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立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立法law of neutrality有两种意义:一种指各国国内制订的中立法规,有些国家就有这样的法规,规定在别国发生战争时作为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宣布的中立法。另一种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战争法的一个分支,涉及中立的概念、各种中立、交战国与中立国的关系,包括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中立制度,如封锁、禁制品、非中立役务、以及中立船舶的临检、拿捕和审判等。由于1928年《非战公约》的缔结,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的订立,特别是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制订,战争在法律上被废除了,使中立的概念受到了影响,中立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有关中立的原则和规则有很多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中立法Neutrality Acts指1935年、1936年、1937年和1939年通过的一系列法令。颁布这些法令的目的是保持美国在欧洲战争和远东战争中的中立地位。1935年的中立法授权总统禁止向他认为处于战争状态的交战国家出售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1936年的中立法禁止贷款给交战国。1937年的中立法授权总统自行决定禁止美国船只运输非军用物资,并增加了所谓“现款自运”条款,该条款于1939年5月1日撤消。该法还规定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军事工业一律由政府发放执照并实行控制,禁止武装与交战国进行贸易的美国船只。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又通过一项中立法。1939年的中立法修订和汇集了以往所有的中立法。以往的中立法所起的作用是防止英国和法国向美国购买武器和弹药。1939年的中立法实际上是外交上的需要,起了支持英、法及其盟国的作用,从而使美国偏离了恪守中立的原则。虽然此法禁止美国船只运输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但规定总统可以宣布实行以往中立法的禁运规定,也可以取消这些规定。该法禁止武装美国商船,禁止美国商船在欧洲和北非的交战国港口进行贸易。总统有权宣布作战区域,有权禁止美国船只进入作战区域。运往欧洲交战国港口的货物必须由外国船只运输,并在美国付款(这就是著名的“现款自运”条款)。运往其他港口的货物可由美国船只运输。 中立法 中立法Zhonglifa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大战初期先后通过的几个避免卷入国际冲突和战争的法案。30年代大危机使美国主要关注国内经济问题,对国际事务参与不多,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占上风,主张在法西斯侵略面前退守美洲,置身于欧洲之外以自保。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中立法”,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不久该法即适用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但美国仍向意大利输出原料和战略物资。1936年2月,国会对该法进行修改,增加禁止贷款给交战国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等内容。德、意发动对西班牙内战的武装干涉后的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三个“中立法”,使武器禁运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这三个中立法实际上援助了侵略者,而不对被侵略者提供援助,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新中立法,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款自运”。因英国海上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新中立法有利于英、法而不利于德国法西斯势力。它的通过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即在不直接参战的前提下尽可能援助反法西斯国家。1941年通过的租借法案彻底取代了中立法。 ☚ 绥靖政策 不干涉政策 ☛ 中立法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加强战时中立国的地位而共同确认的中立规则和规定。 中立法law of neutrality;neutrality law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