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美大使级会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美大使级会谈

145 中美大使级会谈

中美两国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进行的大使级谈判。自1955年8月1日开始到1970年中断,共会谈136次。1955年4月23日,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在参加亚非会议的缅甸、锡兰 (今斯里兰卡)和中国等8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同年5月25日,中美双方就中美大使级会谈达成协议,并于8月1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一次会议。同年9月中美双方就关于侨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此后,由于美方一再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原则性建议进行阻挠,会议经常遭到破坏和中断。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订了《上海公报》,中美大使级会谈随之宣告结束。

☚ 万隆会议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
中美大使级会谈

中美大使级会谈

指1955年8月至1970年2月中美两国就两国关系问题举行的大使级会谈。这次会谈的关键性问题,是美国必须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放弃“两个中国”的错误立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改善关系。由于美国的顽固立场,中美大使级会谈未能取得结果。整个会谈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55年8月1日至同年9月10日。在1954年6月日内瓦会谈和其后中美领事级会谈的基础上,中美两国达成了让各自的平民返回祖国的协议。这是在会谈中唯一达成的协议; (2) 1955年9月20日至1967年。由于台湾问题的障碍,并由于美国始终采取敌视、遏制中国的错误政策,会谈始终未能取得进展。会谈一度被迫中断。1958年9月15日,会谈由日内瓦移至华沙继续进行。这一阶段会谈的唯一可值一提的结果是在1962年6月,通过两国的接触,美方表示不支持蒋介石窜犯大陆的计划,这对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起到一定的作用; (3) 1967年至1970年1月20日。由于各种原因,会谈中断两年多; (4) 1970年1月20日至同年5月18日。此时会谈内容发生变化。美国已表示愿与中国改善关系,提出派代表去北京或接受中国代表去华盛顿的建议。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在北京接待美国的代表。会谈本可就有关问题作进一步商讨。可是由于同年3月美国入侵柬埔寨,致使会谈无法按预定计划继续进行。5月18日,中国宣布推迟会谈。此后情况发生变化,导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于1971年7月访问北京,建立了中美间的高级接触。会谈因无必要,未再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从1955年8月 1日至1970年2月20日,共举行了136次,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成为双方保持某种接触、交换意见的途径。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但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它既反映了中国主张同一切国家友好来往的诚意,又反映出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不合时宜。

☚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   中美关系三公报 ☛

中美大使级会谈

Sino-US ambassadorial talk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