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亚急性联合变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系由于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周围神经及脊髓后索与侧索变性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此病可同时伴有贫血及脑部的病变。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最早为手指,足趾末端感觉异常、且逐渐明显加重;继之两下肢软弱无力,行动不稳,手动作不灵,足与腿有抽痛;并有束带感及沿背脊的放射性刺痛。检查时此种病人多有胃酸缺乏及大细胞性贫血等情况,血中维生素B12测定低于正常。治疗:应用维生素B12对本病有特效;对症。

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亦称脊髓后外侧索硬化。系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缓慢的退行性病变。临床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神经损害征象。为胃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使体内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常与恶性贫血并发。可予维生素B12、肝浸膏等治疗。

亚急性联合变性

亚急性联合变性

亚急性联合变性也叫做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亚急性联合性脊髓硬化症、后-侧索硬化。是因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上以两下肢痉挛性轻截瘫、共济失调及周围神经障碍为特征。
本病系由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时所必需的辅酶,可能有维持髓鞘的作用。正常人每天仅需要1~2μg,在胃及小肠上部与内在因子结合才能被吸收。一般的饮食中并不缺乏维生素B12,但当胃液中缺乏内因子、胃肠功能障碍、胃切除后吸收不良时,即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此外,叶酸的代谢也与维生素B12之间有密切关系,故当叶酸缺乏时亦可产生神经症状。其它如糖尿病、严重的继发性贫血、陪拉格、口炎性腹泻、核黄素缺乏及动脉硬化等均可成为本病病因。因为维生素B12又是造血过程的重要辅酶,故本病常与巨细胞性贫血同时存在。
其病理改变不仅发生在脊髓与周围神经,而且也发生在视神经及大脑半球,脊髓后束及锥体束的变性最明显,髓鞘肿胀、断裂、轴突变性,其碎片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周围神经亦发生髓鞘断裂和轴突变性。前角细胞可有继发性改变。视神经可轻度变性,脑内可见到脱髓鞘性小病灶。周围血象有高血红蛋白性巨细胞性贫血,并有带核的红细胞。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严重病例出现髓细胞,骨髓方面有增生改变,可见有巨幼红细胞。胃酸缺乏不是必有的,少数病人胃液中尚有游离胃酸。
本病无明显家族史或性别差异。多在中年慢性起病,渐进性加重。病初时足趾及手指末端对称性感觉异常,渐向近侧端伸延。以后可觉两下肢力弱,走路不稳,手的动作亦变笨拙,有的病人足与腿部有抽搐。周围神经变性为主时,出现肢体无力,肌张力减低,轻度肌萎缩,腱反射迟钝。深浅感觉均可出现障碍,呈周围型分布,可伴有肌肉压痛。当后索与侧索变性为主时,四肢无力、肌张力增强及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并有大小便失禁。视神经症状较少见,精神障碍更少见。常伴有恶性贫血的苍白,消化不良及舌炎,胃酸缺乏。周围血象及骨髓涂片检查,可见巨细胞性高血红蛋白性贫血;血浆维生素B12含量低于100μμg/ml,Schilliry试验证明维生素B12吸收有缺陷。如果注射一次维生素B12或肝浸膏,10天后可见到网织细胞增多。脑脊液正常。
根据神经与血液的征象可以诊断,但须与脊髓压迫症、颈椎增生性脊髓病、多发性硬化及神经梅毒等鉴别。
治疗本病时,首先应给予维生素B12肌注,其方法是每日一次200μg,连用二周后改为每周一次200μg,连用两个月以后每3~4周给50μg肌注。其次亦可用肝浸膏2ml代替维生素B12。此外,在有恶性贫血时可以应用叶酸。胃液中缺乏游离酸者,可以服用胃蛋白酶合剂。针灸、理疗、体疗等亦可帮助改善症状,还可食用新鲜动物肝等。

☚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   叶酸缺乏性神经病 ☛
000117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