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病病证名。指五脏气逆而为病。《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气所病: 心为噫; 肺为咳; 肝为语; 脾为吞; 肾为欠为嚏;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大肠、小肠为泄; 下焦溢为水;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胆为怒,是谓五病。”张志聪谓“五气所病”,乃是“五脏气逆而为病”,故不能包括五脏气机失调的复杂证名。又: 五病当指五脏病,故从“胃为气逆”至“胆为怒” 可能是后人注语,误入正文。 五病指五脏各病所出现的主要症状。 ❶心为噫。心指心口。即胃有病则出现嗳气。 ❷肺为咳。肺病多出现咳嗽。 ❸脾为吞。脾病多出现吞酸。 ❹肾为欠。因肾主藏精而为资生之源,故肾病多出现精神倦怠,易打呵欠和喷嚏。 ❺肝为言。因肝藏魂,所以肝病易出现精神失常而多言语。与五脏互为表里的腑受病后,表现为胃气逆为哕、为呕;大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 五病wǔ bìngfive kinds of diseas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