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举鼎绝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举鼎绝膑❶比喻力不能支而招致恶果。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 “然以一政府抗世界之大逆流,恐不免举鼎绝膑之惨。” 举鼎绝膑指秦孝武王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事。《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张守节正义:“绝,断也。膑,胫骨也。”《赵世家》载此事作:“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后用以喻力不胜任。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三九《答山阴徐伯调书》:“乃欲上下驰骋,追扳古人于行墨之间,斯足下所云举鼎绝膑者乎?” 举鼎绝膑jǔ dǐng jué bìn鼎 ;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器,大而重;绝,断;膑,胫骨。《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后用“举鼎绝膑”比喻力小不胜重任。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然以一政府抗世界之大逆流,恐不免举鼎绝膑之惨。” 举鼎绝膑(反)拔山扛鼎 举鼎绝膑膑:膝盖骨。比赛举鼎,折断膝盖骨。比喻因力不胜任而遭受损伤。也作“绝膑”。战国时,秦武王力气很大,喜欢与人比试高低。任鄙、乌获和孟说三人官至高位,都是当时有名的力士。秦武王力气虽大,但与孟说等比,依然差距悬殊。有一次,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鼎,武王力不胜任,折断膝盖骨,几个月后便死掉了。(见《史记·秦本纪》) 举鼎绝膑 举鼎绝膑双手举鼎时,折断了膝盖骨。比喻力不胜任而失败。鼎(dǐng):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绝:折断。膑:膝盖骨。 ☚ 好骑者堕 老大无成 ☛ 力不胜任 力不胜任负山(蚊虻负山;蚊力负山;使蚊负山 蚊蚋负山) 褚小怀大 ☚ 不能胜任 劳动 ☛ 举鼎绝膑jǔ dǐng jué bìnlift up the cooking vessel but break one’s shin bone—be unequal to one’s task 举鼎绝膑ju ding jue binbreak one’s kneecap while lifting a tripod—be unequal to one’s task 举鼎绝膑jǔ dǐnɡ jué bìn鼎:指古代的青铜炊具;绝:断;膑:膝盖骨。举重鼎时,把膝盖骨弄断了。比喻力不胜任。do sth. beyond one’s ability, be unequal to one’s task, 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举鼎绝膑jǔ dǐng jué bìn【解义】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器。绝:断。膑:胫骨。举起鼎器,折断胫骨。比喻力小不胜重任。 举鼎绝膑jǔ dǐng jué bìn秦武王力大,善角斗。武王元年与孟说举鼎,断了胫骨。后以“举鼎绝膑”比喻力小不胜重任。《史记·秦本纪》:“武王元年,……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正义:“绝,断也;膑,胫骨也。”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g dǐng举鼎绝膑 举鼎绝膑jǔdǐng-juébìn《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张守节正义:“膑:胫骨也。”王:指秦武王。孟说:力士名。鼎:古青铜食器。绝:折断。膑:胫骨,小腿内侧长骨。后以“举鼎绝膑”比喻力小不胜重任。 举鼎绝膑jǔ dǐnɡ jué bìn举鼎时折断了膝盖骨。比喻力不胜任。也作“举鼎绝脰”。 举鼎绝膑jǔdǐng-juébìn〔连动〕 举起重鼎而折断了膝盖骨。比喻力量小不能承受重任。语出《史记·秦本纪》:“(秦)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林纾《桐城派古文说》:“若谭友复者,则千力万气,无所不学,而往往~。” 举鼎绝膑jǔ dǐng jué bìn鼎:古代炊器。绝:断。膑:胫骨,即膝盖骨。即举起鼎器,折断胫骨。比喻力不胜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