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临江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临江战役 临江战役是1946年12月17至1947年4月3日,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争夺南满的战役。1976年12月中旬,国民党军集中兵力进犯吉林临江新解放区,企图进攻北满,实现其“南攻北守,先南后北”战略计划。东北民主联军为打破敌人这一计划,保卫南满,陷敌于两面作战,决定在南满集中兵力歼敌一部,打退其进攻,巩固和发展南满根据地,同时,北满的民主联军主力主动进攻,大量歼敌,造成南北夹攻敌军之势。12月17日,国民党军6个师发动对临江的第一次进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深入敌后,调动敌军分散其兵力,第三纵队采取运动防御,以求歼敌。12月18日,第四纵队转战百余公里直插本溪、抚顺,迫敌于30日改变部署,缓攻临江,敌军一部驰援本溪、桓仁。1947年1月4~至21日,第三纵队发动反击,歼敌第五十二军一部5000余人,一保临江胜利。1月5日,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集中12个师的兵力南渡松花江,以1师围攻其塔木之敌,主力则于其西北打击吉林、九台、德惠敌援军。9日,民主联军破袭吉长路、中长路,迫南满、西满之敌调3个师北援。30日,南满蒋军集中3个多师分三路再攻临江。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及第四纵队的第十师,先后在高力城子、三源浦歼灭蒋军第一九五师大部,二保临江胜利。2月18日,蒋军又集中5个师的兵力第三次进攻临江、长白山地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先后歼敌第二十一师2个团又3.5个营,粉碎敌军的第三次进攻,还收复了辑安、金川、辉南、流河等城。2月21日,北满东北民主联军12个师再渡松花江,配合南满作战,奔袭城子街,歼敌1个团。蒋军退缩长春,德惠孤立,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及独立第二师围攻德惠,以8个师于布海地区打援。敌从南满、西满、长春北援来解德惠之围。3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撤至江北修整,吸引援德惠蒋军北犯,分散敌军。8日,北满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向蒋军反击,在靠山屯、郭家屯歼灭敌第八十八师全部及第八十七师一部。这时,国民党从热河、南满抽调第五十四师、新编第二十二师协同新编第一军主力继续北犯。3月16日,北满东北民主联军撤至江北。3月27日,蒋军以20团的兵力发起对临江的第四次进犯。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主力及第四纵队一部在红石砬子地区全歼蒋军中路第八十九师及第五十四师的第一六二团,第四次保卫了临江。历时4个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歼敌5万多人,收复11座城市,巩固了南满根据地,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使东北民主联军完全转入主动,蒋军战略性攻击被迫停止。 临江战役 亦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6年11月新开岭战役后,东北国民党军队为实现其占领全东北的目标,于12月17日再次以六个师发动对南满临江的进攻,同时加强松花江南岸守备,阻止北满我军南下支援。12月18日起,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采取内外线配合的作战方针,分别于1947年1月21日,1月30日,2月23日,4月3日在临江、通化地区四次击退敌军进攻。同时我军北满部队于1947年1月5日,2月21日,3月8日三次南渡松花江反击敌军。西满、东满部队也积极配合,协同作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役共歼敌四万余人,收复城市十一座,巩固了东北解放区。 临江战役 临江战役Linjiang zhanyi亦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6年12月, 国民党军占领了安东 (今丹东)、通化等地后,为实施其 “先南后北”的方针, 12月17日,集中6个师的兵力,进攻南满解放区的临江地区。同时, 加强对松花江南岸各要点的守备, 以阻止松花江北的解放军南下。东北人民解放军针对国民党军的部署, 制定了 “坚持南满, 配合北满, 南拉北打, 北拉南打”的协同作战方针, 迫使敌人南北两方面作战。人民解放军南满部队从12月18日开始, 至1947年4月3日止,在临江、通化地区连续击退国民党军的4次进攻, 进行了四次保卫临江的作战, 歼敌1.9万人,收复桓仁、辑安(今集安)等5座县城。同时,人民解放军北满3个纵队又3个独立师,从1947年1月5日至3月8日,三次向松花江南岸出击,歼敌1.5万余人。这就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全战役,历时3个多月,共歼敌3.9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先南后北”进而占领全东北的作战计划,结束了国民党军在东北的进攻,为其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 定陶战役 沙家店战役 ☛ 临江战役又名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国民党军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先后四次向我南满临江地区进犯,企图先占南满根据地,再转兵北上夺取全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确定了“巩固北满,坚持南满,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相互支援,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促使战局转变”的作战方针。北满部队为配合临江战斗,三次南越松花江,主动向敌据点出击;在南满展开四保临江战斗。此役共歼敌五万余人,扭转了东北战局,为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