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过西周时期官员的一种犯罪。《尚书·吕刑》载:“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字、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当时,对官员的职务犯罪,尤其是司法官员,规定了惩罚的具体内容。罚,是指因断案有错而蒙受冤枉的人向天子和冢宰上诉,若转送机关的司法官员失职,或扣压材料,长官就要受到法律惩罚,在外朝门外的红石上站立三天。惩,是按照《吕刑》上所规定的五过罪,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给以惩处。惟官,是依仗权势,袒护犯法的官吏;惟反,借职权私报恩怨;惟内,靠裙带关系,走内线,在审理案件时牵制、曲解案情;惟货,凭借手中之权敲诈勒索、行贿受贿;惟来,接受请托,贪赃枉法。因为周天子把法看作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任何违法乱纪的官员,一律进行严肃处理,体现了西周时期法律的求实精神。 五过❶指医生在诊治上的五种过失。包括不细心进行问诊,对病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情绪不加注意,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经过,不详细分析病情,诊脉又不能掌握关键,不进行分类比较,粗枝大叶,诊断不明,胡乱治疗,引致不良后果(见《素问·疏五过论》)。 五过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诊治上不详细询问病情和诊脉察色产生的五种粗疏过错。 五过❶古时司法官吏实施的五种出入人罪的行为。《尚书·吕刑》:“五过之疵,惟官(尝同官位)、惟反(诈反囚辞)、惟内(内亲用事)、惟货(受财枉法)、惟来(旧相往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 五过wǔguò❶诊病时易犯的五种过失。据《素问·疏五过论》所述, 医生临诊时, 由于忽视患者社会地位变迁, 思想情绪变化,精神内伤状况和患病的始末, 不明诊脉原则, 而发生误诊与误治的五种过失。 五过wǔ guòfive therapeutic error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