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蜂蜡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分别称: 蜜丸、水丸、药汁丸、蜡丸等。服用方便,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难溶于水,容易挥发,毒性较剧烈的,多适合做丸。丸剂常用于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癥积。但也有用于急证的丸剂。用水化开服用或水送服。如安宫牛黄丸等。 丸剂根据配方,把各药碾研成细末,用水、蜜、米面糊、酒、醋或药汁等为赋形剂,制成一定重量的药丸。丸剂有吸收缓慢、药效持久、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便等特点,是一种临床上的常用剂型。常用于体质虚弱的慢性病,但也有应用于急救的。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金丹等。有些不适于久煎的芳香贵重药,如安息香、麝香、牛黄等,也常用于丸剂内。有些药性猛峻的药,宜于缓慢吸收,也多制成丸剂,如抵当丸之类。毒性大,不宜入煎的,也宜制成丸剂,如备急丸之类。临床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丸剂pilula系由药物与赋形剂制成的圆球状内服固体制剂。分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滴丸等多种,如各种维生素丸等。中药丸剂又可分为水丸、蜜丸、蜡丸、糊丸等。丸剂是内服最常用的剂型之一,服用时应以内含药物性质而定:有的对口腔粘膜有刺激性或为肠溶片,则不易咬碎;有些服用时需嚼碎吞服;大型中药丸剂可于服前分成小粒或嚼碎服;小儿服丸剂应注意,原则应研碎冲服。 丸剂wánjì药物研成细末, 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蜂蜡等拌和, 制成圆球形大小不等的药丸。分别称蜜丸、水丸、药汁丸、蜡丸等。服用方便, 吸收较缓慢, 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 难溶于水, 容易挥发, 毒性较剧烈的, 多适合做丸。丸剂常用于慢性病, 尤其是攻磨癥积, 但也有用于急证的丸剂。如安宫牛黄丸等, 用水化开服用或水送服。 丸剂 丸剂平息药方之三丸剂,是将各种药物研为细末,用有关液体调和泛丸。服用汤剂和散剂不能根除的疾病,可用丸剂根除之。丸剂分清热丸剂和驱寒丸剂二类。 清热丸剂 汤剂和散剂的药力能迅速进入血管,药效发挥迅速,而丸剂中除了治疗中毒症的仁钦章皎等用水银配制的丸剂外,其他丸剂药效比较缓慢。但剂型不同疗效则有差别,因此,在没有丸剂的情况下,可针对病症将散剂做成丸剂,例如,清热方二十五味冰片散,做成散剂服用,药在胃部停留时间短,对胃火没有伤害,药效发挥快,但胃功能良好者,要清除疾病深部的热邪,长期维持药力则要做成丸剂服用。 驱寒丸剂 有五鹏丸和零散丸剂。 五鹏丸剂 加味五鹏丸剂有9种。五鹏丸由被喻为大鹏心脏的细叶草乌6g,喻为大鹏血液的麝香0.3g,大鹏骨的木香3g,大鹏筋的藏菖蒲0.6g,大鹏肌的诃子12g等按剂量配制泛丸,黄昏之时内服五、七、九丸或按病情和体质酌情服用。主治胃痉挛,虫病类,疫病,喉阻,痈疽等,尤其对黄水病、麻风病有奇特疗效。五鹏方加肉豆蔻可祛心隆病,加紫硇砂可治胃火衰弱,加贝齿灰可破痞,加乳香可消除喉阻、痈疽及疫病等,加阿魏可驱除一切风寒,加酸藤果可消除虫病。 零星丸剂 有13种。 ❶等份丸:白硇砂、光明盐、大青盐、紫硇砂、杂布如查、卤盐、角盐、木盐、火硝、灰盐和芒硝等共取1份,干姜、荜茇、胡椒等三味热药取1份,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等三果药取1份共三等份混合,以红糖水泛丸,主治不发热的胃部痞瘤、子宫痞瘤、血痞瘤。 ❷三热药丸:干姜、荜茇、胡椒三热药加白豆蔻、诃子、芫荽、花椒、黑种草籽、紫硇砂,湖盐即优质北方盐、肉桂、獐牙菜、葛缕子等研末,用红糖水泛为丸,主治食积、胃部痞瘤。 ❸能蚀丸:胡兀鹫、秃鹫、鸬鹚、猪獾等的喉头、野牛肉、野驴肉,六良药即天竺黄、藏红花、丁香、白豆蔻、肉豆蔻、草果和三热药即干姜、荜茇、胡椒,三盐即硇砂、光明盐、紫硇砂、葛缕子、黑种草籽等研末,以红糖水泛丸,主治寒热性各种肿瘤。 ❹格郎哲丸:大托叶云实、蒲桃,三凉药即天竺黄、藏红花、白豆蔻和诃子、肉豆蔻、蛇床子、荜茇、生姜、毛瓣绿绒蒿、茜草、小米辣、胡芦子等各3g,青杠脂、五味子各6g,石榴12g,以红糖水泛丸,主治培根隆偏盛,上热下寒,急慢性泻泄。 ❺杜鹃消化丸:小叶杜鹃、长花钱线莲、鼠曲草、木棉花冠、木棉花蕊、石斛、官桂、芒硝,三良药肉豆蔻、白豆蔻、草果等研细,酥油15g待用,取400ml酒加红糖450g于文火上煎煮,搅匀后加上述酥油(切成小块加入)搅匀,勿令烧焦,待水分蒸发完后冷却至粘液状再加入上述药末,搅匀制成羊粪粒大小丸子,主治所有寒证,尤其对消除灰色浮肿、下坠浮肿及水肿具有明显疗效。 ❻五味藏红花丸:藏红花、藏木香、木橘、酸藤果、鼠曲草等用蜂蜜泛丸,主治浮肿,培根赤巴病,黄疸,目黄及其他肝病,寒湿等引起的腹胀等。 ❼十五味杜鹃丸:小叶杜鹃、长花铁线莲、胡椒、生姜、苍耳、兔耳草、四香药、肉桂、白豆蔻、鼠曲草、天竺黄等,用红糖水泛丸,主治肝痞瘤,哮喘,多痰,痔疮,便秘等。 ❽五味热药丸:干姜、荜茇、胡椒、长花铁线莲、小米辣等五味热药研末,用红糖水泛丸,主治胁肋痛,心颤,食欲不振等。 ❾九味白豆蔻丸:白豆蔻、甘草、光明盐、小米辣,三热有干姜、荜茇、胡椒,大青盐、紫硇砂等,用红糖水泛丸,主治寒证和肿瘤。 ❿二味石榴丸:石榴、荜茇二味研末,用红糖水泛丸,主治消化不良呕吐。(11)四味鹿角丸:鹿角和银露梅于罐中闷烧成炭,加长花铁线莲、诃子研末制成丸,用以消除水肿。(12)七味铁线莲丸:长花铁线莲、白豆蔻、螃蟹、姜、荜茇、胡椒、硇砂等用蜂蜜泛丸,主治尿道刺痛,培根引起的胃火衰弱及腰肾、髋眼刺痛。(13)五味黑种籽丸:黑种草籽、生姜、阿魏、酸藤果、硇砂等研末,用蜂蜜泛为丸,填塞于患牙处,具有杀虫作用,长期应用亦可荣养牙齿。 丸剂的制法 丸剂要经过细磨、泛丸等工艺。首先,将药物研为细末,药方中无膏剂和蜂蜜等者,均加开水调和成奶酪状药糊,如果药糊呈青色者说明还未调和好,要继续调和。调成硬膏状,如果呈黄色者说明还未调和好,直至颜色不变则为调和达到标准的征兆。第二步为泛丸。丸粒的大小,无毒药物为主的丸剂宜丸成泡胀的豌豆粒大小;有毒药物为主的丸剂,丸成小豌豆粒大小。用白糖、红糖及蜂蜜等泛丸者,不需稀释,则直接合成能做丸的硬度,丸成羊粪粒大小丸子,最大者也只能如冰雹粒样大小。用法,小丸可吞服,大丸嚼碎或捣碎后服用。 ☚ 散剂 糊剂 ☛ 丸剂pill;bolus 丸剂wán jìpill;bo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