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曹四选官司名。❶北宋前期,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之总名。除流内铨归吏部外,其余三司归中书,故宋前期有关文武官员选任机构,不称吏曹四选或吏部四选,只能称“铨曹四选”。《宋会要·职官》11之73:“今铨曹四选者,莫不皆然。”《省轩考古类编》卷8《铨选》:“宋分典选之职为四:文选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铨;武选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 ❷元丰新制,铨注之法,悉归吏部。于是吏部有四选之法: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铨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宋会要·选举》23之2,24之1、9,25之1)。
简称与别名❶流内铨。流内铨归隶吏部,其全称当冠以“吏部”衔。《燕翼诒谋录》卷2:“考课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而总谓之‘流内铨’云。”《宋会要·职官》56之1:“元丰三年八月十四日,诏吏部流内铨,自今称尚书吏部。” ❷吏部铨。《宋史·宗讷传》:“以荫补太庙斋郎,迁第四室长,代谒吏部铨。”《省轩考古类编》卷8《铨选》:“宋设官分职,……吏部铨,唯注拟州县官幕职。” ❸吏部流内选。《宋会要·选举》24之13:“(元丰)三年八月十四日,诏吏部流内选,自今称尚书省吏部。”《长编》卷307元丰三年八月甲辰:“诏吏部流内铨,自今称尚书吏部。” ❹铨司。《长编》卷95乙丑:“吏部流内铨言……。诏铨司增注桂、广等州幕职官,常及五员,择壮年干事充。”
职源与沿革唐制有知礼仪院之名(《玉海》卷168《祥符礼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五日,于起居院置详定仪注所(同前书卷,并参《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十一日改为礼仪院(《长编》卷81庚午)。天圣元年(1023)四月八日罢(同前书卷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