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1937—1939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1937—1939年

二、1937—1939年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边区的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全面抗战以后,在全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陕甘宁边区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为了发展边区经济, 积蓄力量, 支持长期抗战,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为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 边区政府采取优惠政策, 吸引外来难民和贫民, 给他们分配土地, 并在3~5年内免征救国公粮,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此外, 还帮助农民解决耕牛、农具、种籽困难,发放农业贷款, 融通农村资金,帮助农民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等等。这些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农业方面,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 1937—1939年,边区共开垦荒地10多万公顷,耕地面积由57.51万公顷增加到67.17万公顷, 增长了16.7%; 灌溉面积由53.4公顷扩大到486.21公顷, 增长了8倍。粮食产量增长幅度很大, 1936年边区粮食产量只有15 510万千克, 1937年达到16 740万千克, 1939年猛增到26 310万千克, 比1936年增加了近70%。同时,果品生产也有了显著发展,枣、梨、土苹果、核桃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蔬菜不但产量增加,而且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量生产蕃茄,延安是中国最早大量繁殖蕃茄的地区。木耳、金针菜、红皮洋芋等也发展起来。
林业生产中,边区政府开展以乡为单位的造林护林运动。据统计, 1937年植树29万株, 1938年48万株, 1939年则达到139万株之多。在机关、部队、学校及农民驻地周围, 砍伐林木作柴烧, 破坏了一些森林, 这在当时是很难避免的。
畜牧业生产方面, 边区政府鼓励农民添买牲畜,禁止宰杀母畜。同时, 注重发展防疫事业, 改进牲畜饲养管理, 降低死亡率, 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1939年家畜头数与1938年相比, 黄牛增加21 287头,增长20.7%; 驴增加26 597头, 增长37.6%; 马增加471匹, 增长44.7%; 骆驼增加75头, 增长6%;绵、山羊增加251 322只, 增长33%。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活跃市场, 扩大输出, 边区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狩猎和药材采植等副业生产。由于地广人稀, 多山脉林木, 野兽较多, 尤以野鸡、野山羊、野兔、狐、狼、獭、豹、野猪为多, 狩猎的条件优越。边区出产的中药材有100余种, 资源比较丰富,其中甘草年产量达500万千克以上, 在边区的输出品中名列第二。
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农民的生活逐步改善,保障了边区境内党政军学人员的吃穿供给, 为巩固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 支持长期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 一、1937年以前   三、1940—1942年 ☛
000278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