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河北省商品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9年,全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4.86亿元。1949—1957年,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以及实行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公私合营等形式,胜利地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逐步形成了以国合商业为主体的统一国内市场。1957年,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4.74亿元,比1952年增长51.2%,年均增长8.7%; 对农民的生产资料零售额达2.24亿元,比1952年增长98.2%,年均增长14.7%。
1956—1965年,河北省商业发展经历了大曲折。1960—1962年,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商业发展萎缩不前,商品购、销额均是下降的。196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 1960年的28.81亿元降至25.01亿元,1962年又降至24.89亿元,三年降低13.6%。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60年的16.54亿元,降至16.35亿元。同期,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由1960年的8.36亿元,降至4.79亿元,三年降低42.7%。经过三年调整,重新走上发展轨道,商品购销额又开始回升。1965年,全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7.75亿元,比1962年增长8.6%; 对农民的生产资料零售额达5.42亿元,比1962年增长13.02%。
1966—1975年,十年 “文化大革命”使商业发展遭到严重干扰破坏。由于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否定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限制商品交换,将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当作 “资本主义尾巴” 割掉,给国民经济和市场供应造成严重恶果。尽管经过全省商业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商品购销有所增长,但商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商品流通不畅,商业零售网点减少,服务质量下降。1975年,全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9.91亿元,比1966年增长64.8%。同期,对农民的生产资料零售额达19.27亿元,比1966年增长2.08倍。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商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与发展。工农业产品产量快速增加,城乡市场商品供应充裕,农民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城乡市场繁荣活跃。1996年,全省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508.96亿元,较1978年增长12.2倍。1991年对农民的生产资料零售额达83.01亿元,较 1978年增长2.56倍。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点   第六节 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 ☛
000246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