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赣抚粮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赣抚粮仓

二、赣抚粮仓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❶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调。1949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34.108万公顷;1960年为最高,达到45.222万公顷。90年代以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面积有所调减,1995年,全区种植面积37.661万公顷,占全省的10.73%。
❷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1995年,全区粮食单产370千克,比1980年的248.5千克提高了49%,是1950年101.5千克的3.6倍,高于全省65千克的平均水平。
❸粮食总产量连上台阶。1949年,全区粮食总产仅50万吨,1970年突破100万吨,1981年突破150万吨,1989年突破200万吨大关,1995年达到209.17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3%。
抚州地区粮食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❶认识统一,指导思想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粮食紧缺还是相对充足,无论是粮食统购统销时期还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时期,无论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区对粮食生产的认识统一,指导思想明确,始终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在90年代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仍然强调要做到粮食面积调减、单产提高、总产稳定。同时,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
❷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抚州人民以改造抚河为中心,进行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至1995年,全区共修建水库1180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1座,水利条件大为改善。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45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0%;旱涝保收面积16.1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3.3%。
❸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业动力机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95年,全区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0.02万千瓦,农用汽车1 763辆,大中型拖拉机1 055台,小型拖拉机6 616台,农用动力机械14 588台,排灌动力机械7 280台。全区当年实际机耕面积84 73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4%。
❹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从50年代起,抚州地区开始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行“三变”,即:单季变双季、中稻变早稻、旱地变水田。60年代、70年代推广矮秆良种,80年代、90年代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和旱床育秧、抛秧等新技术。1995年,全区杂交稻栽培面积22.4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旱床育秧面积5.3万公顷;化肥施用量40.51万吨,折纯量13.09万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折纯) 34.2千克,使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 一、基本概况   三、区域特色 ☛
000329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