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取予求 予:我。从我这儿拿,从我这儿要。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徐铸成《报海旧闻》四五:“他们是老板,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杜预注:“从我取,从我求,我不以女为罪衅。”(女:汝,你。) 予取予求(一) 古成语。原指从我这里拿,从我这里要。后指任意索取。语出 《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杜预注:“从我取,从我求,我不以女为罪衅。”女,同汝,你。清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方其索香港之赇,要白门之抚,逼天津之溃,怙海演之骄,予取予求,输银输地。”赇(qiu),贿赂。 (二) 指文辞修饰上的随心所欲。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外制一》:“于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训辞尔雅,彬彬可观。久之而增华加厉,铺长藻饰,予取予求,无复体要。” 予取予求yú qǔ yú qiú〈成〉 ❶从我处取求。《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❷任意索取,求索无厌。[清]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方其索香港之赇,要白门之抚,逼天津之溃,怙海淀之骄,予取予求,输银输地。” ❸随心所欲。[清]钱谦益《外制一》:“于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训辞尔雅,彬彬可观。久之而增华加厉,铺张藻饰,予取予求,无复体要。”《十月》1991年第2期:“将军统一邦国,予取予求,怎么会以诏令强制用人画稿呢?” 予取予求 ☚ 乌钞求饱 争权夺利 ☛ 为所欲为 为所欲为应心 惟所欲为 任所欲为 放情自纵 予取予求 依仗权势和受宠信而为所欲为:挟势席宠 依仗受恩宠和权势而为所欲为:挟恩依势 依仗娇美和宠爱而为所欲为:恃娇挟宠 把持大权,为所欲为:专权自恣 颛权自恣 独揽大权,为所欲为:专权恣肆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所欲为) ☚ 随意 不检点 ☛
索取 索取讨(讨要;讨换;讨索;讨取;取讨;乞讨) 倞 呼索 收索 求索 乞索 需求 取索 责取 邀取 须索 索取性命:索命 追命 呼叫索取:呼索 指定索取:指索 谋求索取:规求 计较索取:计取 查验索取:按责 搜寻索取:钩取 需索 搜刮索取:钩剥 敛索 聚敛,索取:鸠敛 裒取 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秋风 假借各种名义向人索取财物:打秋风 打抽丰 施展伎俩以索取:错择 任意索取:予取予夺 予取予求 予取予携 任意需索 诛求索取:诛索 苛刻地索取:苛索 胡乱索取:溷索 追逼索取:追索 追捕 用强迫的方式追究或索取:追逼 (向人讨要钱物:索取) ☚ 索取 要物 ☛ 予取予求yú qǔ yú qiútake from me whatever you please—make unlimited demands ❍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对我~,那你就完全错了! You would be entirely wrong if you think that you could make unlimited demands on me!/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左传·僖七年》)It is only I that know you. You are all bent on gain,insatiable. I have given to you and allowed you to beg from me,without dwelling on your faults; but my sucessor will require much from you,and you are sure not to escape the consequences of your conduct. 予取予求yu qu yu qiutake whatever one wants—take freely 予取予求yǔ qǔ yǔ qiú予:我。随便从我这儿拿,随便从我这儿要。形容任意索取。make unlimited demands 予取予求yú qǔ yú qiú【解义】予:我。从我这儿拿,从我这儿要。指任意索求。 【例句】他的那种自以为对革命有功,就可以向组织~的思想,是他犯错误的根源。 予取予求春秋时期,申国被楚国攻灭,国君申侯被留在楚国当大夫。申侯为人贪婪,又善于奉承拍马,很受楚文王宠幸。 楚文王临终时,担心后人不能容申侯,就劝他外出避祸,对他说:“唯我知汝,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汝疵瑕也。” 意思是说,只有我最了解你,你贪得无厌,永远也不会知足。从我这儿拿,从我这儿要,我从不指摘你的过失。但别人就不会这样了。 申侯自己也明白这点,他收下了文王赐给他的白璧和财物,来到了郑国。由于他能说会道,很快当上了郑国的大夫,深得郑厉公的信赖。 不久,继承文王王位的楚成王立志要与齐国争霸,于是,介于两国之间的郑国成为争夺的对象。 楚国攻伐郑国,齐国便集合陈、宋等六国攻打楚国的盟国蔡国。楚成王见情势不妙,派使者向齐桓公求和。桓公答应了。于是,双方都开始撤军。 在撤军途中,申侯阳奉阴违,先与陈国大夫辕涛涂商议请齐军从东循海道回国,然后又对桓公说取道陈,郑可以减少许多费用。桓公见申侯能为齐国考虑,十分高兴,就把齐国占有郑国的一个军事重镇虎牢赏给申侯。 两年后,郑文公得罪了齐桓公。齐桓公出兵攻打郑国,郑文公吓得没了主意,申侯便自告奋勇前往楚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成王出兵解了郑国的围。他满心希望能加官晋爵。可郑文公因为上次赏赐虎牢之地已属过分,就不再给赏赐。申侯对此深感不满。 第二年,齐桓公又率军伐郑。辕涛涂要向申侯报复,便写信给郑国大夫孔叔,说申侯先前牺牲郑国利益取媚齐国,取得虎牢之赏,现在又向楚国献媚,使郑国屡遭兵祸。现在只有杀了他,才能退齐兵。 郑文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杀了申侯,派孔叔捧着他的首级去齐营请和。 申侯被杀的消息传到楚国后,令尹子文叹道:“古人说‘知臣莫如君’。先王早已看出申侯贪得无厌,予取予求,早晚会惹杀身之祸,真是一点不错啊!” 后来,人们便用“予取予求”这个成语来指任意索取。 予取予求yú qǔ yú qiú予:我。从我这儿拿,从我这儿要。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徐铸成《报海旧闻》四五:“他们是老板,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出处〕《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杜预注:“从我取,从我求,我不以女为罪衅。”(女:汝,你。) 予取予求yúqǔ-yúqiú《左传·僖公七年》:“[申侯]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女:通“汝”,你。厌:满足。予:我。疵瑕:缺点。楚文王对申侯说的话意思是:虽然你贪利而不知足,但你只是从我这儿取,向我这儿要,所以我不以为这是你的缺点。后以“予取予求”指任意求取,需索无厌。 予取予求yú qǔ yú qiú❶ 原指从我这里拿,从我这里要。意即“取于予求于予”。 ❷ 后泛指任意索取。 ❸ 也借指文辞上随心所欲地修饰。也作“予取予夺”、“予取予携”。 予取予求yúqǔ-yúqiú〔并列〕 ❶从我这里取求。《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不女疵瑕也。” △ 用于取索。 ❷任意索取。周而复《继往开来的巨人》:“一部分暴发户反对教皇~,要求保持他们的独立和自由,这部分人就成为白党。” △ 贬义。用于强行索取。 【近义】予取予夺 ❸指文辞修饰上的随心所欲。清·钱谦益《外制一》:“于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训辞尔雅,彬彬可观。久之而增华加厉,铺张藻饰,~,无复体要。” △ 贬义。用于文章修改方面。 予取予求yú qǔ yú qiú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赋》:“甘言者不可不畏;澡行者予取予求。”予:我。即从我这求取。后形容任意求取,需索无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