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墨(1) 一種書法術語,猶 “發墨”。磨墨得汁,力求墨色、光澤、黏度之理想效果,而非指濃墨者也。《清秘藏》 曰:“發墨謂磨不滑,停墨良久,墨法發光,如油如漆,明亮照人。”《石隱硯談》曰:“以易磨為下墨,黑如油泛為發墨。水坑之佳者,下墨、發墨二者相兼,别坑石下墨則有之,發墨殊少。如以易磨為發墨,則謬矣。”可見下墨、發墨有所區异,當以良質為其首要。研之作用,亦甚重要,佳硯則易於發墨。品評研之優劣,發墨能力為其關鍵,加之磨法適當,研水清潔,即可得良墨也。但若紙質不良,亦必有礙發墨效果,故紙質與發墨亦密切相關焉。 (2)中國山水畫之一種技法。畫時用水墨揮灑紙上,其勢如潑,故名。唐陸龜蒙《甫里集》六 《華頂杖》謂:“拄訪譚玄客,持看潑墨圖。”按“潑墨法”相傳始於唐時王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