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五术five skills on irrigation利用多种水资源灌溉农田的方法。为明末徐光启所总结,见《农政全书》“旱田用水疏”。 用水之源 即利用地下泉水。泉源高于田,开沟引水,泉源很高的,作梯田节级受水;泉源低于田,如水流湍急,可利用水力转动机具提水,水流缓慢,则用人力、畜力、风力运转机具提水;泉水与农田之间隔有溪涧的,则设渡槽引水;泉流微小,筑池塘蓄积后利用。 用水之流 即利用江河塘浦等流水。水离田近的,用水车车水入田;离田远的,则开河引水,然后车戽人田。江河流量稳定的,筑闸或坝,再分流成渠,引水入田。水流溢入于田,筑堤以护田,田中积水用水车车出。在水流下游及入海处筑闸,以控制蓄泄和拒咸引淡。 用水之潴 即利用湖荡泽陂等积水。湖低田高,则车水入田;湖高田低,则筑堤护田;湖离田远,则开渠引水。湖荡上下流都要疏通,再设闸坝加以节制,以除害兴利。 用水之委 即利用海潮,或岛屿、沙洲上的水流。海潮顶托回来的江河淡水,可车水入田。常被海潮泥沙淤垫处,设闸、坝或窦以遏浑潮。岛屿及沙洲上有水源的,可疏引灌溉;无水源的,则挖塘、凿井和筑库蓄水灌溉。 作井作潴以用水 在缺水的高亢平原,开凿水井汲取泉水,或修筑池塘、水库蓄积雨雪水以灌溉。 用水五术five methods for exploiting water resources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旱田用水疏》中总结的利用水资源的5种方法 。内容是: ❶“用水之源”。即利用地下泉水。 ❷“用水之流”。即利用江河塘浦等水流。 ❸“用水之潴”,即利用湖荡泽陂等积水。 ❹“用水之委”,即利用潮水,或岛屿、沙洲上的淡水; ❺“作井作潴以用水”,即利用地下水和雨雪水。根据水流状况、地势高低、水源远近,采用开渠、筑坝、设闸、挖塘、凿井、筑水库、安机具、架渡槽等技术措施,利用水流灌溉农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