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经济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共宁夏省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了土地改革,成功地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狠抓了兴修水利和开恳荒地的工作,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宁夏的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到1952年春基本结束。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从1950年开始,政府组织农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和开垦荒地活动。1950—1952年,宁夏平原先后兴建了中卫扶农渠、第一农场渠,秦渠、唐徕渠的裁弯取直,灵武山水沟、河东清水沟、第一和第二排水沟的疏浚改建等水利工程。政府积极奖励开荒,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春秋垦荒运动,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1950—1952年,宁夏开垦荒地11.6万公顷。同时,大力推广新式农具,积极推广良种,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等。因而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经济迅速恢复。1952年,粮食总产达到4.74亿公斤,比1949年增长48.6%;油料总产0.26亿公斤,比1949年增长49.4%。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人均占有油料18.5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4.3%和27.6%。
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1952年底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49.7%,并出现了少数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平罗县以全国劳模莫如信、戴玉玺组织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曾在全省起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1955年7月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发表后,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到1956年末,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已达到99.2%。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个体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宁夏有个体手工业者5 381户,9 862人,经过1954—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已有92.6%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类手工业合作社。
“一五”期间,在完成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同时,继续狠抓了兴修水利和开垦荒地工作。在宁夏平原新建了第二农场渠,对汉延、唐徕、惠农等渠系进行了扩建,并开挖了第三、第四、第五排水沟和灵武东沟等,使宁夏平原灌区的灌排条件大为改善。随着灌排水条件的改善和政府继续奖励开荒,耕地面积继恢复时期增加11.6万公顷之后,又增加了13.3万公顷。再加上改进栽培技术,使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1956年,宁夏粮食产量达到7.6亿公斤,油料产量达到6 153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124%和253%,比1952年增长60%和136%。粮油自给有余,人均占有粮食、油料分别达到443公斤和35公斤。

☚ (二)农村经济衰落凋敝   三、人民公社建立到 “文化大革命”前的农村经济 ☛
000291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