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劳动生产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者所耗费的劳动同生产成果的比较,反映了农产品产量与农业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
北京市1995年从事农业劳动力65.4万人。45年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

☚ (二) 单位面积产量   (一) 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河南省1995年有农村劳动力3783.8万人,仅次于四川省,居全国第二位。45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总的看,由于人口压力大,河南省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是很快,水平也不高,与全国先进省份比,仍有相当差距。

☚ 一、土地生产率   (一)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天津市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各时期典型年份劳均创造的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值和劳均生产的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分析,全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伴随着农村政策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体呈现增长—下降停滞—快速增长三个阶段。

☚ (四) 果品单产   (一) 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和人口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1995年, 全省共有农村劳动力2 978.47万人, 是全国农村劳动力较多的省份。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湖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总的看,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 (二)单位面积产量   (一)平均每个劳力负担耕地面积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山东省1990年有农业劳动力2 585.7万人,仅次于四川、河南,居第3位。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总的看,山东省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是很快,水平也不很高,与全国先进省份比,仍有一定差距。

☚ (二)单位面积产量   (一)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

(一)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供养人口/(三)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农业产值/(四)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五)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主要畜产品产量/(六)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提供的牧业产值

☚ (二)单位面积种植业产值   (一)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陕西省1995年有农村劳动力1 324.91万人, 其中农业劳动力1 049.27万人, 居全国第15位。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农村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

☚ 4.烤烟单产   (一)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1993年全自治区共有农业劳动力134万人,是全国农业劳动力较少的省区,居全国倒数第3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总的看,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先进省区还有很大差距。
1.平均每劳力负担耕地面积。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逐年增加,全自治区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所负担的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1993年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负担0.6公顷,比1958年劳均负担1.34公顷减少了0.74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1公顷。
2.平均每劳力供养人口。1993年全自治区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供养人口为3.66人,比1958年的2.88人增加了0.78人,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供养人口较少的省区。
3.平均每劳力创造财富。1993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达2 379.57元,比1958年增长了6.39倍,平均每年增长5.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每年增长3.8%),其中:1993年比1978年增长了3.28倍,平均每年增长10.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每年增长3.5%)。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见表7-2-3。
1993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净产值达1 555.19元,比1965年增长了5.65倍,平均每年增长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每年增长3.5%),其中:1993年比1978年增长3.96倍,平均每年增长1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每年增长4.6%)。
1993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达1531.3公


表7-2-3 农业劳动生产率

年份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每个农业劳动力
创造产值(元)
耕地
(公顷)
人口(人)总产值净产值
19581.342.88322.21 
1965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08
1.03
1.03
0.94
0.73
0.64
0.62
0.61
0.60
2.66
3.71
4.11
3.94
3.82
3.74
3.67
3.67
3.66
357.18
519.80
555.81
676.57
1 106.48
1 984.62
2 088.82
2 159.14
2 379.57
233.95
355.79
313.82
412.51
782.58
1 317.71
1 362.13
1 377.08
1 555.19


注:农业劳动力是指社会范围内从事农业的全部劳动力。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斤,比1958年增加了494.1公斤,平均每年增加14.1公斤,其中:1993年比1978年增加180.5公斤,平均每年增加12公斤。
1993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油料为47.2公斤,比1978年增加19.6公斤,平均每年增长3.1%;生产的甜菜为338.1公斤,比1978年增加310.9公斤;增长11.4倍,平均每年增长18.3%;生产的果品为63.9公斤,比1978年增加43.7公斤,平均每年增加2.91公斤;生产的水产品达11.3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10.9公斤,平均每年增加0.73公斤。
与全国比较,1993年每个农业劳动力除生产的粮食、甜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油料、果品、肉类、水产品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历年情况见表7-2-4。


表7-2-4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主要农产品


单位:公斤

年份粮食油料甜菜果品肉类水产品
1958
1965
1 037.2
976.3
35.9
36.2
 15.9
9.8
 0.7
0.7
1975
1978
1980
1 237.0
1 350.8
1 269.6
38.9
29.7
38.0
31.28
27.23
70.68
18.7
20.2
21.7
 0.3
0.3
0.4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 284.8
1 553.9
1 542.5
1 413.4
1 531.3
49.2
50.2
55.5
47.5
47.2
354.68
384.16
515.73
345.88
338.14
32.6
44.38
21.1
47.0
63.9
32.1
55.1
55.6
57.9
60.7
2.0
8.2
9.2
10.1
11.3
☚ (二)单位面积产量   三、农产品商品率 ☛

二、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一般用农产品主产品的实物量表示, 它表明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在1年之内生产某种或某类农产品的实物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是反映各种农产品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重要指标,表明每个农业劳动力在1年内平均为国家提供的农产品的价值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全国先进省份比,仍有一定差距。

☚ 3.油料单产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
000323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