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味羌活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卷上引张洁古方。又名羌活冲和汤。羌活二钱,防风、川芎各一钱半,细辛、甘草各三分,苍术 (米泔浸)、白芷、黄芩、生地黄各一钱。为粗末,水煎服。功能祛风寒湿,兼清里热。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苔薄白,脉浮紧。近代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证属风寒湿者。方中羌活发散风寒,祛风胜湿,宣痹止痛,为君药; 防风、苍术助羌活以散寒、胜湿、止痛,为臣药; 细辛、川芎、白芷散寒祛风,并能行气活血,宣痹以止头身之痛; 地黄、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香燥之药伤津,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全方具有发表祛风胜湿之功,并兼有清热存阴作用。实验研究:本方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卷上

【组方药物】 羌活 防风 苍术各5克 细辛1.5克 川芎 香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各3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为粗末,水煎服。若急于取汗,宜热服,并以羹粥助之;若需缓汗,宜温服。亦可不用汤粥辅助。
【主要功效】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临床验证】 以本方治疗风寒感冒149例。随访120例,结果:有效者112例,无效者8例,有效率达93.33%。
【方义分析】 此为发散风寒湿邪之名方。方中主用羌活上行发散,除肌表之风寒湿邪,并善治肢体疼痛;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散邪;细辛、白芷、川芎散风寒,宣湿痹,行气血,除头身疼痛;更用黄芩、生地,既清在里之热,又制诸药之温燥;甘草调和诸药。九药合用,共奏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之证。

九味羌活汤jiǔwèiqiānɡhuótānɡ

《此事难知》方。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五钱, 细辛五钱, 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水煎服。功能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治外感风寒湿邪, 恶寒发热, 肌表无汗, 头痛项强, 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而渴者。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

本方出自《洁古家珍·伤寒论》,有方名而无内容,方见于《此事难知》卷上。又名羌活冲和汤。方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组成。上药㕮咀,水煎服。功能发汗解表,疏风化湿,清热散邪。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骨节痠疼,口苦微渴,苔白,脉浮者。本方所治证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内热,治宜解表发汗,清热化湿。方以羌活为君药,散风胜湿; 臣以防风、苍术疏风燥湿,散寒止痛,细辛、白芷散寒止痛,川芎活血行气; 佐以生地黄、黄芩清热生津,泻火止渴,且制诸辛散温燥之品,防其伤津化火; 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故本方具有疏风化湿,解表清热,宣痹止痛的作用。现临床上亦用以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寒湿邪在表者。若属风热表证及气阴不足者不宜用。原书加减法:“中风行经者加附子; 中风秘涩者加大黄; 中风并之气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炼蜜作丸尤妙”。
防风冲和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 一名加减冲和汤。防风、羌活各钱半,白术、川芎、白芷、生地、黄芩各一钱,细辛、甘草各五分,姜三片,葱白三个。水煎服。功能解表发汗。主治春夏秋感冒风寒,头痛身热,自汗恶寒,脉浮缓者。

☚ 香苏散   香薷散 ☛
000037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