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乔散可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乔散可望东乡语音译, 意为 “后儿子”。解放前,东乡族地区封建制度下农民中的一个极贫苦等级,类似于奴隶半奴隶性质。多来自于破产农民被迫出卖的子女,一般在十岁左右。名义是地主的“儿女”, 实际没有人身自由,成年累月在主人监督下从事家务或田野劳动, 任意被打骂、买卖。生儿育女仍为“乔散可望”,世代承袭。解放后不复存在。 乔散可望 乔散可望东乡语, 意为“后儿子”。东乡族地区对从破产户那里买来收养的孩子的称呼。大量出现在1931年左右, 当时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大量破产农民出卖儿女。收买养子在东乡族很普遍, 收养人有地主、富农、某些中农, 甚至贫农, 在收养人家中的地位完全不同, 后者是作为真正养子对待。在地主、富农家的,名义上是养子,实际上是他们的廉价劳动力, 终年给地主、富农作牛马, 男女乔散可望配成夫妻后, 所生子女仍为乔散可望, 带有浓厚的奴隶色彩。 ☚ 珠米 庄头 ☛ 乔散可望 乔散可望东乡语音译,意为“后儿子”。东乡族地区封建制度下农民中的一个等级,为半奴隶性质。来源多为破产农民所出卖的子女,一般为10岁左右的儿童。名义上是买主的“儿女”,实际上与买主有严格隶属关系,无人身自由,被任意打骂、转让、买卖,为买主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其身份地位世袭。新中国成立后,乔散可望得到解放。 ☚ 红照地 涅巴 ☛ 乔散可望东乡语音译,意为“后儿子”。旧时东乡族地区民间对有钱人廉价买来的穷苦人的称谓。多为农民阶层中极贫苦者,类似奴隶、半奴隶性质。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出现大量破产农民,被迫将自己10岁左右的子女,出卖给富有人家,名义上从主人姓,是主人的“儿女”,实际上是长工、佣人,成年累月地从事家务或田野劳动,没有人身自由,任主人打骂,买卖。到成婚年龄,主人将他们互相配为夫妻,所生儿女仍为主人的乔散可望,世代为奴。解放后已废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