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农产品购销体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农产品购销体制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农产品购销体制

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原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暴露出一些与新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
❶按行政区划设置购销机构和逐级调拨农产品,环节多、周转慢,有的造成迂回运输、甚至倒流;
❷农产品大调拨,助长了“供给制”思想,不计成本,不讲核算,经济效益很差;
❸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太小,不利于因地制宜搞好流通,影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53年开始,山东省按照统一部署,在农产品购销体制方面,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❶按经济区域建立了若干农副产品批发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❷对各级批发站和零售企业,核定资金,实行经济核算;
❸对农产品调拨等业务往来,实行合同制。此后,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逐步扩大了农副产品的收购范围: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了对粮食、油料的统购统销;1954年又实行了对棉花的统购统销。同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间接计划,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渠道流通并存,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私营商业和个体商贩的有益补充作用,整个农产品的购销市场比较繁荣,出现了“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局面。
1954年7月,按照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城乡初步分工的决定》,调整了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在经营农副产品购销业务方面的分工,将供销社在城市经营的消费社(包括经营农产品)移交给国营商业经营;国营商业设在农村收购农副产品的机构(粮食和接运机构除外)全部移交给供销社经营。这种调整,对当时统一安排和控制市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不利于城乡交流。
总的看,“一五”期间山东省农产品购销体制的设置和改革,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适应了当时以国营商业为领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既加强了政府对农产品购销工作的领导,又发挥了经营企业的积极性,总体上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整个经济形势是适应的,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在“一五”末期,出现了所有制结构向单一公有制发展的趋势,对某些农产品购销集权过多、统的过死等弊端,影响了地方、企业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产品购销体制   三、“大跃进”时期的农产品购销体制 ☛
000181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