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乔伊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乔伊斯

乔伊斯1882—1941Qiaoyisi,James Joyce

爱尔兰小说家。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望族,祖上几代人都热衷于政治,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父亲曾参予都柏林市的大选,坚决支持帕奈尔领导的民族自治运动,先后在一家公司、俱乐部和税务所工作。他对艺术的兴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都对童年时代的乔伊斯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乔伊斯16岁入都柏林大学学院,毕业后去巴黎专攻医学,次年因母病返回都柏林, 一年后再赴欧洲大陆,先后在特里亚斯特、罗马等地以教书为业,并开始文学创作。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乔伊斯用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基本方法,以都柏林为背景,将15篇故事按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会活动顺序排列,描绘中下层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力图反映现代社会精神和道德上的瘫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小说。作品表现具有诗人气质的艺术家从婴幼时期直到成年时心理和精神上发育成长的过程。
《尤利西斯》(1922)是乔伊斯的代表作,在写法和结构上模仿荷马史诗《奥德修记》,叙述广告推销员波洛姆、她的妻子莫莉、青年知识分子斯蒂芬三人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从早8时到次日凌晨2时许18个多小时在都柏林的活动和精神历程。通过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作品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反映了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这部作品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把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重复、平行、对比等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
《芬尼根们的守灵》(1939)写一夜之间的梦呓,传达历史在不断循环重复等思想。作品晦涩艰辛,至今仍是研究家不断探索的一部奇书。

☚ 弥尔顿   艾略特 ☛
乔伊斯

乔伊斯1882~1941

爱尔兰小说家。出生于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曾就读于天主教会中学,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攻读语言学和古希腊罗马文学。1902年赴巴黎学医。乔伊斯不满英国和爱尔兰的统治者,1904年与天主教会彻底决裂,从此流亡欧洲,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流亡期间一边教书,一边创作,物质生活十分困窘,多年患眼疾,于1941年逝世于苏黎士。乔伊斯从1904年开始,应邀为《爱尔兰农家》杂志撰写短篇小说,共写了15篇,集成他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出版。这些短篇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描绘了城市形形色色下层居民的日常生活。191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描绘了现代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着重揭示了主人公青少年时期的内心生活。小说首次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再现了主人公的意识活动。1922年,乔伊斯发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写的是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斯蒂芬、布罗姆及其妻子莫利三个人物在都柏林的经历。主要采用了“意识流”创作方法。此作代表了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前驱。1939年乔伊斯的最后一部作品《芬尼根的守灵人》出版。这是一部梦幻小说,描写老芬尼根垂死时的一场恶梦。乔伊斯在书中宣扬了以原罪为依据、以情欲和战争为其表现形式的历史循环论。

乔伊斯像

☚ 沃尔夫   劳伦斯 ☛

乔伊斯1882—1941James Joyce

爱尔兰作家。现代派文学的奠基者之一。生于都柏林一个穷职员家庭。22岁“自愿流亡”离开祖国,大半生在欧洲各地度过。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基本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画像》,始用“意识流”写法。代表作《尤利西斯》,更侧重描写人物下意识活动,被认为是现代派的经典作品。为心理描写开辟了新的途径。

乔伊斯

乔伊斯

乔伊斯 (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出身于都柏林一个穷职员家庭,幼时笃信宗教。1898年入都柏林大学学语言,1902年去巴黎学医。1920年定居巴黎,专事小说创作。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都柏林》 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自传体中篇小说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始用 “意识流” 写法。
代表作 《尤里西斯》,更侧重描写人物的下意识活动,作者广泛运用意识流写法,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被认为是现代派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把主人公比作 《奥德赛》 中俄底修斯 (罗马人称之为尤里西斯),反映了孤独的个人在茫茫世海漂泊的艰辛和迷惘,强调了个人的渺小,人生的悲苦无聊和普遍的社会危机感。乔伊斯晚年在双目近于失明的情况下,仍埋头创作,终于完成了他自认为杰作的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 (1939)。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比 《尤利西斯》 更加隐晦。

☚ 鲁迅   周作人 ☛
乔伊斯

乔伊斯1882~1941

爱尔兰小说家。生于都柏林一税务专员家庭。少时在耶稣会学校读书,后入都柏林大学攻读语言学。1904年,因不满都柏林庸俗无聊的社会生活,遂流亡于意大利、瑞士等国,并进行小说创作。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汇集小说15篇,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绘城市下层居民日常生活。1916年问世的自传体中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画像》开始采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宣扬人的“孤独”和“自我表现”。1922年在巴黎出版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则更广泛地运用了“意识流”创作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成一幅万花筒式的图画,嘲弄现代人的不可救药以及“永恒的人性”的丑恶。1939年出版最后一部小说《为芬尼根守灵》。该作采用18种语言描写老芬尼根濒临死亡前的一场噩梦,表现战争与情欲使人类循环延续的历史观。另有抒情诗《室内乐集》、剧本《流亡者》等。所作大多以描绘人物的下意识或无意识为特色,是西方意识流小说大师。

☚ 艾略特   劳伦斯 ☛
乔伊斯

乔伊斯1882—1941Joyce, James

爱尔兰小说家。生于公务员家庭。为准备当神父学过神学。1902年毕业于都柏林大学现代语言系,以后赴巴黎学医。乔伊斯大半生在欧洲大陆流亡。1904年结婚后在罗马、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同时写作。1920年定居巴黎专事写作。乔伊斯的代表作是他花了7年时间写成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把主人公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英雄尤利西斯相比,写了3个小人物在一昼夜中孤独绝望的经历。《尤利西斯》是现代派小说“意识流”创作的先驱。另外,小说大量运用典故,有些段落甚至不加标点,使人有隐晦之感。小说因某些词句“淫秽”,长期被英美严禁发行,直到1933年才公开与英美读者见面。乔伊斯其他著名作品有:自传体中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芬尼根守灵》、抒情诗集《室内乐集》和《一分钱一首的诗》、剧本《流亡者》。

☚ 莱辛   贝克特 ☛
000008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