡,明母、阳部; 无, 明母、鱼部。明母双声,鱼、阳阴阳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亟
  • 下一篇:亢

(一)wáng ❶奔亡,离去。《说文》: “亡,逃也。” 《唐风·葛生》一章:“予美亡此,谁与?独处。”郑《笺》:“予,我; 亡,无也。言我所美之人无于此。谓其君子也,吾谁与居乎?独处家耳。”马瑞辰 《通释》: “亡,即不在。亡此犹云去此,又如俗云不在此耳。”《大雅·瞻卬》五章:“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毛《传》: “殄,尽; 瘁,病也。”郑《笺》: “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
❷灭亡,死亡。《秦风·车邻》三章: “今者不乐,逝者将亡。” 《尔雅·释诂》:“逝,往也。”毛《传》: “亡,丧弃也。”《大雅·抑》三章:“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毛《传》:“沦,率也。”孔《疏》: “王将自绝于天,如彼泉水之流,稍稍以就虚竭,言今王渐渐将致灭亡也。”
❸通 “忘”,犹忘记。王引之《经义述闻》:“忘与亡,古字通。”《邶风·绿衣》二章:“心之忧矣,曷维其亡。”曷,何。郑《笺》:“亡之言忘也。”(二)wú
❹无。《邶风·谷风》 四章: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郑《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吾其黾勉勤力为求之。有,求多,亡,求有。”黾勉,尽力。陈奂《传疏》: “亡与无同,有为富,则无为贫矣。富益求多,贫求有也。”《小雅·角弓》四章: “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毛《传》: “爵禄不以相让,故怨祸及之。”王引之《经义述闻》:“亡,即忘字也。言但怨人之不让己,而忘乎己不让人,正所谓 ‘民之无良’也。”

☚ 广牡   门 ☛

读音·uang(ˊ),为u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武方切,平,阳韵。
❶死亡。
❷灭亡。
❸逃跑。《汉书》:“何(肖何)闻信(韩信)亡,自追之。”
❹通“忘”。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微夫切,平,虞韵。
❶通“无”。《论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❷同“否”。

上一条: 𨖍 下一条:

〔wang〕das.
亡故〔wang gu〕das.
亡国〔wang guo〕wanglguel.

ㄨㄤˊwáng0391事情完结。闽语。福建福州。《新方言・释言》:「《诗・邶风・绿衣》一章言『曷维其已』,二章言『曷维其亡』,『亡』亦『已』也。福州谓作事了为作~,若通语言了,言歇矣。」亡命;不顾一切。西南官话。湖北武汉〖〗。他闹起来才~。馋。西南官话。湖北武汉〖〗。他吃东西蛮~。空虚。吴语。上海松江:~来一道姑‖~来饭瓜花。

亡wang

❶逃跑。同义合成词:“逃亡”。《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以亭长:以亭长的身份。徒:服劳役的人。道亡:半路逃跑。)《史记·陈涉世家》:“今~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举大计:起义。等死:同样是死。死国:为国事而死。)
❷丢失。成语:“亡羊补牢”。《后汉书·邓皇后传》:“宫中~大珠一箧(qie)。”(箧:小箱子。)《韩非子·说林上》:“醉寐(mei)而~其裘(qiu)。”(寐:睡。裘:皮衣。)(wu):通“无”,没有,不。贾谊《论积贮疏》:“用之~度,则物力必屈(jue)。”(度:限度。屈:竭,尽。)《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三年》:“所过~得虏掠,秦民皆喜。”(所过:经过的地方。虏掠:抢夺。)

*亾wáng

❶逃走
 △ 流~。
❷丢掉;失去
 △ ~羊补牢。
❸灭亡
 △ 国破家~。
❹死亡
 △ 父母双~。

亡亾

❶逃跑:~命︱出~︱流~︱逃~。
❷失去;不存在:~失︱散(san)~︱消~︱~魂丧胆︱~羊补牢︱唇~齿寒︱歧(qi)路~羊︱名存实~。
❸死:~故︱存~︱丧~︱死~︱伤~︱夭(yao)~︱阵~︱家破人~。
❹死去的:~魂︱~灵︱~友︱悼~。
❺灭亡:~国︱覆~︱沦~︱衰~︱危~︱兴~︱~国奴︱存~绝续︱顺我者昌,逆我者~。
○~命之徒(亡命:不顾性命。指做恶事的人)。

亡wáng

❶ 逃跑,逃走:流亡│逃亡│亡命。
❷ 死:阵亡│父母双亡│家破人亡。
❸ 死去的,已逝的:亡妻│亡友。
❹ 失去,丢失:唇亡齿寒│歧路亡羊│亡羊补牢。
❺ 灭亡,败亡:亡国│兴亡│国破家亡。

(1次) 灭亡。反成乃~《天》


(2次) 通“忘”。忘记。曰鲧婞直以~身兮《离》 岂不至今其庸~《章·抽》
另见wang wu


(3次) 通“無”。没有 固~休息 沕穆~间 物~不可《服》
另见 wang wang

亡wáng

❶灭亡,覆亡。《天问》:“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七谏·沈江》:“荆文寤而徐亡。”
❷ 失去。《招隐士》:“禽兽骇兮亡其曹。”“亡其曹”,失去伴侣。
另见“ wàng”


亡wàng

通“忘”。忘记。《离骚》:“曰鲧婞直以亡身兮。”忘身,忘记个人的安危。意即“不顾自身的安危”。《抽思》:“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当初我讲的话耿直明了,难道到现在就已经忘记了?”
另见“wáng”

亡wang

亡故 亡国 亡魂 亡灵 亡命 亡失 出亡 存亡 悼亡覆亡 救亡 流亡 沦亡 灭亡 散亡 丧亡 伤亡 衰亡 死亡 逃亡 危亡 消亡 阵亡 亡国奴 未亡人 亡魂丧胆 亡国灭种 亡国之恨 亡国之音 亡戟得矛1 亡命之徒 亡羊补牢 亡羊得牛2 唇亡齿寒 人亡政息 名存实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亡(一)wáng (二)wú

【辨形】 3画。会意。
【辨义】 亡(一)wáng
❶ 灭掉:亡党|亡国|亡国奴|亡国之音|覆亡|救亡|沦亡|灭亡|衰亡|危亡|消亡|兴亡|存亡安危|存亡祸福|存亡继绝|存亡绝续|救亡图存|兴亡成败|兴亡祸福|千古兴亡|鱼烂而亡|危急存亡之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❷ 死去,死去的: 亡故|亡魂|亡友|存亡|悼亡|丧亡|伤亡|死亡|夭亡|阵亡|死亡线|未亡人|存亡未卜|人亡物在|人亡政息|兵败将亡|家破人亡|人琴俱亡|生死存亡。
❸ 失去:亡失|亡血|亡阳|亡佚|亡阴|亡魂丧胆|亡戟得矛|亡羊补牢|散亡|齿亡舌存|唇亡齿寒|歧路亡羊|臧(zāng)谷亡羊|多藏厚亡|国破家亡|名存实亡。
❹ 逃跑:亡命|亡命之徒|败亡|出亡|流亡|逃亡。
(二)wú 〈古〉通“无(一)wú”。没有。
【辨析】 二音近义,都含“失去,没有”的意思。区别在于:
一、构词方式不同:亡(一)wáng构成支配式、并列式、偏正式合成词,并作语素构成成语;(二)wú多单用。
二、词义着重点不同:亡(一)wáng着重表示“由有变无”;(二)wú指“本来就没有”。
三、字音沿革状况不同:亡(一)wáng是古今传承字音,现代仍常用;(二)wú是“无(一) wú”的通假字音,只用于古语词。

亡wáng

❶死:(冯渊)自幼父母早~,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四·82)
❷败落:势败休云贵,家~莫论亲。(五·109)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人散各奔腾。(五·118)


亡wáng

❶忘。《詩經·邶風·綠衣》:“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鄭玄注: “亡之言忘也。”
❷無。《詩經·唐風·葛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鄭玄箋: “亡,無也。” 《儀禮·士喪禮》:“爲銘各以其物,亡,則以緇長半幅。” 鄭玄注: “亡,無也。” 《禮記·坊記》:“子云: 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則亂益亡。” 鄭玄注: “亡,無也。”
❸去。《禮記·少儀》:“爲人臣者有諫而無詘,有亡而無疾。” 鄭玄注: “亡,去也。”

艾、除、废、亡;昌、存、兴

○艾ài

(动)〈书〉停止:方兴未~|长夜未~|农功未~|时艰未~。

○除chú

(动)去掉:~名 |~害|消~|清~|根~|~旧布新|~患兴利|兴利~弊|为民~害|~残去秽|剪恶~奸。

○废fèi

(动)不再使用;不再继续:~除|~弃 |~止 | ~约 |作~|报~|半途而~|~寝忘食| 因噎~食| 以人~言|礼~乐崩。

○亡wáng

(动)灭亡;死亡:~国 |~家|~党|灭~| 阵~|消~|兴~|生死存~|兴废存~|进退存~|国破家~|车毁人~| 曲终人~|绝食而~|天下兴~,匹夫有责。

●昌chāng

(动)兴旺;兴盛:~盛|~明 |蕃~| 国运~隆| 国家之利,速用兵者~|顺之者~,逆之者亡。

●存cún

(动)生存;存在:~亡|~活|~身 |~世|永~|共~|并~|救亡图~|~亡绝续|~亡未卜 |名~实亡|生死~亡|片瓦无~|硕果仅~|人类分男女二界,男为女生,女为男~。

●兴xīng

(动)兴盛起来;振兴:~衰|~旺|~隆|~国 |~邦 |新~|复~|~废存亡|~灭举废| 多难~邦 |一言~邦 | 国家~亡,匹夫有责。

存←→取cún ← → qǔ

存:储存;保存。
取:拿到身边;萞觥?
【例】 银行储蓄所为存款和取款采取了许多方便措施。

亡wáng

〖动词〗
一、死亡(9)。《叔向贺贫》:起也将亡,赖子存之。——我韩起快要死了,靠你救了我。《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霍子孟不再出现,朱虚侯已经死亡。《范增论》: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义帝的死活,难道仅仅为楚国的盛衰,也同范增的祸福相关。
二、灭亡,使败亡(56)。《鲁共公择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代一定有因为喝酒而使他的国家败亡的。《宫之奇谏假道》:虢亡,虞必从之。——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烛之武退秦师》: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不过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没有什么好处啊!
三、逃亡,逃走,逃跑(14)。《介之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晋侯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自己没有谈禄位。《晏子不死君难》: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呢?《晏子不死君难》:为社稷亡,则亡之。——为了国家而逃亡,那么[臣下]就跟他去逃亡。
四、出外,不在(1)。《吴子使札来聘》:季子使而亡焉。——季子出使在外,不在国内。
五、失去,丧失(19)。《司马错论伐蜀》:韩自知亡三川。——韩国自己知道将失去河、洛、伊三川。《屈原列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军队挫败,土地削减,失去了六个郡。《报任安书》: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像九牛身上失去一根毛,同死掉一只蝼蛄、蚂蚁有什么两样。
六、读wú。用同“无”。没有(23)。《高帝求贤诏》:世世奉宗庙亡绝也。——世世代代奉祀宗庙没有尽头。《贾谊治安策一》:国小则亡邪心。——国家小就没有邪心。《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姑容我入。——没有办法呀!姑且容我进见吧!

亡wáng

❶ 逃跑,逃亡。《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❷ 不在,出门在外。《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也,而往拜之。”
❸ 失去,丢掉。《战国策·楚策四》:“~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苏洵《六国论》:“诸侯之所~,与战败而~者,其实亦百倍。”
❹ 灭亡,消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❺ 死,死去。《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赤壁之战》:“今刘表新~,二子不协。”
❻ 通“无”。❶ 没有。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度,则物力必屈。”晁错《论贵粟疏》:“~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❷ 不。《汉书·胡建传》:“正~属将军。”(正:军正,官名。)
❼ 通“毋”。不要。《汉书·景帝纪》:“~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宗臣《报刘一丈书》:“他日来,幸~阻我也。”

*

CDF6
(一)wang❶逃跑:逃~/流~/~命天涯。
❷失去;丢失:唇~齿寒/~羊补牢。
❸死;死去的:死~/阵~/~故/~友/~兄。
❹被消灭;不存在:灭~/~国/消~。
(二)wu〈文〉与“無(无)”同。

丢失

丢失

丢(丢落;丢掉;丢却;~包) 失(失亡;失落;佚失;陨失;弃~;走~) 亡(亡失;~羊;歧路~羊) 迷(迷失) 掉 遗(遗失;遗去;遗却;遗逸;遗佚;遗轶;遗落;遗坠;遗丧;阑遗) 少(~了一件) 去失 散轶 佚落
丢失物品:遗物
 遗失宝剑:遗剑
 遗失珍珠:遗珠
 遗失了珍贵稀有的东西:赤水遗珠 赤水珠沉
 珍贵的东西丢弃遗失:珠零玉落
书信遗失:付诸洪乔 误付洪乔
缺漏遗失:阙失 漏逸
因迷途而丢失:走失
因耽误而丢失:误失
东西突然丢失:不翼而飞 无翼而飞 不胫而走 不胫而驰 不胫以走 无胫而走
全部丢失:丢光

另见:耽误 抓住2

☚ 错过   散失 ☛

死亡

死亡

死(死去;死生;死没;死丧;死灭) 亡(亡死;亡没;亡殁;亡化;亡泯;消亡;除亡) 殁(泯殁;沦殁) 殕 绝(绝命;绝世)歾 毙(溘毙) 殗 抑 灭(灭没;灭凘;抑灭;神灭形消) 逝(逝去;逝死;逝没;逝殂;迁逝)竭 败 昏 坏 化(尘化;物化;迁化;羽化;剑化;灵化;化为异物;骨化形销) 了结 了劣 了竟 淹忽 陨命 捐命 沦没 降魄 非祸 倾没 养不大 停止呼吸 心跳停止 生命终结 生命终止 丧失生命 身亡命殒
某种事物死于萌芽状态:殰 胎死腹中
机体的局部组织或细胞死亡:坏死(组织~)
死和生:死生(~由命) 短长 枯菀
死亡和创伤:死伤
生活中的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生老病死
毙,死:
死亡,衰亡:雕谢
凋残,死亡:雕残
凋落,死亡:销沉
丧命,死亡:断根绝命
死亡,终结:呜呼哀哉 呜乎哀哉 于乎哀哉
假装死:装死 佯死 诈死
某些昆虫的假死:拟死
某些动物遇到敌人时,为了保护自己,装成死的样子:假死
(丧失生命:死亡)

另见:生命 生病 消失 尸体 死人 丧事 棺材 ︱活着

☚ 死亡   动物死 ☛

灭亡

灭亡

灭(灭覆;陨灭;沦灭;消灭;逝灭;革灭;息灭;绝灭;破灭;死灭) 亡(死亡;沦亡;殒亡;残亡;湮亡;熸亡;销亡;消亡;隳亡;绝亡) 丧(丧亡;丧灭;翦丧) 泯(泯灭;泯没;消泯) 磨(磨灭) 憝 颠(颠仆;颠沛;颠覆) 覆(覆亡;覆灭) 毙(自~)澌(澌亡;澌灭) 靡(靡散) 堙倾没 殄坠 殄熄 殄毙 殄没 破殄 尽绝 见鬼 湮没 消夷 消绝 扌前 落 罄绝 沦荡 沦铄 崩摧 完蛋
朝代灭亡:灭祀
秦朝与汉朝灭亡:嬴颠刘蹶
整个家庭或家族灭亡:覆家灭族
佛教称天地从生到灭:
消失或灭亡:熄 消亡 灭泯 沦丧 颠陨
事物的消亡:寿终正寝
形体消亡:形销
磨损消亡:摩灭
灭绝消亡:澌亡
衰败,趋向灭亡:没落 坠落
泯灭没落:腐灭
沦没丧亡:沦丧 颠陨
崩溃灭亡:溃灭 崩毁 阤崩
必然灭亡:不亡何待
无故而灭亡:虚亡
事物将要灭亡:风中秉烛
事物即将灭亡:魂游釜底
某种事物没有了生命,即将灭亡:气数已尽
逐渐衰微,以致灭亡:浸微浸消 浸微浸灭
很快就灭亡:亡不旋踵 亡不待夕 覆亡无日
(不再存在:灭亡)

另见:失去 死亡 消失 消灭2 ︱生存 产生

☚ 灭亡   国家灭亡 ☛

丧失

丧失

丧(凋丧;沦丧) 亡(亡失;失亡;沦亡) 走(走失) 夺(~去)抎 坠 陨(陨失;颠陨) 散 爽(爽越) 损(隳损;~兵折将) 愆 迷(迷失) 落 捐失 失掉 失抎 丢脱 遏佚 破败
丧失某种事物:亡羊
丧失财利:失利
丧失配偶:寡(守望门~) 鳏
因受束缚而丧失:梏亡
遗亡丧失:遗覆
惑乱丧失:蛊丧
日趋丧失:销融
消亡,丧失:销殒
完全丧失:扫地(威信~) 付之东流 付之流水 付与东流 付之逝水 付之行云 付诸东流
 丧失全部财产:破产
 丧失殆尽:十无一二 百不存一 百无一存 百不一存

☚ 散失   损失 ☛

逃跑

逃跑

逃(逃走;逃叛;逃脱;逃遁;逃顿;逃逸;逃佚;逃行;迁逃;奔逃) 遁(遁走;遁逃;遁逸;败遁) 跑(打~;赶~) 逸(逋逸;越逸) 亡(亡走;窜亡;漏亡) 走(走失;走亡;走逸;奔走;迸走;跳走) 逊 波(波逃;波涛;波迸) 透(透走) 脱(脱去) 窜(窜走) 远扬 跳去 越轶 播奔
逃跑(含诙谐意):逃之夭夭 桃之夭夭
往外逃跑:出逃
往回逃:窝脖 逃归 逃回 走转
 找机会逃回:讨迴头
回身逃跑:返走
轻身逃走:跳身
自己逃逸:自失
远远地逃走:高飞远遁 高飞远逸
逃往,逃去:逃首
逃亡,逃跑:逃逝 飏逸
逃走以保全生命:逃命 逭死 奔命 窜命 避命
逃出危险境地,以保全生命:逃生
从死亡的绝境中逃出来,保全了生命:死里逃生 两世为人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跑)

另见:躲避 离开 脱离 跑 散开2 溃逃︱追赶

☚ 逃跑   逃跑的情况 ☛

亡wáng

武方切,平阳。
❶逃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者。”
❷不在,外出。《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也,而往拜之。”
❸失去,丢失。《韩非子·说林》:“醉寐而~其裘。”
❹灭亡,死亡。《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必~矣。”
❺通“忘”。忘记。《诗·邶风·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

〖亡〗

(一)粵 mong4〔忙〕普 wánɡ

❶ 逃亡。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竊計欲〜走燕。」
❷ 死亡。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妻有遺子,撫愛之如己出。」
❸ 喪失,失去。姚瑩《捕鼠說》:「三者備而貓之志得,其質〜矣。」(質:本能。)
❹ 滅亡。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之秋也。」

(二)粵 mong4〔忙〕普 wàng

通「忘」,忘記,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忘」。王充《論衡.語增》:「為長夜之飲,〜其甲子。」(甲子:年歲。)

(三)粵 mou4〔毛〕普 wú

通「無」,沒有,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無」。晁錯《論貴粟疏》:「〜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阡陌:指農田。)

亡亾

(一)wang ❶死亡。如伤亡,亡故, 阵亡。
❷灭亡。如:亡国, 亡军。
❸逃跑。如:逃亡,亡命之徒,
❹丢失,失去。如:亡羊补牢。(二)wu通“无”。

亡[亾]wánɡ

Ⅰ  ❶ (逃跑) flee; escape; run away: 逃 ~ flee; 流 ~ live in exile; ~ 酒 escaped drinking
❷ (失去; 丢去) lose; be gone: ~ 失 lose; disappear; be missing; 唇 ~ 齿寒。 If the lips are gone, the teeth will feel cold. 歧路 ~ 羊。 A lamb goes astray on a forked road.
❸ (死) die; perish; pass away: 伤 ~ 惨重 suffer heavy casualties; 家破人 ~。 One's family was broken up and its members died.
❹ (灭亡) conquer; be destroyed; subjugate; die out: ~ 党 ~ 国 destroy a party and subjugate a nation Ⅱ  (死去的) deceased: ~ 友 the deceased friend
◆亡故 die; pass away; decease; 亡国 subjugate a nation; let a state perish; a conquered nation; 亡国灭种 ruin the state and destroy the race; national subjugation and genocide; 亡国之音 sentimental [decadent] music; the tune presaging the fallen state; 亡魂 the soul of a deceased person; ghost; spectre; 亡灵 the soul of a deceased person; ghost; spectre; 亡命 flee; seek refuge; go into exile; desperate; 亡命他乡 live in exile; 亡命之徒 desperado; ruffian; refugees from justice; badman; fugitive; a person who does evil regardless of his life; 亡我之心不死 have not given up the wild ambition to subjugate us [our country]; 亡血 {医} hemorrhage bleeding; 亡羊补牢 mend the fold after the sheep have been stolen;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shut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steed has been stolen; The sheep has gone astray and its pen must be mended.; 亡羊补牢, 犹为未晚 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of the sheep have been lost.; Better late than never.; 亡羊得牛 lose a sheep and get an ox — the gain is greater than the loss

亡 (wáng) 读无 (wú)

【亡】没有。
例1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 李广军队没有向导,迷失路途,延误了与大将军卫青军队会师的约期。
例2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汪廷珍 《温病条辨》叙)
译文 无奈世上缺少闻一知十的才子,认为别人对疑难问题缺而不论是可耻的,不能举一反三,只想按照图像找骏马。
无 (無),古作亡。《甲》838:“亡囚 (无咎)。” 《佚》249:“亡 (无) 灾。”《易·泰》: “朋亡。”孔颖达疏:“亡,无也。”《诗·唐风·葛生》: “予美亡此。”郑玄《笺》: “我君子无于此。”《礼记·坊记》: “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孔颖达疏:“亡,无也。”《庄子·外物》: “亡其略弗及邪?”郭庆藩按:“亡读如无。”《管子·侈靡》: “夫阴阳进退,满虚亡时。” 《论语·子张》: “日知其所亡。”朱熹《集注》: “亡读作无。” 《列子·汤问》: “河曲智叟亡以应。”《史记·鲁仲连传》: “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索隐》: “亡音无。”《汉书·梅福传》: “此高祖之所以亡敌於天下也。”颜师古注:“亡读曰无。”贾谊 《论积贮疏》: “用之亡度。”《盐铁论·褒贤》: “今举亡而为有,虚而为实。”
先秦书籍 “亡”作无 (無) 者为后人所改,《书·洪范》:“一极无凶。” 《史记·宋微子世家》引无作亡。《书·盘庚上》:“汝无侮老成人。”阮元说:“古本无作亡。” (《尚书注疏校勘记》卷九) 《诗·大雅·荡》: “时无背无侧。” 《汉书·五行志》作“以亡背亡侧。”《左传·桓公四十二年》: “无冰。”《汉书·五行志》作亡冰。《论语·卫灵公》: “有教无类。” 《汉书·地理志》引无作亡。《国语·齐语》: “宾须无。” 《汉书·古今人表》作“宾须亡。”《公羊传·隐公二年》:“展无骇。”《汉书·古今人表》作“展亡骇。”《管子·封禅》:“无怀氏。”《汉书·古今人表》作“亡怀氏。”《列子·杨朱》:“数百年千无一焉。”《释文》无作亡。
“无”的繁体字是無。 甲骨文作“”,金文作“”。钟叔元、许伟建等著《上古汉语词典》第80页说:“無乃舞的本字,字像倚人形画其手执旄而舞之形。” 《人》3085:“王無,允雨。”“無”的本义是舞,假借为有无的无 (無)。“无”字见于 《易》、《老子》、《庄子》、《云梦秦简》、《说文》、《释典》等书。《说文·亡部》:“无,奇字。”张标说:“‘無、无’在 《说文》中为正篆与重文的关系,简文 (《云梦秦简》) 中各作两字用。”
孙云鹤说:“亡, 甲文作 ‘’, 是在 ‘刀’ ()上加一个符号,表示刀的 ‘锋铓’所在。” (《常用汉字详解字典·亠部》)“亡”的本义是刀锋,假借为有无的无。“无”作 “無”的简化字是复古。“無”、“无”字的出现虽较早,但亡无 (無)用字有先后,故应当古今字处理。
古音亡、无 (無)皆属明母,双声。亡属阳部,无 (無)属鱼部,鱼阳对转。

☚ 溺   乡 ☛

亡wáng

不旋踵|国败家|国灭种|国破家|国之音|魂丧胆|命之徒|羊补牢|羊多歧

❷ 齿舌存|唇齿寒|存继绝|存未卜|国种灭|魂魄丧|救图存|人物在|兴成败|招纳叛|追逐北

❸ 渡江楫|读书羊|多歧羊|破国家|歧路羊|丧胆

❹ 安危存|国破家|继绝兴|家败人|家破人|名存实|纳叛招|鸟为食|取乱存|生死存|死生存|兴废存|治乱存|自取灭|自速灭

亡,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芒” 的初文。裘錫圭説,甲骨文从刀,而在刃口加指事符號,指事符號或作圓圈形。指事符號作圓圈形者《新甲骨文編 (增訂本)》收入 “芒”字條下,字形作,則是視爲 “亡”的分化字。“亡” 在文獻中的常用義有逃亡、外出、遺失、消亡、死亡等。又或讀如 “無”,古音相近,且 “亡” 則 “無”矣,義亦通。《列子·湯問》“智叟亡以應”,“亡” 即 “無”。卜辭、銘文讀如“無”“毋”,或讀如 “忘”。
楚簡帛文作,比較以上五形,可見筆畫起止連帶對字形的直接影響。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參見083.方字條。

亡wáng

甲骨文为会意字,像人隐藏于掩体之后,本义为逃亡。也有学者认为曲线表示道路。(《汉字字源》231页)夺路而逃,也可谓之“亡”。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wang
上声:罔(置若罔闻)
惘(怅惘)
辋(车轮周围的框子)
魍(魍魉)
蝄(同“魍”)
網(简化为“网”,网络)
去声:忘(忘乎所以)
妄(痴心妄想)
望(希望)
mang
阴平:牤(牛牤)
阳平:忙(忙碌)
盲(盲目)
邙(山名,在河南)
芒(锋芒)
茫(夜茫茫)
硭(硭硝)
铓(佤族的一种打击乐器)
氓(流氓)
杧(杧果)
huang
阴平:荒(荒芜)
慌(慌忙)
肓(病入膏肓)
上声:谎(谎言)

亡(wánɡ)

,逃也。从入,从乚。凡亡之属皆从亡。”(武方切)
《说文》说“亡”本义是逃跑,从入,从乚,意思是入于隐蔽之处。张舜徽云:“此篆从入,犹从日也。入象日光下射之状,故日、入实一字,说详五篇入部。日乚为亡,谓日影西移,渐至不可见,有似于亡失也。先民造字,远取诸物,物之易见亡失者,莫如日影,故亡字取象焉。亡之本义为日隐不见,故引申有逃义、失义。人死则形体消失,故亦称死为亡。其以亡为有无之无者,则双声通假耳。”[1]
甲骨文作,金文作,皆不从入。战国望山楚简作。睡虎地秦简作,与小篆形体已基本一致。或说“亡”为“锋芒”之本字。梁东汉云:“是‘刀’的象形,一点是增加的符号。一点在刀口,表示‘锋芒在这里’。后来字形又稍稍有变化,……都假借为‘有无’的‘无’。……‘逃也’是假借义。”[2]金文中“亡”有“灭亡”之义,也通“无”,通“忘”等。
亡部有四个属字。如“望”字下云:“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从亡,朢省声。”又如“”字下云:“亡也。从亡,無声。,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今通行“無”(“无”)。又如“匃”字下云:“气也。逯安说,亡人为匃。”其中“气”即乞字。“匃”俗作“丐”。

亡兦wáng

(3画)

*亡〔亾〕wáng

3画 亠部 
(1) 逃跑:逃~|流~。
(2) 丢失:~失|~羊补牢。
(3) 死:死~|阵~|家破人~。
(4) 死去的:~灵|~友。
(5) 灭亡;不再存在:~国|唇~齿寒|国破家~。

亡()


甲骨文合集11979,殷
貞亡其雨。
按: 从刀,刀刃旁加一豎筆,意在指示刀刃鋒芒所在。或以爲“鋩”字初文。

甲骨文合集19555,殷
貞亡左。

太保簋,殷周金文集成4140,西周早期
大(太)保克(敬)亡(遣)。

天亡簋,殷周金文集成4261,西周早期
天亡又(佑)王。

麥方尊,殷周金文集成6015,西周早期


臣諫簋,殷周金文集成4237,西周中期
(諫)□亡。

㝬簋, 殷周金文集成4317, 西周晚期
余亡㝩晝夜。

杞伯每亡簋,殷周金文集成3898,春秋早期
(杞)白(伯)每亡乍(作)鼄(邾)(簋)。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曾亡鼠(一)夫之(救)。
按: 增飾筆。

古璽彙編4525,戰國
亡(無)曲。

古璽彙編4766,戰國
正行亡(無)曲。

包山楚簡·文書171,戰國
壬午, 亡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48,戰國
思亡彊。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64,戰國
亡(毋)(意)、 亡(毋)古(固)。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33,戰國
不釐則亡愄(畏)。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10,戰國
外𢻹(比)之, 亡(无)不利。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内豊6,戰國
君子事父母, 亡厶(私)(樂),亡(無)厶(私)𢝊(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姑成家父10,戰國
參(三)(郤)既亡,公家乃溺(弱)。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48,戰國至秦
告人曰邦亡,未出徼闌亡,告不審,論可(何)殹(也)?爲告黥城旦不審。

居延新簡EPF22.271,西漢
以何時亡業。

漢印文字徵
長毋相亡。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後不承前,至於亡新。

元勰妃李媛華墓誌,北魏
亡父諱沖,司空清淵文穆公。

崔承宗造像記,北魏
齊州歷城崔承宗上爲亡父母敬造釋迦象一軀。

許儁卅人造像記,北齊
亡者生天。

賈隱及妻杜氏墓誌,唐
長子云亡。

李鎬墓誌,唐
星將淪亡。
《説文》: “, 逃也。 从入从乚。 凡亡之屬皆从亡。”
甲骨文从刀,刀刃旁加一豎筆,意在指示刀刃鋒芒所在。或以爲“鋩”字初文。 金文形體變異, 訛作“”。 戰國文字因襲。 漢隸或又訛變作“亡”。 石刻文字又多訛變。
據甲骨文形體,“亡”字本義當爲刀刃之鋒芒。卜辭、金文皆用作否定詞“無”。“逃亡”爲後起義項。又引申爲滅亡、死亡。石刻文獻多爲此意,如“亡祖、淪亡、亡者”等。

☚ 亡部   乍 ☛

亡亾wáng

甲骨文象人卧持物[写作一竖,或是笏(hù),是君臣手所执的小长方的玉做的板]。可能象王死形。死亡义。音义同有无的无(wú)。如:往来亡灾。后来古书仍多通无字。亡与无古音阴阳对转。义也通,人死也就消灭了,所以亡有死亡,灭亡,消亡等义。数义中特别消亡义与无义相通相同。西周时个别有作忘字音义的。战国时有用于亡国义的。引申有逃亡义。西周以后一竖有的作弧形,小篆继承,《说文》说是从入从乚,不对。但隶楷有接近这写法的,作亾,现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逃义如:亡命|流亡。组词如:逃亡。引申为失去。如:亡羊补牢。死义。如:伤亡。组词如:死亡。引申指死去的。如:亡弟。灭义。如:亡国|唇亡齿寒。组词如:灭亡。

亡亾★异◎异★常◎常


表意,甲骨文、金文1从刀,并在刀刃部位加一短竖,本义为锋芒(是“鋩”的本字);金文2、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亾”,后作“亡”。一说小篆从入从乚(yǐn),乚有隐匿义。本义读wánɡ,逃跑,引申为遗失、失去、灭亡、死去、死去的等;又读wú,引申为不存在、没有(与“无”同)。《异体字表》以“亾”为异体字。
【辨析】
❶以“亡”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wǎnɡ:罔∣wànɡ:忘、妄、望∣mánɡ:忙、芒、盲、氓、邙∣ménɡ:氓、虻。
❷亡/死/没/卒/崩 见579页“卒”。
❸亡/灭 见280页“灭”。
❹亡/逸/逃 见404页“逃”。

*亡mjwa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逃也。 从入、。 凡亡之屬皆从亡。 (十二篇下)
不知。

☚ 亳   良 ☛
000002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