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腧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腧穴即五俞穴。 五腧穴 五腧穴即 “井、滎、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膝以下的五个特定穴。所谓五输,《灵枢》中是这样记载的: “所出为井,所溜为滎,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它的意思是说经气所出,如水之源为“井”,经气浅小,其穴多在四肢爪甲侧面。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汇成小流为“滎”,经气稍大,其穴多在指掌部。经气所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为“输”,经气较盛,其穴多在腕、踝关节。经气流注,如水畅行河道为“经”,经气较大,其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和臂、胫部。经气汇聚,如水汇合入海为“合”,经气深大,其穴多在肘、膝关节附近。人体有六条阴经各有五个腧穴,共30个穴,左右侧共60穴。其中属于五脏的穴位有50个,故有“脏俞五十穴”之称。六条阳经各有六个腧穴,即在井、滎、输、经、合之外,还有一原穴,共36穴。左右侧共72穴,有 “腑俞七十二穴”的称谓。由于五腧穴是人体十二经、十五络之气上下出入的场所,因此,各脏腑经络有病,都可取用五腧穴。如井穴治心下满,滎穴治身热,输穴治体重关节痛,经穴治气喘咳嗽,合穴治气逆而泄。如井穴有: 少商(肺)、涌泉(肾)。滎穴有: 内庭 (胃)、通谷 (膀胱)。腧穴有: 太渊 (肺)、神门 (心)。经穴有: 商丘 (脾)、昆仑(膀胱)。合穴有:曲池(大肠)、足三里(胃)等。 ☚ 腧穴 原穴 ☛ 五腧穴经穴分类名。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经穴,分别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以水流比喻经气自源而出,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状况。五腧穴在主治疾病上各有特点,参见“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各条。 五腧穴wǔshùxué即五输穴。详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