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鲗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鱗 > 烏鰂骨 烏鰂骨 wūzéigǔ 亦稱“烏賊魚骨”、“海螵蛸”。烏鰂科動物無針烏鰂或金烏鰂之内殼。無針烏鰂内殼長橢圓,扁平,邊緣薄,中間厚,腹色白,背色磁白透暗紅,表面有一層硬脆皮膜,體輕,質鬆脆;金烏鰂内殼腹面有水波狀紋,末端有一骨針。主治胃痛吐酸,血證,血枯經閉,腹痛癥瘕。始載於先秦典籍。《素問·腹中論》:“以四烏鰂骨、一蘆茹,二物並合之。”《神農本草經·中經·烏賊魚骨》:“味鹹,微温,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無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烏賊魚》:“骨一名海螵蛸……烏鰂骨厥陰血分藥也,其味鹹而走血也。” 海螵蛸 乌鲗骨药名。出《黄帝内经素问》。为海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