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均 五均五声为一均,《文选》张衡《思玄赋》云“考治乱于律均兮”注引《乐纬叶图徵》云:“圣人往承天地,以立五均。均者,亦律调五声之均也。”宋均曰:“均长八尺,施弦以调六律五声。”“均”作为一种“校音器”,也叫“钧”,见《国语·周语下》“大不出钧”韦昭注。均、钧皆如字读。 ☚ 均 韵 ☛ 五均wǔ jūn1、官署名。周置,掌管理市场物价。《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暮如一。"注:"均,平也,言早暮一价。"2、官名,为"五均司市师"的简称。《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五均王莽实行的经济政策,设五均官以管理物价、负责税收及赊贷。于长安东、西两市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五大城市设均输官,改原来的市令长为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司平衡物价;设钱府丞一人,司税收及赊贷。收税范围遍及各业,凡工商渔采畜牧,以及医巫卜祝等都在其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