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学概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学概述 义学概述在壮族地区设立最早的是田州,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知府岑镛提倡兴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西林知县唐如则建义学。同年,永康州知州许延邵建康山义学。次年,上思州知州戴梦熊建上思州义学。康熙二十四年,广西布政使崔维雅发布《立义学以广文教议》檄各府州县设义学,由此义学大兴,康熙年代广西共建义学58所,雍正年代共建25所,乾隆年代建28所。康雍乾时期,壮族聚居的府、州、县大都建义学。云南的开化,广南府和邱北县建义学30所。在广西象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还建瑶壮义学1所。乾隆三年(1738年)岑溪奉旨设瑶、壮义学三处,1739年兴安的六峒、融江、川江、富江诸处也始设义学。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义学的创建处于低潮,原有义学有的停办或改成书院,直到光绪年间义学才又有所发展,建有20多所。壮族地区的义学多是地方官亲自督办开设,其经费来源由地方官捐献,或由地方公产解决,招收地方弟子入学。有些地方的义学还设义学“条规”严加管束。清初广西有不少义学属府州县级书院性质,招生对象为生员和童生两类,为高一级学校,不属启蒙教育性质。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办的义学则带有普及性质,属社学、义塾之类,1881年武宣知县熊继轩在禄村创立的义学,1890年那马厅主李震倡建的石塘、周鹿、杨圩、高圩、片圩、林圩等六团区的义学均属此类。 ☚ 廉湖杜学 横州浮槎义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