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主要科技成果介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主要科技成果介绍

五、主要科技成果介绍

1.宁春4号春小麦。由永宁县良繁场以墨西哥的索诺拉64为母本,以宏图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1981年进行品种审定,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良的品质,深受农民欢迎。1981年推广0.27万公顷,1984年达到6. 33万公顷,占当时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面积的64%,实现了灌区春小麦品种的第四次更新。1990年,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广西等省、自治区春麦区种植面积达30.27万公顷,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7.1%—36.9%。该品种198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斗地1号春小麦。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于1969育成。该品种以阿勃为母本,碧玉麦作父本杂交育成。一般亩产300—400公斤,比阿勃增产10%—15%,在高水肥条件下亩产可达500公斤,适于灌区种植。1977年,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面积达6万公顷,占灌区小麦面积的70%,成为当时灌区当家品种之一。该品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3. 宁春10号抗旱高产春小麦。由宁夏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3—1981年育成。在宁夏南部山区固原等7县大面积生产示范,抗逆性强、品质好、高产稳产,在旱地区试产量均居第1位,平均亩产100—250公斤,最高275公斤。该品种1992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4. 宁粳7号水稻。由宁夏农学院于1977—1985年育成。该品种采用红旗12号×66—5与黎明×京引39杂交育成,1987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比京引39增产20%,米质优良,1986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优质米。1987年自治区推广1.55万公顷,1988年推广2.8万公顷,占自治区水稻面积的53%。该品种198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5.宁粳9号水稻。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于1979—1983年育成。该品种系由多个亲本(11个品种来源)人工杂交育成,1988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全自治区推广2.27万公顷,在稀植条件下,大面积亩产可达750公斤,成为当时宁夏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1991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6.宁粳1号水稻。由宁夏农科所作物系(现为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75年育成。该品种由农垦19号与京引39杂交育成。1972—1975年7次区试平均亩产居首位5次。平均亩产653.8公斤,比公交10号增产29.4%,比文光增产15.3%,因早熟适于银南复种及银北一季栽培。该品种1978年获宁夏科学大会奖。
7.亚麻2号。由宁夏农科所作物系(现为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71—1975年育成,是用永宁二混子胡麻与尚义大桃胡麻杂交育成。油、麻兼用型,含油率42.33%。麻纤维工艺长度43—53厘米。3年平均亩产186公斤,比对照157.6公斤增产17.9%。该品种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8.宁夏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及观察鉴定。该项目为“全国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搜集”项目子课题,由宁夏农林科学院于1979—1980年完成。该成果详细地考察了宁夏野生大豆类型、分布、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野生大豆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宁夏浅色草甸土、灌淤土、灰钙土、轻盐土及贺兰山地灰钙土上均能正常生长。该项目1981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9.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由宁夏农学院完成。1981年由5县7个协作点共推广0.38万公顷,总产量2 965万公斤,比1980年增产439.5万公斤,增产率27.4%,并验证、充实了1973—1980年《全自治区小麦丰产试验协作》总结的10项措施,制定出《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地区春小麦大面积丰产方栽培技术规程》,1982年,在灌区11县(市)9个场所共计推广3.64万公顷,总产量达2.9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4 856.5万公斤,单产增长率16.2%,并制定出《宁夏引黄灌区不同产量水平类型地区春小麦大面积丰产方栽培技术规程(试行意见)》。该项目198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10.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由自治区农业厅、各行署(市)县(郊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宁夏农林科学院共同完成。1980年开始试验,1983年在18个市、县(郊区)和农场共同试验、示范、推广。覆盖面积1 086.7公顷,其中蔬菜266.7公顷、瓜类600公顷,水稻育秧26.7公顷,其他193.3公顷,覆盖作物40多种,绝大部分获得成功,普遍高产,累计净增产值500多万元。该项目198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11.宁南山区立体复合种植开发研究。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区8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固原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于1990—1993年完成。该项目根据宁南山区自然资源、地域差异、农作物特性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及适宜种植区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三大生态类型区,两大农业区的6类20余种立体复合种植模式。把夏作物和秋作物、高产作物和耐旱作物、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喜光作物与耐荫作物、粮与油、粮与菜,通过立体复合种植,使光、温、水、土生产效率提高13.36%—84.73%,4年来累计示范推广3.20万公顷,新增总产值4 878.18万元。该项目1994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12.水稻塑料薄膜保温、卷秧(铲秧)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灌区8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1970—1979年完成。1970年示范推广后,使晚熟品种京引39得以大面积推广,1975年后又发展为铲秧为主的育秧方式,且由炕式发展成为平畦覆盖,小苗带土移栽,1亩大田可省种子10公斤以上,省工3—5个,小面积亩产突破500公斤大关,大面积亩产由60年代的166.5公斤提高到70年代的304公斤以上。该项目1980年获宁夏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3.宁夏平原引黄灌区水稻亩产488公斤。由引黄灌区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公司、宁夏农林科学院1971—1981年完成。宁夏平原引黄灌区种稻4.67万公顷,通过大力推广京引39等晚熟高产品种,合理布局品种,适时早播,改水育秧为卷秧、小苗带土移栽,合理密植,种植绿肥,培肥改土,科学施肥,药剂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亩产由60年代末的165公斤提高到70年代的309公斤,80年代初接近500公斤,创宁夏平原引黄灌区水稻高产纪录,涌现出5个水稻亩产超500公斤的县。该项目1982年获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科技推广奖。
14.宁夏灌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完成。通过21年小区对比试验、丰产田实践、大面积生产实践、单株观察,在试验场及农村基点的不同土壤及不同年份的调查,获得以下结果:
❶要想达到高产稳产指标,必须控制在7月底,8月上旬适期抽穗;
❷必须培育壮秧;
❸要有高产稳产,生长期适宜、抗冷、抗病的品种;
❹每亩插2万—3万穴,大苗每穴插3—6苗,小苗每穴插7—10苗,成熟时每亩有40万—50万穗;
❺在适期抽穗的前题下,必须达到丰产长相,主要是要求苗期比较繁茂,分蘖的高峰期每亩茎数约80万个,在幼穗开始分化时穴高为33—35厘米,拔节时50厘米,抽穗后80—85厘米;
❻增施有机肥、磷肥,氮肥用量要以达到丰产长相为依据,氮肥过量多次晒田也不能控制徒长及倒伏。该项目1981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15.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的建立及研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完成。该园总面积74公顷,主要以引进沙地旱生灌木为主,突出地方性、生产性、效益性,边引种、边推广。建园以来引进灌木183种,保存117种,隶属38科85个属。为自治区沙地治理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草原建设提供了优良灌木及技术。在建园的同时,开展了灌木育苗及引种驯化试验、栽培试验、灌木水分生理等多项专题研究,并取得成果。已筛选出灌木良种20余种,其中8个已在自治区内外推广。该项目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6.宁杞1号、宁杞2号枸杞新品种。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于1973—1987年育成。该品种选择优良大麻叶单株,通过一系列系选及无性繁殖方法育成。两个品种的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可溶性固形物均较比对照高。枝株生长快,发枝多、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好,刺少便于管理,果节花果数多。宁杞1号1982—1987年平均亩产干果133.5公斤,比对照增产46.5%,特级果占82.8%,亩增收入473.6元。宁杞2号1982—1987年平均亩产干果142.2公斤,比对照增产30.3%,特级果占71.3%,亩增收入321.6元。该品种1992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17.枸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由宁夏农科所森林系、芦花台园林试验场于1972—1978年完成。该研究摸清了枸杞自然分布和栽培品种资源、生长结实特性与生态特点,改进了整形修剪方法和时间,变自然晒干为烘干,以适应规模经营需要,使枸杞在淡灰钙土地区种植获得成功,创大面积亩产181公斤丰产记录,小面积257公斤高产记录。该项目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18.枸杞叶面喷肥对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及增产效益研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1979—1983年完成。通过研究摸清了枸杞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止措施。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开花、结果和枝条生长同时进行,引起了树体营养失调或不足。因此,在花果期采用0.5%浓度的纯N、P、K(1:1:1)溶液喷施,可使枸杞叶色变浓,着果数增多,果实增大,减少落花落果17.48%—25.02%,1983年在中宁、灵武两县推广215.4公顷,占该两县成年枸杞面积的77.17%,占全自治区成年枸杞面积的55.70%,中宁平均增产27.29%,灵武平均增产17.98%。该项目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改进二等奖。
19.苹果黄叶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由宁夏农科所、灵武园艺试验场于1972—1974年完成。经多年试验,证实宁夏引黄灌区苹果黄叶病发生原因主要是土壤偏碱。选择排水良好,无盐碱的地方建园及选用抗病砧是防止黄叶病发生的根本办法。采取合理灌溉,改善排水,增施有机肥料,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间种需钙多的豆科植物,可减少黄叶病危害。发芽前用2%—3%的硫酸亚铁浸泡根系,对防治该病有良好的效果。该项目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20.夏菜露地早熟栽培技术研究。由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室于1966—1972年完成。通过引种试验,找出宁夏气候条件下表现较好的各种夏菜品种,并研究观测了冬春雨季阳畦在覆盖条件下,气温和地温变化规律,明确了露地早熟栽培育苗的适宜时间和方法,以及早熟丰产栽培措施。采用以上方法在露地条件下可使各种夏菜早熟10—30天,改善淡季供应,丰富了花色品种。1972年,在银川地区推广100多公顷。该项目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21.新红宝西瓜引种开发。由宁夏农林科学院、银川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平罗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等于1987—1988年引种开发成功。通过行政、生产、科技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多种形式技术服务,重点推广早熟、高产、三蔓整枝、多元叶面复合肥、地膜覆盖、宽行栽培、沟灌等技术,完成了栽培密度、留蔓方式、品种对比、叶面施肥、增产增糖试验,推广0.4万余公顷,占当地西瓜种植面积的58%。平均亩产达4 084.9公斤,增产14.16%。该项目1989年获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
22.西干渠灌区草甸淡灰钙土水盐运行研究。由宁夏农科所(现宁夏农林科学院)及宁夏平吉堡农场于1960—1964年完成。研究了草甸淡灰钙土自开垦利用以来的水盐变化情况。地下水埋深经历了三个阶段和稻旱两个动态类型。矿化度1960—1962年为增高阶段,1963年后为下降阶段。土壤盐分的长期演变与地下水变化相适应,也经历了返盐和脱盐两个阶段。一年内有三个重要的返盐期以春季返盐最快最多,危害最大。土壤盐分的垂直分布规律是表层大于心土,心土大于底土。同时还观测了土壤盐分的层间变化和耕地、荒地盐分运行。根据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关系,指出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沙质土为1.0米,壤质土为1.2米;重质土为1.3米。并根据水盐运行的基本情况提出建立健全排水系统,加强灌溉管理,平整土地,进行春耙等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及实施办法。该项目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23.BD-4半导体电导仪。由宁夏农科所(现为宁夏农林科学院)1974年完成。该仪为交直流两用携带式半导体电导仪,由测量部分、振荡器、放大器、温度补偿线路、检波指示器、电源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交直流电源两用,便于携带,尤其适用于野外田间观测。该仪器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24. 小麦黄矮病冬春麦区间流行关系及其流行趋势预测研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气象研究所于1971—1993年共同完成。通过23年的研究,揭示出麦蚜远距高迁飞传毒规律,明确了在本地蚜源条件下以外来蚜源为主要危害种群,分析了春麦黄矮病流行因子,明确了主导因素,提出了流行趋势预测方法,并对流行年份均作了准确预报及多次发出非流行预报。该项目1994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5. 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 (弱性虫苗)生产工艺中间试验。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完成。拟定的“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弱性虫苗)制造、检验规程”,使本苗的生产有了规范化操作方法和成品检验的判定标准,解决了裂殖细胞体从静置培养转变为转动培养的技术难题,达到了工厂化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本苗从1974—1983年连续在北方7省、自治区24县(旗、场)共注射80 272头牛,保护率都在90%以上,每注射万头牛减少死亡损失价值20万元,是国内第一个预防寄生虫病的虫苗。本规程是国内第一个寄生虫苗的制造及检验规程,198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6. 宁夏草场资源调查。由宁夏畜牧局、宁夏农学院、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于1985年共同完成。本次调查采用草地调查,野外概查、详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提出 《宁夏草场资源调查报告》、《宁夏草场资源》、1:500000,1:1000000的宁夏草场类型、草场资源等级、草场利用现状图和1:500000的草场区划图和调查路线图以及宁夏饲用植物名录、宁夏植被草场景观,主要植物照片、幻灯片等资料,查清了自治区草场类、组、型的分布。并首次总结出本区草场及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地带性规律。为自治区草地畜牧业区划提供了理论依据。还针对不同草场,提出了畜牧业发展方向、方针和关键措施等建议。该项目198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7. 兔瘟全血玻板快速诊断研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宁夏兽医工作站、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全血玻板法是根据兔瘟病毒有凝集人红细胞特性而研究成的一种快速诊断法,只需用病死兔的一小块肝或脾脏,在小块玻璃板上和人的黄米大一小滴血液作凝集试验,与此相同多加一滴高免(疫)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不超过5分钟可得出反应结果。此法简便、快速、准确、花费小、不受条件限制、易推广,可有效地避免兔瘟病蔓延。该项目1992年获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
28. 宁夏黑猪新品种培育。1972年以来,在全国及西北5省、自治区猪育种科研协作活动推动下,经自治区各有关厅、局、院、所、站等参加协作攻关,确定以灵武、连湖、巴浪湖农场为基础育种场,于1980年育成。该黑猪在以巴×苏土和新(金)×苏土为主的经济杂交群基础上,经历杂交扩群、横交固定、品系繁育等程序育成,是一个体质结实、繁殖率高、生长发育较快的肉脂兼用型品种。肥育10月龄活重可达91—125公斤,母猪平均产仔9.9头。该品种1984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9. 沙漠野生蜜源植物老瓜头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由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于1980—1993年完成。1980年在调查宁夏蜜源植物时,发现老瓜头分布面积广,泌蜜量高,蜜汁优良,但放蜂很少。从1981年起,研究了老瓜头的植物学形态,分布面积和地貌,生物学特性,开花习性,生产和经济价值,流蜜规律,同花期场地中辅助蜜源植物,蜜蜂中毒原因及防止措施,进行了老瓜头放蜂场地区划,绘制了老瓜头地理分布和蜜源场区划图,提出了开发、利用方案,普查并计算了老瓜头场地蜜蜂合理载蜂量,并以大量资料、图片论证了老瓜头属于优良的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该成果已在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推广,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94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30. 六盘山4S-22型割晒机的研制。由宁夏农业机械研究所、宁夏农学院于1972—1977年研制成功。该机系前悬挂式,与东方红-28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供给工作动力。它采用60°倾斜式割台,机组前伸量较小,纵向稳定性较好,隔幅2.2米,向右输送转向铺放,便于打捆,铺设角度为62°—80°,由油压操纵收割台升降,割台采用四连杆仿形机构,可使机组越埂连续作业,用调节仿形轮高度的方法调节割茬高度。其最低为10厘米,拔禾轮为偏心弹齿轮,可无级变速,切割器为标Ⅱ型,护刃器无上护板,可减少横向输送阻力,割刀传动采用全封闭式摆环机构,工作平稳可靠,输送铺放装置为长短帆布带加高拔齿,铺放质量好,生产效率为0.67—1.33公顷/小时,收割损失率在1%以下,机组回转半径较小,操作灵活。该项目1978年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
31.池塘高密度、高产量养鱼综合技术。由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厅水产局、银川市郊区水产站等单位完成,1988年开始推广。通过技术承包形式,统一综合技术方案,采用主养鲤鱼,传统混养两种方式,亩投鱼种700—1 650尾,规格不小于50克,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22%—26%,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和鱼病防治,定期检查,经一年时间,面积发展到700.12公顷,产鱼342. 9万公斤,新增产164.2万公斤,新增亩产156.4公斤,新增总产值813.2万元,年获纯利916.5万元。该项目1990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32.固原县上黄基点农林牧生产结构与经济效益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固原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1—1986年共同完成。在考察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以农业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采用系统工程、农业综合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和优化结构设计,为黄土丘陵区建造高效生态经济系统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关键技术。该研究拟定7—8年内把试验区建成农、林、牧结构合理,生态效益优化,经济接近或达到全国农户平均水平的样板。经3年实施,至1985年发展人工牧草600公顷,封育改良天然草场183公顷,草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56.6%,造林286.7公顷,占用地面积的20%,耕地由原来的458.93公顷退减到325.0公顷,占用地面积的23.4%,基本上解决了“三料”俱缺问题。人均有粮518公斤,油料53公斤,人均纯收入355元,比1981年增长7.5倍。该项目198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3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西吉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由宁夏农林科学院、西吉县人民政府于1986—1990年完成。该项目为“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研人员在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常规定性分析和数学模型定量系统与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系统动力学能源经济生态仿真模型和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开源节流,农林草牧能综合发展”的黄土高原农村能源建设模式、不同类型区能源自给模式、水土保持型薪炭林模式和永续性多年生混播草地优化生态模式。并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提出了西吉县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薪炭林配置的最佳模式和草灌混交的增产技术体系,采用综合特征指标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薪炭林树种能源草种。试点期间,试验、示范、推广及更新改造薪炭林草3.47万公顷,研制、推广农用节能炕6.23万铺,巩固节柴灶5.7万个,研制、示范T-Ⅶ型农用太阳灶400台,研制适宜高寒地区沼气池和发酵工艺并试验、示范30个,推广地膜覆盖技术0.27万公顷。以上成果可使产量增加2倍以上,减少径流和泥沙的水保效益分别增加44.5%和75.48%。多年生混播草地利用年限可由原来的3—4年延长到7—10年以上。4年来,各能源建设项目累积形成的能源可开发量为14.38万吨标准煤,期末形成的可开发总量为7.48万吨标准煤。试点期间,各能源建设项目总经济效益现值达7 738万元,净效益值为5 770万元,效益投入比为3.93。该项目1992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34.黄河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论证。由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地质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宁夏水利厅等于1991—1992年完成。该成果运用先进技术系统地论证了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的可行性,可做为国家兴建水利枢纽工程选址的决策依据。该成果可在电力、农田灌溉、改造环境等方面发挥综合效益,1994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宁夏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和历年获省级二等奖以上的科技成果见表5-1-1、5-1-2。


表5-1-1 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

项目合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未定等
级奖
农学
林学
园艺
土肥
植保
畜牧兽医
农机
水产
气象
水利
软科学
能源
其他
合计
百分比
126
39
44
38
59
98
23
11
22
32
74
8
40
614
100
13
0
1
0
0
2
0
1
0
1
4
1
2
25
4.07
27
9
3
8
7
17
2
2
2
5
22
1
3
108
17.59
46
17
16
11
20
39
9
7
12
11
27
2
18
235
38.27
33
13
22
17
31
40
11
1
7
15
20
4
16
230
37.46
7
0
2
2
1
0
1
0
1
0
1
0
1
16
2.61


注:未定等级奖系指科技成果刚开始奖励时未定等级的自治区科学大会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农业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颁发的农业科技推广奖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未分等级的奖励。


表5-1-2 历年获省级二等奖以上的科技成果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一、农学(35项)     
水稻卷秧小苗带土移栽技术
的研究与推广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灌区
8县市农技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11981.9
宁亚5号胡麻新品种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宁甜310
的选育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银川糖厂甜菜试验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优秀科技成果奖
优秀科技成果奖
2
2
1981.9
1983.8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春小麦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
技术的研究
宁夏农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3.8
春小麦籽粒发育的形态学及
解剖学研究
宁夏农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3.8
二粮、三粮一肥栽培技术
引黄灌区春小麦大面积均衡
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中卫县农技推广站
宁夏农学院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优秀科技成果奖
科技进步奖
2
1
1983.8
1985.1
宁春4号小麦新品种推广自治区、永宁、贺兰、吴
忠、灵武、陶乐、银川郊区
推广站、种子公司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85.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推广
自治区农业厅、各行署
(市)县(郊区)农技推广站、
宁夏农学院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85.1
水稻冷害试验研究和防御措
宁夏农学院、自治区农技
推广总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5.1
两粮一肥耕作制度研究
胡麻新良种——宁亚10号
旱农“两法”种植技术的引
进与推广
宁夏农学院
固原地区农科所
陕西赴宁夏咨询组、固原
地区农技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2
1986.12
1986.12
1986.12
水稻新品种宁粳7号的选育宁夏农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
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
3
1989.1
宁夏旱作农业耕作栽培技术
推广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固
原、西吉、海原农技推广中
心、固原地区农技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9.5
水稻新品种宁粳6号的选育
水稻新品种宁糯1号的选育
水稻新品种宁粳9号的选育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
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
广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农
业厅、中卫、中宁、平罗、永
宁、青铜峡、吴忠、灵武等
灌区11县市、银南地区农技
推广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
2
1989.5
1989.5
1991.3
1991.3
宁豆1号的选育与推广
宁糯2号新品种选育
宁夏种子公司
宁夏农学院、宁夏农林科
学院作物研究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1
2
1991.3
1991.3
亚麻、红花数量遗传同工酶
研究
宁夏农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1.3
春小麦优良品种宁春10号
宁南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农业
生产结构
固原地区农科所
西北农业大学、固原地区
农科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1
2
1992.8
1992.8
宁南山区立体复合种植开发
研究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固
原、西吉、隆德、泾源、海
原、同心、彭阳、盐池农技
推广中心、固原地区农技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94.9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小麦黄矮病冬春麦区间流行
关系及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河南农
科院、中科院动物所、宁夏
农技推广站、宁夏气象研究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94.9
春小麦新品种宁春16号
G、S宁糜9号新品种选育
及推广应用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固原地区农科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94.9
1994.9
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模式栽培
技术示范推广
自治区农业厅、宁夏农林
科学院土肥所、永宁、惠农、
平罗、贺兰县农业局、青铜
峡、吴忠、中卫、中宁、灵
武、银川郊区、陶乐县农技
推广中心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银北中低产田综合增产技术
开发试验
宁夏农林科学院土肥所、
盐改站、情报所、林科所,平
罗县人民政府、惠农县人民
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宁夏国营农场春小麦高产理
论与实践
宁夏农学院、宁夏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稻区粮食综合丰产技术永宁县农业局、青铜峡市
农业局
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奖2 
宁夏南部山区1988年玉米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固
原地区农牧处等
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奖2 
宁夏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及观
察鉴定
宁夏农林科学院野生大豆
调查组
农业部技术改进奖11981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高产栽培
技术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农业部技术改进奖11981
二、林学(8项)     
盐池县城郊地区建设万亩治
沙样板林的试验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5.1
宁夏主要树种形态解剖图集
干旱地区杨树钻孔深栽中间
试验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
自治区林业厅推广站、中
国林科院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85.1
1985.1
白榆种源选择的研究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
自治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青铜峡树新林场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9.1
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的建立
及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
盐池县林业科
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
科学进步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
3
1991.3
1992
宁夏森林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
自治区林业厅、宁夏农学院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桑树良种引进选择、繁育及
矮化型桑园栽培技术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中日沙漠化地域森林复旧技
术指针测定调查事业实验
林营造
自治区林业厅、日本国海
外林业咨询协会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三、园艺(6项)     
枸杞叶面喷肥对防止落花落
果的作用及增产效益的研
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所农业部技术改进奖21984
枸杞新品种宁杞1号、2号
的选育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92.8
蔬菜温室结构改造及提高温
室效应的研究
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宁黄3号品种的选育
夏菜露地早熟栽培技术的研
宁夏农林科学院
宁夏农科所蔬菜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宁夏科学大会奖
21992.8
1978
枸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丰产
栽培
宁夏农科所森林系、芦花
台园林场
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科学大会奖 1978
四、土壤肥料(9项)     
宁夏土壤普查技术的研究和
改进
自治区农牧厅综合勘查队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1.8
机修反坡梯田技术研究
枸杞叶面喷肥对防止落花落
果的作用及增产效益的研
西吉县农机管理站
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85.1
1985.1
银北盐荒地改良利用技术研
宁夏农林科学院盐改站、
林科所、平罗县科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2.8
宁夏土种研究
宁夏盐池县北部半干旱地区
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宁夏农业勘察设计院
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盐池县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优秀科技成果奖
优秀科技成果奖
2
2
1982.8
1982.8
甜菜营养诊断平衡施肥计算
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银川糖厂、北京农科院作
物所、宁夏农垦测试中心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西干渠灌区草甸淡灰钙土水
盐运行的研究
宁夏农科所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科学大会奖 1978
BD-4型半导体电导仪宁夏农科所、吴忠无线电
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科学大会奖 1978
五、植物保护(8项)     
杀草丹在水稻移栽本田应用
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3.8
宁夏蝇类调查及六盘山区蝇
类垂直分布的研究
宁夏卫生防疫站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3.8
宁夏引黄灌区稻瘟病菌生理
小种和水稻品种抗瘟性鉴
定研究
宁夏农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麦种蝇研究与防治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宁夏农
业学校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黄花棘豆化学防除毒理及开
发利用的研究
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农
科院植保所、西北农业大学、
农业部药检所、海原县草原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1.3
《宁夏农业昆虫图志》第二集
农田野燕麦发生规律及配套
防治应用技术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宁夏
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等
自治区人民政府
农业部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94.9
1990
宁夏农业昆虫基本调查研究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国务院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
六、畜牧(18项)     
低浓度来苏儿气雾治疗猪喘
气病
自治区畜牧局兽医处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1.9
从猪喘气病肺中分离到两株
猪鼻支原体
宁夏农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1.9
宁夏黑猪新品种培育宁夏国营灵武农场、连湖
农场、巴浪湖农场
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11983.8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引种驯化
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
细胞(弱性虫苗)生产工
艺中间试验
宁夏盐池草原试验站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
优秀科技成果奖
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
1
2
1983.8
1985.1
羊只布氏菌病弱毒菌苗接种
次数与免疫间隔的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5.1
贺兰山东麓半荒漠草场改良
利用综合试验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
宁夏农学院、贺兰县草原试
验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牛瑟氏泰勒焦虫病防治方法
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所、河南畜牧兽医研究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固原地区羊只寄生线虫调查
研究
固原地区农科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提高商品猪瘦肉率研究
滩羊的良种选育——串字花
品种选育
宁夏农垦科研所
国营暖泉农场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86.12
1986.12
猪丹毒78(75)弱毒菌种的
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9.1
湖南稷子特征特性及栽培技
术研究
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农
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
兽医所、盐池县草原实验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9.1
兔瘟全血玻璃板快速诊断研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所、固原地区农科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
科技进步奖
国家星火科技奖
2
4
1991.3
家兔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治研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所、宁夏兽医工作站、固原
地区农科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丙硫咪唑治疗泡状棘球蚴病
研究
自治区畜牧局、西吉县医
院、西吉县畜牧兽医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奶牛乳房炎综合预防措施示
范推广(星火)
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
所、自治区农垦局、平吉堡
奶牛场、银川市奶禽渔业公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31992.8
推广综合防检新技术消灭
(控制)牲畜5号病
宁夏防治牲畜5号病指挥
部办公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七、农业机械(2项)     
PS-100型膨化造粒机研制自治区水产试验场、自治
区商业机械厂
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1.9
NQ-79型农田小气候综合测
定仪
银川电表仪器厂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3.8
八、水产(3项)     
草鱼提早人工繁殖的研究
成鱼大面积养殖丰产试验
宁夏水产研究所
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自治区水产局、银川郊区、贺
兰水产局、永宁、灵武、平
罗水产站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86.12
1992.8
池塘高密度高产量养殖综合
技术
宁夏水产站、农业厅水产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九、气象(3项)     
宁夏农林牧结构合理布局研
自治区气象局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奖21982
模式输出法(MOS)在宁夏
盛夏降水中的应用
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用贺兰山树木年轮资料作宁
夏旱涝趋势超长期预报
宁夏气候资料中心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十、水利(6项)     
宁夏引黄灌区石嘴山市排水
沟道塌坡治理技术
石嘴山市水利电力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黄河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论
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地质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
科院地质所、南京大学、海
河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
科院、自治区水利厅等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94.9
西吉万亩井灌区省水节能增
产综合技术示范
宁夏水文总站、西吉县水
保局、西吉县农业局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赵木湾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
研究
宁夏水利科学研究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宁夏固原、彭阳、隆德3县小
流域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可
行性研究
自治区农业厅、固原地区
粮援项目办公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宁夏水利志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十一、综合(4项)     
固原县上黄基点农林牧生产
结构与经济效益研究
中科院西北水保所
固原县科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86.12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盐池县四墩子农林牧综合样
板建设的试验研究
盐池县科委、盐池县农牧
研究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宁南扬黄灌区合理用水农林
牧综合开发研究
宁夏农林科学院、同心县
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1.3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西吉县宁夏农林科学院、中科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92.8
能源综合建设试点西北水保所、宁夏新技术所、
宁夏农村能源站、西吉县人
民政府、西北二民院
    
十二、软科学(25项)     
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科学
化的若干问题及宁夏引黄
灌区农林牧结构合理化的
若干意见
自治区科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21981.9
固原县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
区划
固原县综合考察队、中科
院西北水保所等
自治区人民政府
全国农业区划委
员会
优秀科技成果奖
全国农业区划优
秀科技成果奖
2
3
1983.8
西吉县农业区划
平罗县农业区划
西吉县基地办公室
平罗县农业区划办公室
自治区农业区划办公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优秀科技成果奖
优秀科技成果奖
2
2
1983.8
1983.8
宁夏农林牧结构及其合理布
局的农业气候区划
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人民政府
全国农业区划委
员会
优秀科技成果奖
全国农业区划优
秀科技成果奖
2
2
1983.8
黄河黑山峡开发方案的探讨
及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研
究论证
宁夏水科所、宁夏水利勘
测设计院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85.1
宁夏1:500000土地资源图及
土地资源面积统计表的编
宁夏农林科学院土肥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5.1
固原《黄土丘陵农林牧最佳
生态经济模式》
中科院西北水保所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5.1
黄河黑山峡段开发方案论证中国科协科技咨询服务工
作部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86.12
宁夏草场资源调查自治区畜牧局、宁夏农学
院、宁夏农勘设计院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86.12
宁夏植被调查宁夏农勘设计院、自治区
畜牧局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宁南山区国土开发整治总体
规划
自治区计委、宁夏国土规
划办公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86.12
宁夏综合农业区划
2000年宁夏自然资源开发利
用的科技战略与对策
自治区农业区划办公室
宁夏科技情报研究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89.5
1989.5
《宁夏土壤》与土壤系列图件
黄河青铜峡(峡口)清代洪
水史料考证及其分析
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
宁夏水文总站、自治区农
业建设委员会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91.3
1991.3


(续)

项目名称获奖单位颁奖部门奖励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
察》
自治区林业厅自然保护区
办公室、宁夏六盘山自然保
护区管理处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1.3
宁夏国土资源宁夏国土规划领导小组办
公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1.3
宁夏植物志
宁夏脊椎动物志
宁夏农学院
自治区林业厅、宁夏野生
动物保护协会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92.8
1992.8
宁夏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自治区计委、宁夏国土整
治办公室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开发黄河资源,再造一个河
套灌区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水利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4.9
银川市市级农业区划银川市区划办全国农业区划委
员会
全国农业区划优
秀科技成果奖
2 
《宁夏农业地理》《宁夏农业地理》编写组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科学大会奖  
舒城等12个试点县农村能源
建设综合规划方法及其应
宁夏农林科学院情报所农业部
国务院
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
3
 
十三、其他(6项)     
宁夏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
从苦豆子中提取药用苦参碱
自治区科协、环保局
宁夏盐池制药厂、山东省
海洋药物研究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2
2
1985.1
1989.1
银柴胡栽培技术及其质量研
宁夏药品检验所、宁夏药
材公司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1992.8
沙漠野生蜜源植物老瓜头的
研究与开发利用
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中
国农科院养蜂所
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994.9
简易显微摄影装置的研究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科所农业部技术改进奖11991
国外农作物冷害专题情报研
宁夏农林科学院情报所、
宁夏农学院
农业部技术改进奖11991
☚ 四、农业科技成果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
000286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