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乔治·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乔治·桑

乔治·桑1804—1876

法国19世纪著名女小说家。其本名奥罗尔·杜班(Aurore Dupin),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父亲是拿破仑时代的军官。她从小在诺昂农村长大,4岁丧父,由祖母扶养。13岁进入巴黎一修道院,1820年又回到诺昂。18岁嫁给杜德望男爵。她喜爱文学、政治,尤其崇拜卢梭的学说。而其夫却是胸无大志,一味玩乐的乡绅,1831年初,她带着一子一女离家出走,来到巴黎。为了表示独立不羁和妇女解放精神,她着男装,吸烟斗,并走上了创作道路。起初她同桑多(Sandeau)合作,不久就以乔治桑的笔名独自发表作品。1832年她的第一部小说《安蒂亚娜》问世,小说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密切注意。1836年她发表了《英普拉》,标志着作家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深入。小说在描写一个爱情故事的同时,塑造了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农民形象帕司昂斯,揭露了外省旧贵族和教会相互勾结,横行乡里的情形,并赞扬了美国独立战争。在此期间,她与肖邦同居。1840年她创作的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木工小史》问世,随后又发表了《奥拉斯》(1841年)、《康素爱梦》(1842—1843年)、《安吉堡的磨工》(1845年)。从1846年中篇小说《魔沼》开始,作者转入以农村为背景的“田园小说”创作。《魔沼》描写贫穷的农村姑娘和农民瑞尔曼藐视钱财,真诚相爱的故事。1848年发表《弃儿弗朗沙》和《小法岱特》。1848年革命后,她回到诺昂。第二帝国时期,她同宫廷来往密切,但仍旧隐居乡里,过着轻松的田园生活。这时期发表的小说有《笛师》(1853年)、《金色树林的漂亮先生》(1858年)。晚年她主要撰写自传《我的生平》(1850—1876年),还把自己的小说改写成剧本上演。她的田园小说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出宁静的大自然,淳厚的习俗,友爱的感情,渲染了农村的田园气氛,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恩格斯把乔治·桑看作当时出现的反映下层人民的新文学流派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广泛的影响。

☚ 勃朗宁夫人   玛格丽特·米歇尔 ☛
乔治·桑

乔治·桑1804~1876

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生于破落贵族家庭。童年入过修道院,青年时代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崇拜卢梭。16岁结婚,因对婚姻不满,于1830年离家出走,到巴黎独立生活,并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有《印第安娜》、《华伦蒂纳》、《雅克》等长篇小说,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的命运问题,主题新颖,使她获得了名声。后来她在空想社会主义影响下,创作题材逐步扩大,在40年代写出了一些空想社会主义小说,重要的有《木工小史》、《安吉堡的磨工》、《安东纳先生的罪恶》等长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她对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压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提出了一些通过道德改善来消除社会矛盾的办法。
乔治·桑一向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命运十分关切。六月革命失败后,她离开了政治舞台,埋头于“田园小说”创作。在《魔沼》、《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等作品中,描写了农民的高尚品质,痛斥了农村资产者的自私自利,也美化了小农经济下的农村生活,表现出严重的保守倾向。从艺术上看,她的田园小说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的绮丽风光,渲染了农村的静谧气氛,充满了柔情蜜意和浪漫色彩。
乔治·桑是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笔法细腻,富于抒情气息,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乔治·桑像

☚ 梅里美   波德莱尔 ☛

乔治·桑1804—1876George Sand

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世纪30年代的创作都从人道主义出发,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妇女命运问题。40年代写了一系列空想社会主义小说,重要的有《木工小史》、《安吉堡的磨工》、《安东纳先生的罪恶》等。1848年革命后,因对革命前途感到失望,隐居故乡庄园,开始写田园小说。其作品充满着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揭露和对劳动者美好品质的歌颂。写法细腻,富有抒情气息;善于描绘诗情画意的图景。

乔治·桑

乔治·桑1804~1876

法国女作家·原名奥罗尔·杜德望。父为拿破仑军官。在诺昂农村长大,曾入修道院学习。与杜德望男爵结婚,几年后离异到巴黎自谋生活。1832年以现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安蒂亚娜》,以个人体验为基础,塑造了一个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获得成功。接着创作的《瓦朗丁》、《莱利亚》等小说,贯穿了早期作品中恋爱、婚姻和妇女解放的主题。1840年前后,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勒鲁等结识,并受其影响,以平民及工人、农民为主角,创作了一系列 “社会问题小说”。其中最重要的是长篇小说《安吉堡的磨工》(1845)。该作叙述玛塞尔男爵·夫人憎恶贵族生活,宁愿放弃特权和财富,与诚实的工人列莫尔结为伉俪,磨工路易也在历经艰难后与富农的女儿罗斯幸福结合,反映了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民主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受到马克思、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好评。同类长篇中较重要的还有《木工小史》、《康素埃洛》等。晚年回到乡村,转向“田园小说”的创作。主要作品《魔沼》(1846)描写青年农民放弃有钱的风流寡妇,向贫苦的牧羊女求婚,后者亦摆脱农场主的纠缠与他结合,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另有《弃儿弗朗索瓦》、《小法岱特》等。她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是法国最早以工人、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家之一。并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

☚ 梅里美   波德莱尔 ☛
乔治·桑

乔治·桑1804—1876George Sand

法国浪漫主义女小说家,原名露西·奥朱尔·杜邦,乔治·桑是她的笔名。生于军官之家。1822年她与杜德芳男爵结婚,生一男一女。后因婚姻不美满,她携儿女去巴黎从事创作。她与青年作家桑多合作时,用笔名乔治·桑。1833年至1835年,她与缪塞相爱,同游意大利。后来又同音乐家肖邦同居。晚年在诺昂宫堡度过。她的才华横溢,轻而易举写下大量的作品。第一部小说《安蒂亚娜》于1832年问世,描写女主人公安蒂亚娜的爱情曲折,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该书使乔治·桑一举成名。接着她又完成《莱莉亚》、《杰克》等小说,进一步提出妇女婚姻自主问题和爱情至上的思想。40年代她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拉曼奈等人的影响,小说创作由“妇女个人命运问题”转入“社会问题”,发表了《安吉堡的磨工》、《周游法国的旅伴》和《安多亚纳先生的犯罪》等。这些作品宣扬贵族的仁慈与善良。1842年后出版重要作品《康索埃洛》,描写女歌唱家康索埃洛的爱情坎坷,颂扬女主人公性格豪放,耿直单纯,不贪图荣华富贵的品质。1848年革命失败后,她脱离了巴黎政治生活,回到故乡过田园生活。此期间,她写了《魔沼》、《小法岱特》和《弃儿法朗莎》等。这些小说主要描写“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同时,赞美田园式的小农经济,大自然的宁静和谐,主张调和矛盾、安于现状。小说中一切都沉浸在田园牧歌气氛中,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后的作品表现出严重的保守倾向,小说和戏剧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然而,她不失为欧洲最早描写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杰出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描写细腻,文字清丽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受到欧洲先进作家的推崇。

☚ 圣伯夫   缪塞 ☛
000009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