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篦白居易《琵琶行》有“钿头云篦击节碎”句,《嘲雪中诸妓》诗又有“银篦稳𥮾乌罗帽”句。诗中的“云篦”、“银篦”是指作为装饰物的小梳子,又名“梳”。元稹《恨妆成》诗云:“满头行小梳”;李贺《恼公》诗云:“陂陀梳碧凤”;温庭筠《游胪寺》诗云:“宝梳金钿筐”;王建《宫词》云:“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所咏也都是梳篦。以梳篦为发饰的习俗早见于南朝,但从敦煌壁画和其它画塑资料中可以看到此俗最盛于晚唐五代。广插梳篦的风尚同尚高髻的风俗相伴而行,使得唐文宗大和二年有“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不须著短窄衣服”的诏命。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也有类似的一个诏命。这表明高髻插篦的风俗是流行很广、被人们普遍崇尚的风俗。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髮飾 > 雲篦 雲篦 yúnbì 婦女飾髮之器物,雲頭狀之篦。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