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乞巧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乞巧节

 农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俗称“七姐诞”。这个民间习俗,曾流行于昔日本澳妇女社群,而且是不分阶级性的,渔民女子与岸上妇女一样拜七姐。
 拜七姐的时间一般在晚饭后(渔民的晚饭时间比较早,傍晚五时左右便吃晚饭)。六时左右,由家中的主妇与女儿、媳妇一起将祭品用长方形木菜盘盛着置于船头,开始拜祭。祭品主要包括用瓦鉢或碟子盛着已种成一尺直径左右的圆形的榖秧、一碗清水、一根穿了线的针、一张化妆时染唇用的红纸、一块化妆用的白粉石、两杯酒、两双筷子、一碟水果、一碟鷄或烧肉、以及香烛之类,有些手巧的女孩还会放上自製的小饰物。祭品摆放的位置一般是:榖秧和肉类放在木盘的上方左右两边,中间用一小香炉插上三炷香、两枝花烛,木盘下方(靠近拜祭者之处)中间的位置放酒及筷子。摆好物品点上香烛后,便由妇女们按辈份叩拜,拜七姐是女儿家的玩艺,男子是不能参加的。
 此项活动可以玩上三几个小时。睡觉前,除了个别人家将肉类收起之外,所有的祭品都会放至天亮。当然,香烛早经烧尽熄灭,渔民们也不会再添香火,这是为了安全。榖秧作完祭品后,用绳子吊在船上晒乾,据说用其煮水喝,人就更加聪明伶俐。拜过七姐的针放在作祭品的清水中,如果浮而不沉,且影子在碗中化成云雾状或花状,即预示女孩子们心灵手巧,这就是习俗相传所说的“乞巧”了,孩子们吃了拜过七姐的水果,据说也会聪明点。

乞巧节

又名女儿节,为我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参见 【乞巧】。

乞巧节

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曰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 苏州民间习俗   轧神仙 ☛
乞巧节

乞巧节

广东连山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七月初七举行。家家户户的姑娘媳妇都到溪河挑神水和沐浴。相传此日天上银河仙女下凡到人间。姑娘们下河洗澡,则会容貌更美,心灵手巧。当地又传说,用此日河水酿醋特别醇香,酿醋厂亦在此日用河水酿醋。民间称这种醋为“七月香”。

☚ 莫那节   蓄水节 ☛
000028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