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爱国卫生运动(含农村改水工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爱国卫生运动(含农村改水工作)

二、爱国卫生运动(含农村改水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是在1952年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的一项群众性的清洁运动,在中共中央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伟大号召下,省、地、市、县迅速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以下简称“爱卫会”)。
1956年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后,把“除四害”列为爱国卫生运动突出的内容。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广西制订了除四害和爱国卫生规划,要求农村建设“四有”(人有厕所、牛马有栏、猪羊有圈、家禽有窝)和创建“四无”(无鼠、无蛇、无蚊、无雀。后来将无雀改为无蟑螂)乡、县、省。在“大跃进”中,广西曾动员大量人力大打“除四害”的“人民战争”,扫除了一些垃圾,城乡环境卫生一度有所改善,涌现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乙等模范单位大瑶山雨玉村等一批先进单位。但大部份农村基本上是搞形式主义,一阵风过后,旧貌依然。
从1971年起,广西继续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农业生产开展“两管五改”(管水、管粪和改水、改厕、改厩、改灶、改环境),在“五改”中,改水工作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1971年改良水井5 000多口,1973年改良和修建水井7 740口,修建一批沙滤饮水池和手压泵井。1983年全面开展饮用水质调查,当时全自治区人口总数为3 628万多人,按水质分级标准分析,饮用不安全不卫生的三级水的为2 766万多人,占全自治区人口总数的76.24%,还有缺水人口400万人。各级“爱卫会”办公室遵照“部门配合、民办公助、多方集资、形式多样”的方针,大力开展了农村改水工作,1983年全自治区建成贮水池7 669座,引水工程15万多条,水井2.91万口,机井328口,电泵井1 480口,使1 357万多人饮用上较清洁的水,占总人口数的37.4%。
1984年起,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拨出专款100万元作为改水补助费,1987年起又增拨100万元。自治区“爱卫会”办公室采取申请和审批相结合的办法,按“三个一点”(国家、集体、个人各出一点)的集资原则,有重点地补助一批改水工程。水利、扶贫、民委等部门以及各市、县都相应安排专款资助改水,调动农民改水的积极性,加快全自治区农村改水的步伐,截至1990年底止,全自治区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2 264万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0.2% (其中吃自来水的721万多人。占31.9%,吃手压机井水的493万多人,占21.8%,其他改水受益者1 049万多人),完成了全国“爱卫会”下达给广西“七五”农村改水需要完成60%农村人口的进度,以及自来水普及率达15—30%的要求。改水以来,广西大部份县的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 一、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   三、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 ☛
00015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