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供销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供销社

二、农村供销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皖南区供销合作总社、皖北区供销合作总社及所属的专、市、县合作总社,在农村大力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商业网点。1951年,皖南区已有98%的集镇有了基层供销社,皖北全区建立农村基层社1 259个。
1953年,安徽基层社拥有社员670余万人,股金887万元,年末零售网点发展到4 497个,比1952年增加41.9%。1954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开展组织整顿和民主选举,有672个基层社完成了民主选举工作,全省农村供销社拥有自有流动资金3 696万元,占各级社全部资金的54.1%;零售店6 442个,比上年增长50.5%;商品零售额6.1亿余元(主要在农村),比上年增长119%。1956年,农业合作化之后,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在农业社建立供销部的指示,各地供销社自3月至8月底,在全省农业社共建供销部3 816个。农业社建立供销部有三种类型:
❶由供销社派干部在农业社中建立的同供销社统一盈亏的供销部,计1 899个,占总数49.65%。
❷组织安排私商在农业社内建立自负盈亏的供销部1 898个,占总数49.73%。
❸由农业社自筹资金建立自负盈亏的供销部19个,占0.5%。与此同时,供销社调整了设在乡村、集镇上的零售网点和批发机构,乡村的零售网点由原来的5 002个增加到5 863个;集镇上的零售网点由756个增加到995个;设在乡村上的批发门市部由原来303个减少到287个,集镇上的门市部由131个增加到137个
1957年,鉴于国营商业机构业已下放到农村,为减少国合商业互相扯皮的现象,决定农村基层社所属的工业品专业门市部、专业仓库、商品以及经营工业品的剩余人员全部移交给国营专业公司。同时,为便于管理,将供销部移交给农业社,作为农业社的一个部门。是年,供销社移交出人员18 300人,供销社的经营方向转向农副产品采购工作。
1958年,县以上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农村基层商业网点撤并,人员精简下放。1961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商业工作的决定》,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恢复安徽省供销合作总社,各级供销社先后从商业系统划出。1963年,全省基层供销合作社以集镇为中心,按经济区划建社118个,以区建社458个,以公社建社76个。农副土特产品采购(推销)机构8 275个,20 377人;工业品批发(供应)机构349个,998人;零售机构5 958个,14 850人。此外农村代购代销店3 042个,4 729人。1970年,县以上各级供销社并入国营商业,基层供销社和县以上各级供销社实现的利润统一改为直接上缴财政,亏损由财政弥补,供销合作社的性质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由原来的多渠道基本合为一条渠道。
1977年起,农村商业网点有所恢复和发展。至1979年,初步形成了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和其他集体商业并存的格局。之后,国家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农村供销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省供销合作社企业经营机构由1979年的20 147个增加到1985年的25 898个,增加27.8%;人员由77 947人增加到91 077人,增加16.8%。

☚ (二)工业品分销处   三、农村集体商业 ☛
000028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