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章 九章《楚辞》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共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宋朱熹以为系后人辑集,非一时之作,今人多从其说。除《橘颂》或为早期作品,余皆作于后期,写其遭谗被逐后生活、思想和心情。其中《惜诵》作于被谗见疏之初;《抽思》作于流放汉北之后;《哀郢》写郢都破灭;《涉江》紧承《哀郢》,写诗人溯江北上,流亡湖湘;《怀沙》、《惜往日》作于自沉以前不久,系其绝命辞;《思美人》、《悲回风》作于何时虽不能确定,但大抵也是放逐江南后作品。各篇主要抒发诗人的政治理想及其对现实的忧虑愁苦,直抒胸臆,语言华美,感情强烈奔放,但幻想夸张的手法较少,不及《离骚》有浪漫主义色彩。今人或疑《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为伪作,但无确据。 ☚ 天问 远游 ☛ 九章 九章楚辞篇名。屈原作。为一组诗,原是单行的散篇,非一时一地之作。《九章》之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所作《九叹》中:“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一般认为《九章》便是刘向编辑《楚辞集》时,将诗人屈原作品中内容、形式大致相似的九篇作品辑在一起,编为组诗,并冠以《九章》之名。《九章》中的作品,依照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其中除《橘颂》一篇大约是诗人屈原的早年作品外,其他各篇均是屈原两次流放(汉北、江南)时所作。这些诗真实地记述了诗人流放期间的痛苦生活经历和诚挚的爱国思想感情。其政治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与《离骚》基本一致。但《九章》中的作品除少数片断外,采用幻想、夸张的手法较少,主要是纪实,并用直接倾诉的方法来表现其复杂的心曲和愤懑的感情。语言生动形象、情味悠长。篇章结构跌宕有致,语气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而变化。诚笃的爱国思想,优美的情志与感情的力度相结合,是《九章》这组诗歌的主要特色。 ☚ 天问 惜诵 ☛ 九章 一组诗歌的总称。屈原作。共有《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 《桔颂》、《悲回风》等九首。这组诗记叙了诗人两次被放逐的经历,抒发了他内心的悲愤与苦闷,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祸国殃民的“群小”的痛恨。这组诗是“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朱熹《楚辞集注》)诗多直抒胸臆,语言华美,感情强烈,形式上散而不乱,跌宕有致。 九章 九章辞赋名篇。战国楚屈原作。《楚辞章句》见载。“九章”就是九篇,包括九个内容与《离骚》近似、篇幅较小的作品;它们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及《悲回风》。朱熹《楚辞集注》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由于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各篇的风格和内容情调,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作品都是直接抒写诗人的内心情感和身世遭遇的“随事感触”之作。它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有高度的成就。 ☚ 九思 九歌 ☛ 九章jiǔ zhāng《楚辞》篇名。包括九篇骚体作品,其中《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橘颂》七篇为屈原所作,《惜往日》为景瑳作,《悲回风》为宋玉作。《楚辞章句》以为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所作。宋代朱熹以来学者们公认非作于一时一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仍以为全系屈原之作。近代疑古思潮兴起,对其中的五篇提出怀疑,以为非屈原作,然而或以为《橘颂》在形式上与其他八篇不类而否定之,或以《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以开头二、三字为题,与《哀郢》、《怀沙》等不类而否定之,均未提出充分的理由。今考定唯《惜往日》、《悲回风》二篇非屈原所作,其他皆屈原作品无可疑。东方朔《七谏》模拟《惜诵》等七篇,共七章,可见东方朔之时《惜往日》、《悲回风》尚未编入这一组诗中。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兵旗部 > 諸旗 > 九章 九章 jiǔzhāng 古代行軍時用以指揮軍隊行進的九種旗幟。章,旗上的圖案。《管子·幼官》:“明審九章。”又《兵法》:“九章,一曰舉日章則晝行,二曰舉月章則夜行,三曰舉龍章則行水,四曰舉虎章則行林,五曰舉鳥章則行陂,六曰舉蛇章則行澤,七曰舉鵲章則行陸,八曰舉狼章則行山,九曰舉章則載食而駕。”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九章 九章 jiǔzhāng 亦稱“九文”。古代帝王衮服上的九種采色圖案。舜時天子十二章,至周爲九章,漢後天子仍十二章,諸侯、大臣等九章。《周禮·春官·司服》“享先王則衮冕”漢·鄭玄注:“古天子冕服十二章……相變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畫於旌旗……而冕服九章”又:“初一曰龍,次二曰山,次三曰華蟲,次四日火,次五曰宗彝,皆畫以爲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絺以爲繡,則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賈公彦疏:“山,取其人所仰;龍,取其能變化;華蟲,取其文理。”又:“宗彝者……虎蜼也。虎取其嚴猛,蜼取其有智;藻,水草,亦取其有文,象衣上華蟲;火亦取其明;粉米以取其絜,亦取其養人;黼謂白黑爲形,斧文近刃白,近上黑,取斷割焉;黻,黑與青爲形,則兩色相背,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君臣有合離之義,去就之理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爲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明史·輿服志二》:“洪武二十六年定,袞冕九章,冕九旒,旒九玉。” 九章代指挥行军的九种旗章,其上有日、月、龙、虎、鸟、蛇、鹊、狼、九种图案。《管子·兵法》:“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 九章jiǔzhāng❶帝王冕服上的九种图案。《周礼·春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汉郑玄注:“冕服九章,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唐贾公彦疏:“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又:“宗彝者……虎蜼也。虎取其严猛,蜼取其有智;藻,水草,亦取其有文,象衣上华虫;火亦取其明;粉米以取其絜,亦取其养人;黼谓白黑为形,斧文近刃白,近上黑,取断割焉;黻,黑与青为形,则两色相背,取臣民背恶向善,亦取君臣有合离之义,去就之理也。”《南齐书·陆澄传》:“泰始六年,诏皇太子朝贺,服衮冕九章。”《明史·舆服志二》:“洪武二十六年定,衮冕九章,冕九旒,旒九玉。”清金鹗《求古录礼说·冕服考》:“案《周官》文经:‘王祀昊上帝则服大裘而冕,享先王则衮冕。’又云:‘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夫衮冕九章,公之服也,公自衮冕而下如王服,则王之服必有加于九章之衮冕而为十二章可知,大裘之冕其必十二章也。” 九章书名。即《九章算术》。九卷。中国古代数学经典著作。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书中内容多反映西汉时期事例,一般认为是在较长时期内经多人之手纂辑而成。共收入二百四十六道应用问题,并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为一卷。隋唐以后,成为官办算学的必修课本及算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九章 285 九章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包括《惜颂》等9篇。朱熹以为系后人辑集,“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人多从之。除《橘颂》或为早年作品外,余皆反映其遭谗及放逐后的生活,抨击腐朽贵族集团,表现出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思想。今人或疑《惜颂》、《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4篇非屈原作,但无确据。 ☚ 九歌 汉赋 ☛ 九章 《九章》jiuzhang楚辞篇名。屈原作。共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也有人怀疑《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以及《惜诵》非屈原所作,但无可靠证据。朱熹认为这组作品是“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楚辞集注》),遂名为《九章》,此说较为可信。 ☚ 天问 招魂 ☛ 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诗歌的总称。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 “屈原放于江南之壄,思君念国,忧心罔极,故复作 《九章》。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则认为系后人所辑,“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很多人同意朱的说法,认为它不是一时所作,西汉时才被人把它编在一起,加上《九章》之名。这些诗多数是诗人被疏或流放在外作的,在思想内容上,也都和《离骚》一样抒写诗人思想不能实现的悲苦心情,和对楚国黑暗政治的揭露与批判。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和《离骚》不同,多直抒胸臆,文笔也比较朴实,浪漫主义成分较少,表现了屈原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 离骚 九歌 ☛ 九章《楚辞》篇名。战国楚屈原作。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宋朱熹以为系后人辑集,“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人多从其说。除《桔颂》为早期作品外,余皆反映作者遭谗放逐后的生活、思想和心情,抨击腐朽贵族,要求改革政治。其中《哀郢》写郢都的破灭,《怀沙》、《惜往日》为绝命辞。这些诗不同于《离骚》的斑烂绚丽,感情奔放,也较少浪漫主义色彩,而是直抒胸臆,朴素优美,别具一格。今人或疑《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四篇为伪作,然无确据。 九章古代指挥行军的9种旗章。章:旗上的图案,有日、月、龙、虎、鸟、蛇、鹊、狼、9种。《管子·兵法》:“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 《九章》jiu zhangNine Chapters→屈原(Qu Yuan) 九章《楚辞》篇名。由9个单篇组成。《楚辞·九章》王逸序:“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故复作九章。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其次序为:《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朱熹《楚辞集注》:“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刘永济《屈赋通笺》:“窃谓九章与九辩、九歌,皆取义于乐章。”“九者,即九冥、九天之义,章者,说文曰:‘乐竟为一章,诗篇合乐亦曰章。’” 九章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又名《九章算术》。撰者不详。全书九卷,共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依次为方田 (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积法); 粟米(粮食交易计算方法);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均输(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盈不足(盈亏类问题的解法);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总结了秦至西汉数百年间的数学成就。汉张苍曾有删补校正,晋刘徽、唐李淳风皆为之注。原本久佚,清开四库馆,从《永乐大典》录出。有 《丛书集成》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