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 举jǔ❶祭祀。《大雅·云汉》一章: “靡神不举,靡爱斯牲。”郑《笺》: “靡、莫,皆无也。言王为旱之故,求于群神,无不祭也,无所爱于三牲。” ❷举起。《豳风·七月》一章:“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足。”毛《传》:“三之日,夏正月也。豳土晚寒,于耜,始修耒耜也。四之日,周四月也。民无不举足而耕矣。”《小雅·车攻》五章:“射夫既同,助我举柴。”毛《传》:“柴,积也。”郑《笺》: “既同,已射同,复将射之位也。虽不中必助中者,举积禽也。” 《鲁诗》: “柴”(zì)作“胔”(zì)。胔,禽兽尸体。《小雅·宾之初筵》一章:“钟鼓既设,举酬逸逸。”朱熹《集传》:“举所奠之酬爵也。”爵,jué,酒器。 ❸吹奏。《周颂·有瞽》一章: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郑《笺》:“既备者,悬也,𣌾也皆毕已也。乃奏,谓乐作也。箫,编小竹管, 如今卖者所吹也。管如籧,并而吹之。” ☚ 养养 觉 ☛ 举读音j·ü(ˇ),为ü韵目,属u—ü韵部。居许切,上,语韵。 ❶举起;往上托。 ❷举动。 ❸兴起。 ❹选举;推选。 ❺举人的简称。 ❻举例。 ❼全。如:举世闻名。 ❽攻下;占领。 上一条: 𥷚 下一条: 舉 举jǔ推举:咱俩搭班子你再看看,咱不能像李长顺似的,有啥事我保证先把你~到前头,党是领导一切的嘛……(冯延飞《美丽的田野》) 举〔ju〕 jid danb: ~手。jid danb doul. 举目 〔ju mu〕 jid jousmes. 举舉、擧{}三4471①动拿走(往往指拿走别人的东西)。北京官话。北京〖 〗。我的书包谁给~儿去啦?②动吸。闽语。广东揭阳〖 〗。干面~水勥死吸水性大得很。③形贵。吴语。上海松江。江苏常熟、昆山、无锡、苏州。浙江嵊县太平、嵊县、崇仁。   举ju❶推举,被推举。《论语·子路》:“赦(she)小过,~贤才。”(赦小过:不计较小的过错。)《孟子·告子下》:“管夷吾~于士。”(管夷吾:管仲。士:狱官之长。) ❷检举。王充《论衡·语增》:“吏见知弗~,与同罪。”(见知:同义词连用。弗:不。“与”后省略了“之”。) ❸行动。同义合成词:“举动”。成语:“一举一动”。《韩非子·五蠹》:“~行如此。”(举行:同义词连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约以连兵大~。” ❹攻占。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函谷:地名,函谷关。)《榖梁传·僖公二年》:“献公亡虢(guo),五年而后~虞。”(亡:灭亡,与“举”为同义对文。) ❺全,都。成语:“举世无双”。《左传·哀公六年》:“君~不信群臣乎?”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以予人,如弃草芥。”(予:给。芥:小草。) 举〈隐〉旧时东北地区土匪指送。 举舉*擧jǔ❶手臂往上托;向上伸 △ ~着旗|~重|~手。 ❷动作;行为 △ 一~两得|~动。 ❸发动;兴起 △ ~兵起义|~办。 ❹推荐;选拔 △ 推~|~荐|选~。 ❺提出;揭示 △ ~例|检~。 ❻全;整个 △ ~国欢庆|~世瞩目。 ❼姓。 【注意】上边不要写成“⺌”。 举jǔ
举舉、擧❶往上抬;往上托:~步︱~踵(zhong)︱~手︱~目︱~重︱~觞(shang)︱高~︱~棋不定︱~足轻重︱~目无亲︱~案齐眉︱纲~目张︱众擎(qing)易~︱轻而易~。 ❷动作;作为:~措︱~动︱~止︱暴~︱豪~︱壮~丨盛~︱大~︱一~︱创~︱善~︱义~︱~措失当(dang)︱一~一动︱轻~妄动︱一~成名︱一~两得︱多此一~。 ❸发起;兴起:~哀︱~办︱~行︱~火︱~事︱~义︱~兵︱并~︱百端待~。 ❹推选;推崇:~荐(jian︱保~︱荐~︱推~︱公~︱选~︱抬~︱选贤~能︱不识抬~。 ❺科举考试;举人的简称:科~︱应(ying)~︱中(zhong)~︱武~。 ❻提出:~凡丨~例︱~发︱列~︱检~︱~一反三丨~不胜~︱不胜枚~。 ❼全:包~︱~国欢腾︱~世闻名︱~世无双。 举jǔ❶ 向上托或伸:举重│举案齐眉│举手投足。 ❷ 发起,兴起:举事│举兵。 ❸ 举动:壮举│轻举妄动│多此一举。 ❹ 推选:选举│推举。 ❺ 提出:举例│举一反三。 ❻ 指举人:中举│武举。 ❼ 全:举世闻名│举国欢腾。 ❽ 姓。 举jǔ❶托起,向上托。 【词汇】高举︱举重︱举手︱举旗 【组词】举重若轻︱举手投足︱举棋不定︱举案齐眉 【例句】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 不一会,老爷爷钻出水面,手里举着一把金斧子。 【近义】托︱抬︱擎 ❷举动,兴起。 【词汇】举动︱举止︱举行︱举事 【组词】大举进攻︱举兵南下︱一举夺魁︱一举一动 【例句】晋察冀地区的人民又一次打败了敌人的大举进攻。 【近义】兴︱起 ❸推举,选举。 【词汇】推举︱选举︱举荐 【例句】下午厂里开职工大会,要民主举出厂长。 ❍ 我很高兴被同学们举为学生会主席。 【近义】推︱选︱荐 举jǔ❶举起。《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❷抬举;标榜。《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并举,就是互相标榜,你捧我,我捧你。马茂元《楚辞选》:“并举,互相抬举也。” ❸ 选拔;举荐。《墨子·尚贤上》:“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离骚》:“举贤而授能兮。”蒋天枢校释: “举贤,推举贤才。” ❹起飞。《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以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惜誓》:“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潘啸龙《楚辞今读》:“一举,振翅一飞。一举、再举,形容其飞极高而毫不费力。” 举 举徒手体操动作的基本术语之一。指臂和腿由低部位向高部位的举起。但活动范围不超过180°,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姿势。常用的举有基本方向与中间方向的举。 基本方向的举: 1.两臂前举:两臂伸直经前举起,与肩同高,两手同肩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2.两臂侧举:两臂伸直向两侧举起,与肩同高,掌心向下。 3.两臂上举:两臂伸直经前向上举起,两手同肩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4.两臂后举:两臂伸直向后举起至极限,两手同肩宽,彼此平行,掌心相对。 中间方向的举:指两个基本方向的中间部位的举。 1.两臂侧上举:两臂伸直经前至侧上方举起,位于上举与侧举之间45°,掌心相对。 2.两臂前上举:两臂伸直经前至前上方举起,位于上举与前举之间45°,两手同肩宽,掌心相对。 3.两臂前下举:两臂伸直经前至前下方举起,位于前举与两臂下垂之间45°,两手同肩宽,掌心相对。 4.两臂侧下举:两臂伸直经侧至侧下方举起,位于两臂侧举与两臂下垂之间45°,掌心向下。 另外还有斜方向的举。指两个中间方向的中间部位。例如:前上斜举:指前上举与侧上举之间45°部位。 ☚ 伸 绕 ☛ 举jǔ拿走(往往指拿走别人的东西)。如:我的书包谁给~去啦? 举ju举哀 举办 举报 举步 举措 举动 举凡 举国 举火 举家 举荐 举例 举目 举人 举世 举事 举行 举要 举业 举义举债 举止 举重 举子 包举 保举 并举 创举 大举 高举 公举 检举 科举 列举 善举 推举 武举 选举 义举 应举 中举壮举 举报人 举报箱 举报信 举荐人 新举措 选举人 举案齐眉举不胜举 举国欢腾 举国上下 举火为号 举目无亲 举目远眺 举棋不定 举世闻名 举世无双 举世瞩目 举手投足 举手之劳 举贤任能 举一反三 举债度日 举重若轻 举足轻重 纲举目张 轻举妄动 一举成名 一举两得 一举一动 举ju❶向上托起或伸出:欢迎的人群~着彩色的小旗和花束|把手再~高一点|客人们都~起了酒杯。 ❷提出:这个例子书上~过|他~许多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例很有说服力。 举(同)拔 擢 举jǔ❶胳膊向上抬:忽见灯光一闪,只见贾蔷~着个捻子照道,“谁在屋里?”(十二·260)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千斤鼎。(三九·886) ❷举动: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七八·1944) ❸推选:特共~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九·201) ❹提出: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其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十七一十八·348)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凹字)者大多…不可胜~。(七六·1875)
举jǔ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重量單位(附) > 舉 舉 jǔ 古代重量單位名。三兩爲舉。《小爾雅·廣衡》:“二十四銖曰兩,兩有半曰捷,倍捷曰舉。” 举举jǔ〖名词〗 计划,规划(1)。《义田记》: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那规模及宏大的计划,又恐怕超过了晏平仲。
举jǔ〖动词〗 一、擎,向上托,抬起(17)。《鲁共公择言》: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梁王魏婴在范台设宴招待各国诸侯,酒喝得正酣畅的时候,请鲁国国君擎起酒杯进酒。《李陵答苏武书》:举目言笑,谁与为欢? ——抬起头来想说说笑笑,能和谁共同欢乐呢?《李陵答苏武书》:举刃指虏,胡马奔走。——举起兵器奔向敌人,匈奴的人马都逃跑了。 二、飞起,起来(2)。《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宁可超然地高高飞起来保全自己的节操呢?《贾谊论》: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文章纡回曲折地抒发了郁闷的心情,急切地有远走高飞的意思。 三、推荐,选用,选拔(17)。《驹支不屈于晋》: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祁大夫推荐族外的人不抛弃仇人,推荐族内的人不舍弃亲人。《乐毅报燕王书》: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先王破格选拔人材,把我从宾客中提拔出来。《屈原列传》:举贤以自佐。——选用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 四、赴试,考中(11)。《讳辩》:劝贺举进士。——规劝李贺参加进士考试。《讳辩》: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李贺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够参加进士考试。《送董邵南序》: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董生参加进士考试,连续没有被主考官录取。 五、列举,提出(2)。《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眼前的事例,而显现出的意义极其深远。《原毁》:举其一,不计其十。——列举其一点,不考虑其余的十点。 六、行动,举动(2)。《宫之奇谏假道》:晋不更举矣。——晋国不用再行动了。《司马错论伐蜀》: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这样,我们只一次举动却名声和实际好处两样都有了。 七、谈论,称引(2)。《季梁谏追楚师》: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祝史诈称[功德]来祭祀,臣下不知其可否成功。《原道》: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不只在口头上谈论,而且还写在书上。 八、发动,动员(6)。《乐毅报燕王书》: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大王若想讨伐他,就必须发动天下的力量去对付他。《报任安书》: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人,一国共攻而围之。——就征召左右贤王,动员会射箭的人,全国一起攻打,包围他们。《心术》: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作主将的方法,明白事理,才可以动员士兵,了解形势,才可以率领士兵,懂得调遣,才可能指挥士兵。 九、作,兴办,举行(3)。《臧僖伯谏观鱼》: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凡是物品不能用来讲习祭祀和军事的,那材料不能用来做礼器和兵器的,那么君主就不用去兴办它。《报任安书》: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仆诚私心痛之。——现在作事一不当,那些保全自己和妻子儿女的臣子,随即就夸大他的过去而酿成大罪,我的确非常痛心。《象祠记》:举而不敢废也。——年年举行,不敢取消啊。 十、攻克,占领(5)。《虞师晋师灭夏阳》:灭夏阳而虞、虢举矣。——消灭了夏阳,那么虞国和虢国就可以被攻克了。《虞师晋师灭夏阳》: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晋献公灭了虢国,鲁僖公五年,随后就占领了虞国。《李斯谏逐客书》: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战胜了楚国、魏国的军队,占领了千里的土地。 十一、检举,揭发(1)。《亲政篇》:鸿胪举不如法。——鸿胪卿检举不符合的制度。
举jǔ〖形容词〗 全,整个(7)。《乐毅报燕王书》: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先王把全国家的大事委托给了将军。《伯夷列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全社会的人混浊不堪,清廉的读书人就会显现出来。《李陵答苏武书》:匈奴既败,举国兴师。——匈奴已经被打败了,于是在全国动员军队。
举jǔ〖副词〗 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都具有某一动作行为或性状。可译为“都”、“全”、“全部”等(7)。《曾子易箦》: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几个人都扶他起来,换掉席子,回到床席上还没睡好,就死去了。《贾谊治安策一》: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等待他们的子孙生下来,全部让他们为君王。《钴鉧潭西小丘记》: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从小丘中间眺望,山峰高峻,云彩飘浮,小溪流动,鸟兽遨游,它们都和乐地运用巧慧,献出长技,在这个小丘下表演。 举舉,擧jǔ❶ 往上托,抬起。《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千钧,而不足以~一羽。”李白《静夜思》:“~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❷ 选拔,举荐。诸葛亮《出师表》:“是以众议~宠为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斥时,力能~之,且必复用不穷。” ❸ 科举考试,赴试或考中都叫“举”。李朝威《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下第。”《明史·海瑞传》:“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 ❹ 提出。《论语·述而》:“~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❺ 发动,推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大计亦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❻ 攻克,攻占。李斯《谏逐客书》:“~地千里,至今治强。”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 ❼ 生育,抚养。《史记·孟尝君列传》:“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也。’其母窃~生之。” ❽ 检举,揭发。《史记·秦始皇本纪》:“吏见知不~者,与同罪。” ❾ 全,尽。《庄暴见孟子》:“~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鸿门宴》:“杀人如恐不能~,刑人如恐不能胜。” 举*△舉;擧juBED9 ❶手往上托:~杯/~手/~重/抓~/~案齐眉。 ❷举动;行为:~措/~止/创~/壮~/义~/一~一动。 ❸发起,兴起:~办/~行/~事/~兵/~义。 ❹推选:~荐/保~/推~/选~/公~。 ❺提出:老师~了几个例子给我们看/检~/列~/不胜枚~。 ❻全:~世瞩目/~国同庆/~座皆惊。 ❼古代科举考试,也指考中的人:中~/武~/赴~。 ❽〈文〉生育:中年~儿子,漫种老生涯(黄庭坚诗)。 列举 列举胪(胪列;胪举) 举(揭举) 骈陈列 罗列 开设 标位 举出罪恶:进恶 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举正 指点列举:指列 称说列举:称举 依类列举:类列 分项列举:款列 参互列举:错举 同时列举:并举 骈比罗列:骈罗 逐条列举:条举 疏举 一一列举:枚列 枚数 枚举 件举 缕举 全部列举:遍举 悉数(~难尽) 详细列举:备举 备列 粗略或琐细地列举:毛举 大略列举:概举 列举其大要:举凡 琐碎地列举细小的事情:毛举细故 毛举细事 毛举细务 琐碎地列举无用或没有价值的东西:毛举糠秕 琐碎地列举各种政务或琐事:毛举庶务 不值得或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不足悉数 (一个一个地举出来:列举) ☚ 举例 表示列举 ☛
创办 创办兴(兴办) 创设 成立 创办事业:举办 兴立 兴办和革除:兴革 兴革,取舍:开塞 停止战争,兴办文教:堰武修文 偃兵修文 偃武兴文 偃武行文 发起,兴办:举(~义;~办;创~) 开始兴办:草创 初创 造创 整顿兴办:釐举 重新创办:重创 众多事业都兴办起来:众功皆兴 庶绩咸熙 把已经消亡和废除的事物重新兴办起来:兴灭举废 (最初开办:创办) ☚ 开办 总务工作 ☛
生育1 生育1生(生儿;生子;生长;生遂;产生;滋生;胎~;亲~;接~;出~;新~) 举 孳(孳孕;孳乳) 字(字乳) 出(庶~) 添 育(产育;生儿~女) 养(养生;养育) 诞(诞育) 乳(怀而不~)鞠(鞠育) 产(~子;~妇) 生育人:生民 生育子女:举子 举息 养子 养幼 养儿 生子 就馆 生育抚养子女:生儿育女 不好的父亲生下贤明的子女:犁牛骍角犁生骍角 产育,出产:产毓 生育,蕃育:字育 生齿,生育:齿育 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生老病死 怀孕生育:毓(孕毓) 苞(苞育) 胎(胎育) 诞孕 孕育 孕乳 作茧 第一次生育:开怀 自己所生育或生育自己的:亲生 正妻所生:嫡生 妾婢所生:侧出 庶出 孽出 父亲死后才出生:暮生 还未生育儿女:膝下犹虚
另见:怀孕 生育2 生长2 喂养1 ☚ 生育1 出生 ☛
抚养 抚养育(育养;覆育) 拉(拉把) 扶(扶养) 举 盘(盘养) 愍 鞠(鞠养;鞠育) 畜养 字养 看养恤养 将养 摄养 拊养 奉畜 抚字 抚畜 养抚 抱养 保抱 抚养儿女:抚稚 生育、抚养子女:生儿育女 抚养孤儿:存孤 抚孤 把儿女托付给他人抚养:寄养 寄乳 收容抚养:收襜 生养覆育:妪煦 安定抚养:绥养 存恤抚养:恤养 加恩抚养:惠养 精心抚养:谨养 辛勤抚养:拉扯 拉巴 拉持 拉拔 抚养幼儿的辛苦:偎干就湿 偎湿就干 推燥居湿 推干居湿 推干就湿 推燥去湿 推干处湿 推燥卧湿 回干就湿 移甘就湿 煨干就湿 煨干避湿 就湿移干 受湿推干 (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抚养)
另见:照顾 养育 儿童 教养 教导 小孩 ☚ 抚养 抚育 ☛
举起 举起举(~手;上举;伸举;挺~) 擎(~起) 打(~伞;~旗) 抬(~举;~揲) 扬(~手;~鞭) 挢(~首) 抗 挺(~脚) 揵 拯襄 骧 翘(~首) 称 袪 掀 抬起,举起:悬(~腕) 举起手臂:举手(~通过) 举起手袖:扬袂 高高举起:揭 矫 高扬 高擎 高骞 高举(~红旗) 摽举 高举的样子:开揭 用力举起:抗力 有力地举起:奋起 (双手托物使之向上:举起)
另见:端着 伸出 挥动 ☚ 举起 举物 ☛
全部 全部全(全个;全般;全体;全副;全量;全套;全付;全班;全数;全盘;全然;大全) 整(整整;整个;整体;整部) 合(合盘;合计;~家;~村) 阖(~第) 浑(浑全;~身是劲) 总 通(通通;通同;通统;通体;通盘;通共;通计;通总;通数;通类;通前彻后;通前澈后) 满(~碗;~身;~面;满盘;~打~算;~门抄斩) 统(统统;统通) 毕(原形~露) 一(一起;一总;一切;一皆;一概;一体;一并;一是;一古脑儿;一股脑儿;一股拢总)俱(一应~全;面面~到) 佥(~同) 胥(万事~备) 均(~安;~好) 举(~国;~家) 概(~数) 扫(扫地;扫数) 尽(尽尽;尽底;尽行;尽皆;尽多;尽都;尽数;罄尽) 竭 纯(~粹) 镇遍(~地;~体) 顿(顿自;顿然) 应(一应) 净 绝 浑(~身) 所有 诸有 不遗(~余力)囫囵 齐齐 种种 诸余 连根 倾巢 连头搭脑 百分之百 全部、总共:兠肚连肠 表示全部:尽 皆(悉皆;咸皆;尽人~知) 悉(~数) 咸(老少~宜) 毕 具 侪 偕 备(关怀~至) 全(完全;全然;纯全;十全) 都(都卢) 率 类 了(~无长进;~不相涉) 断(~无此理)干净 纯然 纯粹 十成 一定 根本(~不理) 绝然 浑然 简直 通身 彻梢 统统 统通 表示整个,全部:连头带脑 连头夹脑 连头接脚 连头连脚 连头搭脑 完全、十足:彻头彻尾 彻首彻尾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不折不扣 某范围内的一切:凡(~是) 是(都~;总~) 连(~人带马) 事物的全部:体(总~;整体;一体;全体;统体) 全豹 一切物质的总体:宇宙 世界 形成的整体:个儿(论~买) 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铁板一块 全部一起:趸(~批;~数) 全部,无遗留:连汤带水
另见:数量 总括 齐全 ︱部分 ☚ 全部 包括 ☛
攻克 攻克举(一战而~) 克 攻靡 打下 攻下 攻破 攻克敌方:龛敌 攻克顽敌:射日 攻克据点:进拔 攻克城邑:降城 攻克险阻难关:攻关 摧毁攻克:摧破 不久就可攻下:指日可下 一举攻克,迅速获胜:一鼓而下 一进攻就攻下:攻必克 未攻下:不克(久攻~) 不拔 不下 (攻下敌方据点:攻克) ☚ 攻取 攻占 ☛
提出 提出发(发端) 举 建 提起 提掇 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见:立论 立语 立说 锋颖 说理立论:理论 立论有根据:持之有故 提出新奇的主张,显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标新树异 标新创异 标新竖异 标新取异 标新竞异 标新领异 标新竞爽 标奇领异 标奇尚异 立异矜奇 立奇造异 立异标新 矜奇立异 领异标新 喜欢标新立异:好奇立异 喜新立异 故意标新立异:不今不古 不古不今 任意地标新立异:苟异 提出主张来讨论:发意 简明扼要地提出问题:提纲挚领 提纲举领 提纲振领 提纲攀领 提出不同意见:别置一喙 提出疑问:献疑 质疑(~问难) 难疑 难问 咨询质疑:访疑 访质 考质 论难质疑:论质 公开提出来:摆到桌面上 重新提出:重提 重举 重提旧事:抖翻 把从前说过的问题又重新提出来:旧话重提 一次提出许多要求:倾盆大雨 毫无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和主张:不根持论
另见:提倡 倡导 意见 主张 ☚ 提起 进言 ☛
检举 检举举(举首;刺举) 招(~人过) 纠检 揭发,检举:发举 纠拾 向朝廷揭发检举失职官吏的罪状:参奏 向君主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劾奏 共同检举:杂举 自我检举:自举 检举自己的过失:自劾 监察检举:察举 上奏章检举:举奏 根据传闻向上级检举官吏:风闻言事 风闻论事 风闻奏事 了解实情却不揭发检举:知情不举 (向司法或有关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检举)
另见:举发 告发 揭发 违法 犯罪︱包庇 ☚ 检举 弹劾 ☛
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 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动员 发动某种政治斗争:发(发难) 首先发难:首事 在竞技中发动攻势:进攻 发动起义:唱义 发动战役、进攻等:举(~兵) 发起 武猛发起:猛起 策划发动:策动 张扬发动:播扬 首先发起正义的行动:首倡义举 首唱义举 亲自发动:自发 暗中发动:窃发 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兴师动众 兴事动众 兴兵动众 起兵动众 起师动众 兴戎动众 行军动众 行师动众 (使开始或行动起来:发动)
另见:鼓动 倡导 进行 ☚ 发动 鼓励 ☛
飞 飞飞(~云;~雪;纷~;蜂~) 蜚举 飞起:扬 开始飞:起飞 飞升 起翮 羽翰 顺势起飞:顺举 忽上忽下地来回飞:翻飞 翾翻 向上飞:颃 赐 飞升 烟土等飞起:爆腾(~连天) 向上飞离:骞 扬 举 飞起 飞上天空:腾冲 向上直飞:翀 急速向上飞:高骧 飞的样子:翊(翊翊) 翾(翾翾) 飞飞翩然 翻翁 缤翻 缤缤 (物体在空中飘荡或飘扬:飞)
另见:飞翔 ☚ 飞 飞腾 ☛
选用 选用简(简迪;简选;简阅) 迎 举 选用官吏:署置 选用人才:议才 选用有才能的人:登能 选用贤能的人:选贤 引贤 陟明 选拔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选贤进能 简贤任能 选用隐逸不仕人员:简退 选用于朝廷:登朝 (选择使用:选用) ☚ 用人 录取 ☛
伸和卷 伸和卷伸卷 向前伸出:探(~头;~身) 向上伸出:跷(~起脚) 翘(~首;~企) 举(~目;~头) 横着伸出:横生 横逸 ☚ 伸出 立着 ☛
借贷 借贷贷(贷假;贷貣;告贷;假贷;资贷;赊贷) 贳(贳貣;贳贷;赊贳) 举(举假) 摄 赊借 假倩乞假 张嘴 借贷和偿还:贷偿 借贷使用:贷用 借贷资金:贷赀 向人借贷:赍贷 赍貣 向商人借贷:贷商 向官府借贷:赊请 多方借贷凑集:东挪西借 东凑西挪 东扯西支 东支西扯 东挪西贷 东挪西撮 东贷西借 预先借贷:豫借 预借 指时借贷:浮借 典押借贷:质贷 出利息借贷:息借 借贷赊欠:赊贷 赊借 贷负 贷赊 贷贳 借欠 借贳 (向人借钱物:借贷) ☚ 租借 借钱 ☛
办理 办理办(承~) 理(料~;处~;治~) 处 举 管当 团弄 整治干事 营干 管干 处理,办理:处制 商量办理:商办 计议办理:计办 筹划办理:措(措办) 备办 筹办 操办置办 营办 供应措办:供办 谋划措办:筹措 筹厝 负责筹办:操办 营办 斟酌办理:斟办 申请办理:申办 接受办理:承办 营办 操持办理:操办 主管办理:掌理 主持办理:主办 事情归某人负责办理:着落 安顿,着落:终薄 确实着落:的着 责成办理:责办 调查办理:查理 审查办理:审办 督促办理:督办 征收督办:恢办 核实办理:核办 整治,办理:整办 (处理事务:办理)
另见:处理 事务 仿照 置办 ☚ 办理 按某种方式办 ☛
升起 升起升(~高;旭日东~) 举(飘举;霞举) 腾(腾腾;腾达;腾起;热~) 起(~去;跳~) 翔起 登兴 升起和落下:升降 起落 起伏 升于天界:升天 升于海上:腾海 突然升起:暴起 高高升起:高扬 轻举的样子:缥缥 (物体由低往高移动:升起) ☚ 上升1 气体上升 ☛
飞行2 飞行2飞(飞翔;飞骞;蜎飞;鸡~) 举 蜎蜚 飘浮 羽翰 虫飞:翃 张开羽翼:展翅 乍翅 张翅 张翼 施翼 舒翼 矫翼 奋力展翅:奋翅 奋翼 禽鸟飞虫摇动翅膀:扇动 鼓翅 鼓翼 鼓翰 振羽 振翅 挥羽 禽鸟张翅拍打的样子:扑棱 扑楞 动物飞舞:翩翩(~起舞) 翅膀挨着翅膀飞:比翼 腾跃飞行:跨腾 受惊而飞:惊矫 惊翔 飞向远方:远翔 来往无秩地飞:乱飞 狂飞 四处乱飞:横飞 鸟或蜂群受惊扰从巢里向四处乱飞:炸窝 一齐飞:齐飞 交飞 群飞 群翔 如群蜂齐飞:蜂骇 比翼鸟成双成对飞行:比翼双飞 群飞的样子:振振 小飞的样子:翾翾 飞行轻快的样子:翩翩 轻疾飞行的样子:飘翩 停止飞:戢羽 戢翼 戢翮 (鸟、虫等鼓翅在空中活动:飞行)
另见:航行 飞鸟 翅膀 飞动 飞舞 ☚ 飞行2 鸟飞 ☛
指摘 指摘举 派(指派) 掎(掎挈;掎契;掎摭) 弹驳 弹射 铺排 亸剥訾病 訿病 疵诋 指切 指抉 指訾 指摭 指谪 镌责 指摘缺点:指瑕 当面指摘缺点错误:正刺 批评,指摘:批点 弹包 弹剥 弹责 褒弹 褒谈 指责,指摘:疵瘕 议论指摘:谈訾 非议指摘:讥病 讥短 讽刺指摘:钻刺 讥议指摘:讥谪 讥摘 讥笑指摘:嗤摘 嗤点 揭发指谪:诀谪(~弊端) 抉摘(~弊端) 严刻地指摘:诋切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指摘)
另见:批评 责备 责怪 为难2 ︱表扬 赞扬 ☚ 指摘 指责 ☛
兴起 兴起举 起(起来;振起;崛起;雄起)兴(发兴;崛兴;蹶兴) 作(作兴) 浡 谡(~足以进) 振扬 发迹 发祥 兴起、奋起、升起等:起来 兴起与废止:隆施 事物的兴起:风起 事业的兴起:开花 帝王的兴起:龙摅 龙飞凤翔 王者兴起:龙兴凤举 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龙举云兴 称颂帝王的兴起或迁都:凤翔 龙翔 贤德的人兴起:凤起 发动,兴起:掀 振兴,兴起:震兴 更迭兴起:代兴 乘时崛起:鹊起 纷纷兴起:蜂出并作 到处兴起:猬毛而起 衰落后再度兴盛起来:复兴 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迭起(高潮~) 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停止:方兴未艾 方兴未已 方盛未艾 方隆未艾 方昌未艾 未艾方兴 继续兴起:继起 相继兴起:继兴 踵兴 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蜂起云涌 像蜂飞一样成群地起来:蜂起(义军~) 迅猛兴起:焱起 飙起 飙骇 狂发 迅猛地发生、兴起:飙发 迅猛而起:熛起 蓬勃地兴起:勃兴 蔚起 突然兴起:拔起 暴起 兴起甚多:繁兴 兴起并称霸:起伯 兴起的样子:勃然 (开始出现并兴盛起来:兴起)
另见:出现 兴盛 流行 ☚ 涌现 重复 ☛
点燃 点燃炳 放(~炮) 炷 毁 举 升(升火) 发(发火;发引) 种 笼火 使柴、煤等燃烧:生(生火;~炉子) 烧(烧火;~纸;~香;~荒;火烧) 炊(炊火;无米之~) 起火 动火 升火 拢火 炙爨 钻火 引着火:点(点火;点着) 燃火 举火 下火 作火(~御寒) 引火点着:燃(引~) 点火,引火:开火 点燃,引火使燃烧:燃点 点燃灶火:熯造 燃点炭火:煨火 点燃柴草:发薪 蒸薪 点着香火:点香 燃香 烧香 焚香(~操琴) 燃亮灯火:点灯 上灯 燃灯 然灯 掌灯 挑灯 煎灯 明灯(~火仗)上火 点燃烛火:点烛 炳烛 点燃火炬:然炬 举燧 点燃火炬﹑灯烛之属:然脂 点火照明:然明 点燃报警烽火:举烽 举燧 点燃爆竹等使爆发:燃放(~鞭炮;~烟花) 点放 (使燃烧:点燃)
另见:燃烧 做饭 烧烤 熄灭 ☚ 点燃 烧 ☛
举动 举动举(举止;举足;举趾;举措) 行动 起止 起居 进趋 每一个行为举动:行止(~必问) 行住 行坐 俯仰(随人~) 抬手抬脚 行往坐卧 一坐一起 举动和神色:形迹 作为,举动:行举 举止,举动:诎伸 稍有举动:摇足 举动诙谐有趣:幽默 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规行矩步 规行矩止 绳行矩步 绳规矩步 循行矩步 矩步规行 (动作,行动:举动)
另见:动作 行动 举止 举措 ☚ 举动 各种举动 ☛
抬起 抬起仰(~首) 举(~头;伸~) 翘(~足;~尾巴) 昂 挢(~舌) 抬高:耸(~肩) 身体的一部稍稍抬起:欠(~身;~腿;~体) 高高地抬起:高扬(~着头) 昂仰 低下:垂(~头;~首) 埋(~首) 伏(~身) ☚ 抬起、低下 躺卧 ☛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举(贡举;试举) 闱(文闱;琐闱) 较文 场事 大比 奏名鹿鸣 锁院 科考 科试 科第 鱼龙阵 对科考的美称:荣科 科举时代为选拔武官而设的考试科目:武举 右科 科举武科考试:武考 武试 秀才选拔考试:县试 府一级的考试:府试 府考 科举时代唐宋州府举行的考试:解试 在省城举行的考试:里试 乡试 乡科 乡选 乡贡 乡闱 大比 大考 春季举行的乡试:春试 春闱 春榜 春府 春选 秋季举行的乡试:秋试 秋闱 秋榜 秋战 清代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院试(院试考) 乡试会试的第一场考试:头场 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京试 京闱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 会闱 乡试、会试:桂林杏苑 皇帝在殿廷主持的考试:殿试 御试 廷试 廷对 辰选 选考 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诏选 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关试 对贵族子弟的考试:试胄 考试文章:试文 考对仗:试对 考生或考官入场:入围 科考结束:撤棘 科举时代考场中的苦状:寸晷风檐 风檐寸晷 风檐刻烛 ☚ 考试 应考 ☛
扬起 扬起扬(昂~) 举 向上翘起:掀(~鼻) 撬(撬起) 挢 挑 翘(翘起;翘举;上翘) 趬 上举 尾部翘起:矫尾 翘起的样子:挢然 向上扬起:仰(仰扬;~起) 昂 席卷扬起:卷扬 高高扬起:摽 高扬 乘风高扬:翥(轩翥) 飞举 飞扬 高扬飞举:轩举 高举,高高翘起:霞矫 扬起的样子:轩昂 翘翘 高扬的样子:轩轩 掀然 掀掀
另见:︱下垂 ☚ 扬起、下垂 下垂 ☛
推荐 推荐推(推举;推毂) 荐(荐举;荐借;申荐;保荐;宾荐) 见 达进(进举;进荐) 举(申举) 贡羞 立 兴(进~之功) 论托 论托 援引 推荐赞美词:荐口 推荐职务:推事 进荐仕宦:进达 进荐给帝王:登御 援引私党:引党 得人援引:托乘 选拔引荐:铨引 援引,引荐:接援 负责推荐:保荐 荐举不当:非举 承受荐举:膺荐 受到荐举:应荐 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德而受到荐举:言扬行举 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举 (介绍好的人或事物希望被任用或接受:推荐)
另见:介绍 推崇 推重 ☚ 推荐 推荐人 ☛
占地 占地占据地盘:据地 各自占据一方:蜂房蚁穴 划定界限并占地:圈占 满族统治阶级圈占指定的民地:圈地 权势者强占土地的一种方式:跑马占圈 跑马占荒 用武力取得对方的土地或领土:举(一战而~) 陷 占领 占领土地:略地 进攻并占领:进占 进占 用侵略手段占有别国的领土:侵占 ☚ 占有 窃据 ☛ 举舉;擧jǔ居许切,上语。 ❶举起,抬起。《孟子·梁惠王》:“力足以~百钧,而不足以~一羽。” ❷起来;飞起。苏轼《渔父》:“渔父笑,轻鸿~。” ❸推举,举荐。《尉缭子·战威》:“~贤,任能。” ❹实行;发动。诸葛亮《答法政书》:“德政不~,戒刑不肃。” ❺检举,揭发。柳宗元《时令记》:“恤孤寡,~阿党。” ❻称引,列举,《礼记·典礼》:“主人不问,客不先~。” ❼攻克,占领。《韩非子·初见秦》:“~赵,亡韩。” ❽举止,行为。见“大举”。 ❾全,满。《楚辞·渔父》:“~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中国古代法律用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西周,指没收犯人的财产。《周礼·地官·司门》:“凡财物犯禁者,举之”。在秦代,指检举揭发。《秦简·语书》:“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后代此义不废。在清代,还指对官吏考课成绩最优者,加以选拔提升。《清会典·吏部》:“凡京察一等,大计 (调查地方官吏成绩)单异 (才能优异),皆曰举”。 举❶举荐。汉代选官主要途径。后世因之。有察举、荐举、奏举等名目。 ❷科举时代以科举取士称为“举”,亦指赴试或考中。唐韩愈《讳辩》:“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 ❸科举考试用语。宋代科举制度,举人参加乡试或省试一次,作为一举。一举约三年。凡举人应试,均需登记举数。乡试达一定举数,可免一解或永免文解,直赴省试;省试达一定举数,可享受特奏名待遇。金制,举人参加乡试、府试、会试、御试,各为一举,四试终场为四举。若御试下第,再赴御试则为五举。四举终场者与五举人,止试赋诗。元代三年开试一次科场,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御试一次为一举,试场内违制者,殿二举(即停二举)。参见“殿举”。 举 举Ju指四肢移动范围不超过180°,并停止在某一部位的动作。如两手前举、上举、侧举等。 ☚ 绕与绕环 振 ☛ 举舉、擧jǔ❶往上托,往上伸。如:举手,举重。 ❷行动。如:一举一动,壮举,举措。 ❸举起。如:举兵,举义,举办。 ❹推选。如:选举,推举。 ❺举人的简称。如:中举,武举。 ❻提出。如:举例。 ❼全。如:举国欢腾,举世闻名。 举 举ju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范围的周遍性,或表示动作涉及受事者的全部,相当于“都”“全都”等。如:❶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举”句:齐王假如任用我,岂只是齐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全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 ❷君举不信群臣乎? (《左传·哀公六年》“举”句:君王全都不信任大臣们吗?) ☚ 居 具 ☛ 举 举古代重量单位。三两为一举。孔鲋《孔丛子·广器》:“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 ☚ 爰 捷 ☛ 举(舉);[擧]jǔⅠ ❶ (往上托;往上伸) lift;raise;hold up: 高 ~ 红旗 hold high the red banner;~ 杯 raise one's glass (to propose a toast);~ 起你的右手。Hold up your right hand. 学生们拥抱了他,把他 ~ 到空中。 The students embraced him and lifted him into the air. ❷ (兴起;起) start: ~ 义 rise in revolt ❸ [书] (生孩子) give birth to: ~ 一女 give birth to a girl ❹ (推选;选举) elect;choose: 公 ~ 他当代表 choose him as representative ❺ (提出) cite;enumerate: 我可以 ~ 出好几件事来说明。 I can cite quite a few instances to illustrate. Ⅱ ❶ (行动;动作) act;deed;move: 多此一 ~ make an unnecessary move; 善 ~ good deed; 一 ~ 一动 every act and every move;every action; 壮 ~ a heroic undertaking ❷ (姓氏) a surname: ~ 伯 Ju BoⅢ [书] (全) all;whole;entire: ~ 家 the entire family;~ 座 all those present ◆举哀 go into mourning; 举案齐眉 A wife lifts the tray to a level with her eyebrows to show great respect for her husband.;A husband and wife [A married couple] love and respect each other for life.;husband and wife treating each other with courtesy; 举办 conduct;hold;run; 举报 report;tip;tip-off;report on; 举报电话 reporting call [telephone];举报人 informer; 举报信 the letter reporting on illegal activities; 举报中心 report center;accusation center;corruption reporting center; 举杯祝觞 raise one's glass to;drink a toast;raise the cup and give a toast;toast; 举兵 [书] raise an army to fight; 举不胜举 too numerous to mention;(Such instances) are too numerous to list [mention];举步 [书] step forward;stride forward; 举出 enumerate;itemize;cite (as example); 举措 measures;behave;move;act;measures; 举措失当 make false moves;act in an inappropriate manner;make an improper [wrong] move;make an ill-advised move;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The success of every great enterprise depends upon humanity.; 举鼎绝膑 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do a thing beyond one's ability; 举动 movement;move;act;activity; 举凡 [书] ranging from ... to ...;all ... such as; 举反证 disprove; 举国 the whole nation;entire nation;the whole country;throughout the country; 举国悲痛 The whole nation was griefstricken.;The whole nation was heartbroken with grief.; 举国轰动 The whole nation was astir [got excited].;举国欢腾 The whole country is rejoicing.;A jubilant atmosphere prevailed in the whole country.;The whole nation is jubilant.; 举国上下 the whole nation;everyone in the country;the whole nation from the leadership to the masses;the whole nation from top to bottom; 举国无双 have no parallel in the whole country; 举火 [书] light a fire;light a kitchen fire;light a stove; 举火为号 make a fire for a signal;light a beacon;light a torch as a signal;show a blaze as a signal; 举荐 recommend (a person); 举借外债 borrow large sums of money from foreign powers; 举镜自照 take [seize] a mirror to look at oneself;hold up a mirror to look at one's own reflection;take the mirror in one's hand and regard oneself; 举例 give an example;cite an instance; 举帽示敬 raise [take off] one's cap in token of respect; 举目 [书] raise the eyes;look; 举目皆是 be found everywhere;can be seen everywhere; 举目四望 look round; 举目无亲 find no kin to turn to;be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举棋不定 hesitate about [over] what move to make;be unable to make up one's mind;change one's mind often; 举起 raise;hoist;lift; 举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举觞共饮 take a glass of wine with sb.; 举觞祝寿 toast sb. and wish him a long life; 举世 all over the world;the world over;throughout the world;universally; 举世公认 be accepted by the whole world;b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举世共知 be widely known;All the world knows....; 举世未闻 never known before in the whole world; 举世闻名 be known to all the world;of world renown;be world-famous; 举世无敌 be matchless in the world; 举世无双 have no equal in this world;unmatched [matchless] in the world;be without a rival;unrivalled; 举世震惊 strike the world with amazement; 举世瞩目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be a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举事 [书] stage an uprising;rise in insurrection; 举手 raise [put up] one's hand or hands; 举手表决 vote by a show of hands;take a vote by a show of hands;vote by raising hands; 举手打人 raise one's hand to a person; 举手发誓 hold up one's hand and pledge [take an oath];举手可得 be within one's grasp; 举手投降 raise one's arms in surrender; 举手宣誓 hold up one's hand and take a solemn oath (before...); 举手赞成 approve something with a show of hand(s);Their hands went up in favour.; 举手之劳 lift a finger; 举贤让能 recommend the worthy and give way to the able; 举行 hold;stage; 举一反三 infer other things from one fact;draw inferences;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From one sample you may judge of the whole.;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single out one thing and bring out its bearings;This single item will suffice to typify all the rest.; 举债 borrow;contract a loan to;float a loan; 举掌击人 lift one's palm to strike (at) sb.; 举证 put to the proof; 举止 habit;bearing;manner;front;mien; 举止大方 comport oneself decently;bear oneself well;be gentle of mien;conduct oneself nobly;have a dignified air;have an easy manner;have poise; 举止得体 behave in a becoming manner;behave oneself well; 举止端详 behave with serene dignity; 举止阔绰 generosity of behaviour; 举止娴雅 agreeable in manner;deport oneself gracefully; 举止言谈 one's behavior and conversation; 举止庄重 deport oneself in a dignified manner;carry oneself with dignity;respectful of deportment; 举重 weight lifting; 举足轻重 play a decisive role;carry a big weight in;carry weight;hold the balance;One's move greatly affects the general condition.;prove decisive;tip the scales 举jǔ❶ 举案齐眉|举不胜举|举步维艰|举措必当|举措不定|举措失当|举大略细|举鼎拔山|举国若狂|举国上下|举酒作乐|举例发凡|举袂成幕|举袂成阴|举袂成荫|举目皆是|举目千里|举目无亲|举偏补弊|举棋不定|举善荐贤|举善任能|举世闻名|举世无双|举世瞩目|举手加额|举手可得|举手投足|举手之劳|举枉措直|举无遗算|举贤任能|举眼无亲|举要删芜|举一反三|举隅反三|举直措枉|举止言谈|举重若轻|举足轻重
❷ 包举宇内|纲举目张|高举深藏|轻举妄动|一举成名|一举两得|一举三反|直举胸臆
❸ 触山举鼎|错枉举直|笃近举远|荐贤举能|时绌举赢|势绌举赢|投足举手|言谈举止
❹ 百端待举|飙发电举|不可枚举|不胜枚举|不识抬举|多此一举|共襄盛举|管窥筐举|惊人之举|轻而易举|唯才是举|在此一举 举舉;擧jǔ(9画)
  【提示】下面是 , 不要错写成丰。 *举(舉)〔擧〕jǔ9画 丶部 (1) 向上托;向上伸: ~手|~旗|~重。 (2) 举动;行动: 壮~|一~一动。 (3) 发起;兴起: ~行|~兵|~办。 (4) 推选;推荐: ~荐|推~|公~他担任村委会主任。 (5) 揭示;提出: ~报|列~|~例说明。 (6) 全: ~世闻名|~座皆惊。 (7) 举人的简称: 武~|范进中~。 举舉擧jū小篆及隶楷作舉(是手字变形。或作手),《说文》“对举”义。从手、與声。古代与(與)和举形、音、义都通。與字从舁(yú,共举义,从四手),从与(从“一”、“勺”,给予义)。战国时举字或不从手,从犬。與字本来四只“手”,两人交付义,也可有抬(举)义,不需要再加手旁。与和举的声母演变如匀均、颐姬例。举是向上托义。如:举手|高举红旗。“举”的写法从近代行书草书来,后来楷化,现作规范字。见《总表》。引申指动作行为。如:一举一动。组词如:举动|举止。又指发起,兴起。如:举义|举事|举办。又提出义。如:举例|举出一事实。又引申为推选,推荐。如:大家举他作代表。组词如:推举。又引申为全。如:举国|举世闻名。 举舉★繁◎常;擧★异◎异★常
jǔ擧,形声,从手,與声,本义为双手向上托物,引申为向上伸、行动、兴起、推荐、提出、揭发、全等。又作“舉”,意符有讹变。《异体字表》以“擧”为“舉”的异体字。清代俗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把“舉”简作“举”,据草书楷化。 【辨析】 ❶以“举”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jǔ:榉。 ❷“举(舉)”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榉(櫸)。 ❸举/揭 见193页“揭”。举〈动〉(1)举办;办理。 《醒》三二: 别的乡宦见武乡宦~了这事,也都算计做这事。又九十: 晁梁~了十三日丧,暂时停闭。 (2) 借;揭借。 《聊·姑》二: 大家寻思,年年春里~粮食,不如咱买犋牛,再治几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