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几书:写。几:几案。在几案上书写。指即兴挥笔作书。也作“羲之书几”。王羲之是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有一次他到门生家去,见到一榧(fěi)木做的几案,光洁滑爽,于是萌发了作书的情致。羲之在案上即兴挥毫,真草相半,创作成一幅难得的佳作。不料门生之父不晓书法,竟将案上的书迹刮掉,门生懊恼了许多时日。(见《晋书·王羲之传》)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家具部 > 坐卧具 > 書几 書几 shūjī 亦稱“書案”。讀書寫字所用的桌案,較今略低。宋·晁補之《題穀熟驛舍》詩:“掃地開窗置書几,此生隨處便爲家。”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待我搭定書案,歇息些兒咱。”明·揚顯祖《牡丹亭·閨塾》:“則要你守硯臺,跟書案,伴詩云,陪子曰。”後漸高,亦稱“書桌”。明·文震亨《長物志·几榻》:“書桌中心取闊大,四周鑲邊,闊僅半寸許,足稍矮而細、則其制自古。凡狹長混角諸俗式,俱不可用,漆者尤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