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门口长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门口长城

明代长城。位于辽宁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台子村。地处辽宁与河北两省分界处,在山海关至锥子山间长城的中间地段。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咽喉,当年清军由此进关入主中原。长城墙体为砖石结构,下部用巨大石条做底,其上青砖包面,内侧砌石补齐。特殊之处是在宽达百余米的九江河上修筑的过河城桥,系用巨大石条包砌起的八个梭形桥墩,形成九个水门可以通行,泄水,城桥上部是高峻的城墙,在城墙南北两端各有围城一座; 九江河过河城桥下部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铺砌,石与石之间用铁腰咬合形成一片完整的石铺河床,十分壮观,故称“一片石关”。九门口段长城1986—1988年经三年考古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有铁炮、石雷、瓷碗、碟、罐和明代纪年石碑等。

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

位于绥中县境内的九门口长城文化遗址2002年11月18日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东北地区惟一一个获得“世界文化遗产”殊荣的文物遗址。
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城。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 建于明万历五年。
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500米建有敌台,每500-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西沟长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位于绥中永安乡西沟村、金家沟村一带。这段长城地势险峻,建筑布局雄伟壮观,有“第三八达岭”之称。主要景观有:大毛山口、锥子山、蔓枝草、石匣口、金牛洞等。九门口关位于绥中县李家乡,东距绥中城62.5公里,南距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京东首关”。九门口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建筑独具特色。在百余米的九江河上,铺就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俱为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均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片石”。在一片石之上,筑有九座泄水的城门,关口因此而得名。城门之上架起了一条横跨九江河的巨大水上城桥,两端筑有围城,恰似桥头堡。九座水门各宽5米,从地面至券旌石高7米,连垛口高达10米。关城由万里长城墙体和内城及关前九江河上护城泄水城门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高约8米。城墙高大坚固。墙身为砖石结构,顶宽5米,底宽6米,墙高8米,外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
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严密,异常坚固。

☚ 世界遗产/文物单位   沈阳故宫博物馆 ☛
000110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