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理yìlǐ【释义】 义理 义理写作中涉及到的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具体指道理、观点,主旨等。《礼·礼器》:“义理,礼之文也。”在写作中,应以义理为主,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义理是姚鼐提出的古文写作理论,包括考证和文章。《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考证、文章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戴震在《与方希原书》 中也主张把“义理、考核、文章”三者结合起来进行写作。写作讲究义理,即要求观点正确,旗帜鲜明; 观点统帅材料,材料为观点服务,二者互相统 一。要做到这 一点,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义理存乎识。”应该注意的是,古人所谓的义理,是指程朱理学 一类的封建正统观念,是“古圣先贤”说过的道理,写作时只需照搬引用即可。今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虽然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但是也不能把它当成教条,在写作中生搬硬套。正确的道理,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和具体材料结合着的正确结论。 ☚ 题旨 主题的多义性 ☛ 义理yì lǐ〖名词〗 义理❶ 合于道德规范的准则、道理。《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虽全,未必用也。”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魏晋时代特指玄学玄理。《世说新语·言语》:“粗与寒温,遂及~。”又《赏誉》:“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何如?’” 内容2 内容2意况 意义 另见:意义 含义 主旨 意趣 丰富 中肯 切中 ☚ 内容2 内容丰富 ☛ 义理 义理谊理 ☚ 各种程度的道理 正确的道理 ☛ 义理yì lǐ❶道理。《吕氏春秋·怀宠》:“暴虐奸诈之与~~,反也。”也作“谊理”。《汉书·毋将隆传》:“举错不由~~,争求之名由此始。” 义理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初见于《礼记·礼器》:“义理,礼之文也。”汉晋时指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称:“至歆治《左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宋以后称探究儒家经义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张载《经学理窟》:“义理之学,亦须深沈方有造。”清代将学问分为义理、辞章、考据三个方面。姚鼐《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辞章、考据之分。”章学诚《文史通义》云:“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微实存乎学。” 义理yi li❶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