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柱0710顶脊檩的柱子。西南官话。云南永胜〖〗。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

中柱stele

维管植物的根和茎中,皮层以内的中央柱。它包括维管组织以及中柱鞘(许多植物茎中无中柱鞘)、维管射线及髓部,为植物体内的主要运输结构和支持骨架。根据中柱内髓的有无,以及初生维管组织的排列情况不同,中柱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


真中柱(散生中柱)
中柱类型进化图


缀点示韧皮部; 斜线示木质部; 中央空白示髓;粗黑圆周线示中柱鞘


原生中柱 中柱呈实心柱状,中心没有髓。又分为3种: ❶单中柱。中柱由单独的一个环生维管组织构成,中心为木质部,韧皮部围绕于木质部之外,见于水韭的根、卷柏的茎和里白地下茎中;
❷星状中柱。木质部在横切面上呈星芒状,位于中柱的中心,韧皮部分布于各星芒状分叉之间,如松叶兰的茎、种子植物的根中;
❸编织中柱。木质部成为分离片状,韧皮部位于它们的中间或周围,如石松的茎。
管状中柱 中柱的中心有髓,木质部和韧皮部呈筒状,二者按同心圆套合排列。又可分为2种:❶外韧管状中柱。韧皮部在木质部外面,如紫萁属(Osmunda)及种子植物茎中/
❷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的内外两侧均有韧皮部存在,如苹、萝藦科及茄科的一些植物。
网状中柱 由管状中柱演变而来,管状中柱在若干区域上分化出薄壁组织,使整个中柱形成立体的网状圆筒,如凤尾蕨、贯众、铁线蕨等的根状茎。
真中柱 这种中柱的初生维管筒由髓射线割裂成束,排列成环状,维管束一般是外韧的,如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和裸子植物茎。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不成环状排列,散生分布于薄壁组织中,特称为散生中柱。
在维管植物中,最原始的是原生中柱,比较进化的是管状中柱、网状中柱,最进化的是真中柱(见图)。

中柱stele

维管植物的根与茎的中轴部分的全部维管组织和基本组织。它包括中柱鞘、韧皮部、木质部、束间区域和髓,是植物体具有输导、贮藏和支持作用的构架。主要类型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真中柱和散生中柱等。按其形态结构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单中柱、星状中柱、编织中柱、外韧管状中柱、双韧管状中柱等(见“原生中柱”、“管状中柱”)。这些不同类型的中柱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是由结构最简单的单中柱逐渐分支发展而来的。

中柱类型及演化

1. 原生中柱 2. 星状中柱 3. 编织中柱 4.外韧管状中柱 5.真中柱 6.散生中柱 7.双韧管状中柱 8. 网状中柱

中柱

中柱zhongzhu

根和茎的中轴部分。包括维管组织以及与维管组织联系的其它基本组织,即中柱鞘、髓和髓射线等,中柱的概念首先由法国植物学家P·van蒂恒(P·van Tieghem)于1886年提出的。20世纪以来,中柱的概念有了很大改变,现在中柱仅指维管系统,而不牵涉到和维管组织结合在一起的一些基本组织。根据维管组织与非维管组织相对分布图式的不同,通常将中柱分为:原生中柱(在维管组织的中央由木质部组成)、管状中柱 (由原生中柱演化而出,中央具髓)、真中柱(由维管束和束间的薄壁组织组成,是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中的常见类型)、散生中柱 (维管束散生,存在于大多数单子叶植物中)。在种子植物茎中,皮层与中柱之间往往无明显界限,因此现代有些植物形态学家,为避免采用中柱这一概念,而将植物体中央部分的维管组织,笼统地称为维管柱,仅用来指维管组织,而不涉及其周围的组织。

☚ 髓射线   中柱鞘 ☛

中柱

根、茎的中轴。是支持植物体的骨架,输导功能的主体,为皮层所包围。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也包括中央的髓部(茎中)和外围的中柱鞘及维管束之间的髓射线。由于维管组织在中柱部分的不同组合与配置而有多种类型,如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