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乙毗射匮可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乙毗射匮可汗?—653西突厥汗国可汗。唐贞观十五年(641)唐册封其为可汗。二十年(646)遣使求婚于唐,唐太宗命其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今莎车)、葱岭(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五国为聘礼,其不肯,婚事未成。二十二年(648),唐讨伐龟兹,他派兵救援龟兹,并攻杀西域都护,被唐军击败。他派兵驱逐阿史那贺鲁,迫使其投归唐朝。阿史那贺鲁势力壮大后,侵占他的地盘,他被迫流亡,不知所终。 乙毗射匮可汗 乙毗射匮可汗?—约653西突厥可汗。*莫贺咄屈利俟毗可汗之子。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立为乙毗射匮可汗,太宗遣使温无隐持节册封。即位后,派弩失毕率军前往白水胡城(今中亚奇姆肯特东)攻打乙毗咄陆可汗。咄陆自知众怨,乃西走*吐火罗。莫贺咄结好于唐,送回被咄陆拘禁的唐使,又遣使贡方物,并向唐求和亲。太宗允婚,诏令以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地为聘礼。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死后,和亲亦罢。高宗永徽二年(651 ),*阿史那贺鲁反叛自立,其部落为贺鲁所并。 ☚ 毕贺咄叶护 泥伏沙钵罗可汗 ☛ 乙毗射匮可汗 乙毗射匮可汗?—公元653年西突厥汗国可汗的称号,为乙屈利失乙毗可汗之子。乙毗咄陆可汗与唐朝为敌,又出兵攻杀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对突厥各部苛刻而残暴,失去民心。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十姓突厥首领屈利啜等遣使唐朝,请求废除乙毗咄陆可汗,另立乙毗射匮可汗,唐太宗应允,并遣使给予册命。开始与唐朝关系亲善,后因纵容宠臣屈利啜之弟干预焉耆国叛唐事件,与唐朝关系有所疏远。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遣使请求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命其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今新疆莎车县)、葱岭(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五国为聘礼,乙毗射匮可汗不肯,婚事因此未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派大将阿史那社尔领兵讨伐龟兹,乙毗射匮可汗派兵救援龟兹,攻杀西域都护郭孝恪父子,后又为唐军所败。派兵驱逐乙毗咄陆可汗派驻邪逻斯川的叶护阿史那贺鲁,迫使他投归唐朝。阿史那贺鲁势力壮大后,发兵侵占他的地盘,他被迫流亡在外,不知所终。 ☚ 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阿史那贺鲁 ☛ 乙毗射匮可汗唐代西突厥北庭可汗。阿史那氏。莫贺咄※屈利俟毗可汗子(《新唐书·突厥传》作※乙屈利失乙毗可汗子)。贞观十五年(641),乙毗咄陆可汗为部下屋利啜等所逼出走后,他被弩失毕五部立为可汗,唐朝遣通事舍人温无隐持节册封其为汗。即位后发兵攻乙毗咄陆可汗原所据白水胡城(又作白水城,前苏联中亚奇姆肯特东),并送回被乙毗咄陆可汗拘禁之唐使归长安,并请和亲,太宗允婚并以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地归其统属,以为聘礼。后因太宗死,和亲作罢。永徽二年(651),其部为阿史那贺鲁所并。本人不知所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