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普通中专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普通中专教育

二、普通中专教育

福建农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50年代开始,一面建校办学,一面开展教育改革,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改革内容。
❶1954年起,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农业部制定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强调中等农校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级农学家”为目标。学校工作以政治为统帅,以教学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四级考试评分法等,学校的教学、生产、生活管理稳定有序;
❷1958年,全国大跃进,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大办工厂、农场,参加全民炼钢铁和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实行教学、生产、试验“三结合”,大种试验田、样板田。这些活动虽然促进了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但因劳动过多,削弱了基础理论学习;
❸招收高小预科班。1958年中等农业教育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目标,招收农村高小毕业程度的农业社员入学,经过1年预备,补习初中课程后升入高农班。这一试验,虽然面向农村,但违背教学规律;
❹学习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农半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提出实行“半农半读”,争取学校办学钱、粮自给。各农校都派人寻找办学新址,建生产基地。福州农校到永泰县建新校;龙岩农校到大池农村办生产基地;建阳农校在溪口山开山种果茶,养猪养牛,办农产品加工厂;福安农校到松溪山区办学开山种茶;龙溪农校接办劳改农场等。半农半读,增加学生生产实践经验,增加收入,但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❺学“朝阳经验”实行社来社去。1975年农业系统中专学校根据省革委会通知:农业学校学习朝阳经验,实行社来社去。因此,各农校1976—1978年上半年,面向农村社队和农村企事业单位, 举办6个月至1年的社来社去专业班,学习结业后回社队或单位工作或劳动。这期间全省8所农校共招收农作物栽培、育种、植保、果茶、牧医、农机和农业气象等专业学员2 780人。
1978年, 全省农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恢复招生。此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对农业科技人才相应提出了多样化、多能化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福建省各中等农业学校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促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扩大农业中专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促进农业中等学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 (二)新中国成立后   (一)改革招生与分配制度 ☛
000087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