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方式types of injury害虫造成作物减产或产品品质降低的形式。可分为取食性为害、非取食性为害和传播病害三大类。 直接取食为害 按口器形式可分为咀食和吸食两类。咀食为害的有具咀嚼式口器的鳞翅目、膜翅目(叶蜂)幼虫,直翅目、鞘翅目幼虫及成虫等。吸食为害的有具刺吸式口器的半翅目、同翅目和具锉吸式口器的缨翅目若虫和成虫、双翅目中某些蝇类和瘿蚊幼虫等。植株受害部位包括地下和地上的根、茎、叶、芽、花、果、种子等,形成不同的被害状,并可根据被害状特点而鉴别害虫种类。因取食习性和取食部位不同,表现多种为害方式,主要有以下6种。 咀食 啃食叶部使成缺刻或吃光,如飞蝗、粘虫;食叶成孔洞状,如甘蓝夜蛾幼虫; 严重时残留叶柄和叶脉,如草地螟、菜粉蝶幼虫; 由叶片边缘向中心啃食,如叶蜂幼虫; 食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透明罗底状凹纹,如马铃薯瓢虫; 黄守瓜常以虫体为半径旋转咬食一圈,然后在圈内取食,叶片残留环形食痕或圆形孔洞。咀食茎部的如金针虫、地老虎等,可咬断茎的基部; 咀食根部的如蛴螬、金针虫、蝼蛄、稻象甲等,根瘤象甲可咬食豆类作物根上的根瘤。咬食幼芽、花蕾和果实外皮的如苹花象甲、白星花金龟甲、梨虎等。为害贮藏期间种子外皮的如印度谷螟、粉斑螟等。 潜叶 在叶的上下表皮间为害叶肉,形成弯曲隧道,如甜菜潜叶蝇、马铃薯块茎蛾、橘潜叶甲等的幼虫。潜叶为害的幼虫统称为潜叶虫(leaf miner) 卷叶和缀叶营巢 卷叶蛾类幼虫常将叶卷曲,在内食害 稻纵卷叶螟将单片稻叶纵卷成苞食害。梨星毛虫幼虫将两边叶缘缀连。直纹稻弄蝶幼虫吐丝缀合数片稻叶成苞为害。天幕毛虫、苹果巢蛾幼虫吐丝结网缀叶营巢成群在内取食。卷叶象甲将叶纵卷成叶筒在内产卵,幼虫孵化后食害叶肉。 钻蛀 于植株幼苗期在叶鞘茎心内为害,引起枯心,如三化螟、麦秆蝇、粟秆蝇、粟茎跳甲幼虫。玉米枯心夜蛾幼虫则从幼苗茎基部蛀入为害。玉米螟幼虫先蛀食玉米心叶,叶开后形成排孔,以后在成株茎内钻蛀为害。香蕉象甲幼虫蛀食香蕉植株接近地面至根头一段,蛀道纵横交错。木蠹蛾、天牛幼虫在树干主枝木质部中蛀食。豆秆黑潜蝇幼虫潜蛀主茎或分枝的髓部和木质部成隧道。小蠹甲和吉丁虫幼虫在树皮与木质部之间蛀食。有些害虫可分别钻入根部、块根、块茎或鳞茎内部为害,咬成空腔或通道,如萝葡蝇、甜菜象甲、葱蝇的幼虫及金针虫。梨大食心虫幼虫蛀食花芽,幼果,果柄茎部有大量缠丝,被害果不易脱落多种果树食心虫、柑橘大实蝇、棉铃虫的幼虫均钻食果实的内部。豆荚螟、大豆食心虫幼虫钻入豆荚内蛀食豆粒 向日葵螟蛀食花盘和子粒。豆象、玉米象、谷象、麦蛾等多种仓虫的幼虫钻入贮藏期间的种子内部食害 刺吸 具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将口器刺入植株表皮,吸收输导组织汁液,被害部常呈白色、黄褐色或红色斑点,进而使茎叶卷缩,果实畸形,甚至全株枯死。如蚜虫、叶蝉、飞虱、介壳虫、粉虱、蝽象等。具锉吸式口器的蓟马也有类似为害方式。不是刺吸式口器的吸果夜蛾类成虫也能刺果吸汁为害,造成大量落果。小麦吸浆虫的幼虫以口器刺伤麦粒果皮吸食流出浆液。 成瘿 植株的根、茎、叶、花、果各部由于某些害虫的侵害或产卵刺激而畸形增生,常称虫瘿 能引起虫瘿的昆虫,口器或为吸收式或为咀嚼式,包括瘿蜂科、小蜂科、瘿蚊科、瘿蚜科、木虱科等。虫瘿是害虫栖居和取食的场所。苹果绵蚜能在受害处形成瘤状虫瘿,葡萄根瘤蚜为害葡萄形成叶瘿和根瘿,稻瘿蚊幼虫侵入水稻生长点,刺激组织畸形生长,受害苗叶鞘加厚呈葱管状伸出,形成“标葱”。 非取食性为害 有产卵伤害和钻土伤害两种。 产卵伤害 同翅目中的蝉、叶蝉、飞虱,缨翅目中的有些蓟马,直翅目中的螽斯等均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如大青叶蝉成虫将卵成排产于果树枝干皮层内越冬,使枝条鳞伤,大量失水导致枯死。 土壤中穿行为害 如蝼蛄在土壤中穿行时形成隧道. 使幼苗根部和土壤分离失水枯死。 传播植物病害 一是直接传播病害,一是导致病原菌侵入。 直接传播植物病害 多种植物的病毒病由昆虫传播。刺吸式口器的蚜虫、叶蝉、飞虱和锉吸收式口器的蓟马往往是植物病毒的带毒者。粉虱、介壳虫、盲蝽象及少数咀嚼式口器昆虫如蝗虫、蠼螋等也可能传播病毒病。有些昆虫在感染病毒的植株上经短期取食后立即可以传病,没有潜伏期,但传毒能力不持久,如桃蚜之于甜菜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有些昆虫的传病能力保持时间长,带毒后可终身传毒,如黍缢管蚜和玉米蚜传播玉米枯斑病。有些昆虫甚至可经过卵将病毒传给后代,如黑尾叶蝉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在南方柑橘产区,柑橘木虱的为害与柑橘黄龙病的流行关系密切。 导致植物病原菌的侵入 如萝卜蝇幼虫和黄条跳甲为害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蔓延扩展,稻摇蚊为害水稻幼芽和胚根导致绵腐病发生,苹果绵蚜瘤状虫瘿的破裂易导致苹果腐烂病的发生。粉虱、介壳虫、蚜虫等为害时排泄蜜露粘附叶片上,有利于煤污病的发生而影响正常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