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拟木蠹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拟木蠹蛾metarbelids以幼虫蛀害荔枝等果树枝干的蛾类。鳞翅目,拟木蠹蛾科。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常见的种类有荔枝拟木蠹蛾和相思拟木蠹蛾。为害荔枝、龙眼、柑橘、相思树、木麻黄等多种果树和林木。幼虫钻蛀枝干成坑道,严重食害树皮,削弱树势。幼树受害可导致枯死。 图1 荔枝拟木蠹蛾 福建年生一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冬季晴暖天气仍会取食。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至4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4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卵多产在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干树皮上。卵期约16天。5月中旬至6月中旬幼虫出现。初孵幼虫扩散活动后,在树杈、伤口或木栓断裂处蛀害,并吐丝将虫粪和枝干皮屑缀成隧道掩护虫体,然后向枝干钻蛀成坑道。坑道为幼虫栖居及化蛹处所。幼虫白天潜伏坑道中,夜间沿丝质隧道外出啃食树皮。幼虫期300多天。末龄幼虫在坑道口封缀成薄丝,后在坑道中化蛹。蛹期27~48天。 相思拟木蠹蛾 学名Arbela baibarana Matsu-mura。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和广东。寄主植物有台湾相思、荔枝、龙眼、柑橘等10科19种,唯以荔枝、龙眼、台湾相思、木麻黄和合欢为常见。雌成虫体长7~12毫米,翅展22~25毫米,灰褐色。腹末黑褐色鳞片长2~4毫米。前翅灰白色,中室具一长方形黑斑,其外方有6个褐斑,排列成弧形,翅缘有褐色斑22或23个。后翅灰色,外缘有灰褐斑5个(图2)。卵椭圆形,乳白色近透明,卵块鱼鳞状,外被黑褐胶质物。幼虫形态与荔枝拟木蠹蛾幼虫相似,体漆黑色,但头部赤褐色。蛹体长12~16毫米,赭黄色,头顶两侧各具不分岔的粗大突起。福建和广东年生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坑道中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化蛹,蛹期27~36日。4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羽化后成虫即行交配产卵,卵期约12天。幼虫于5月中旬以后出现,多在树杈或树皮伤处钻蛀坑道而匿居其中,夜出啃食树皮。成虫有弱趋光性,寿命一般2~3天。坑道和丝质隧道以及其他为害习性与荔枝拟木蠹蛾相似。
拟木蠹蛾的防治方法是: ❶用敌敌畏、甲胺磷或其他农药混泥,堵塞坑道口; 或用棉花蘸上述药剂塞入坑道,坑道口用泥土封闭,均可杀死幼虫。 ❷6~7月用上述药剂喷洒于丝质隧道附近的树干上,触杀幼虫。 ❸用竹、木签堵塞坑道,使虫窒息而死,也可用钢丝刺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