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学著作。

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3卷。

附《穴腧都数》1卷。

宋·王惟一(一作惟德)撰。

刊于1026年(天圣四年)。本书系王氏在医官院任职时写成。

与此同时,王氏还主持修铸了记有经脉腧穴的针灸铜人二具,由于本书系阐释针灸铜人著作,文图相兼,故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上首载仰伏人尺寸图,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经穴图等。

其次按照手、足阴阳十二脉及督、任二脉顺序逐经记述了经脉循行、主病及其所属经穴的位置;卷中首载针灸避忌太乙图,其次按头、面、肩背、颈、膺、腋、股、胁的顺次及经穴排列的行序详论每一经穴的部位,主治,针灸法,宜忌等;卷下首载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及井、荥、俞、经、合穴名,其次按手、足、阴、阳十二经脉顺序详论其在四肢部经穴的部位,主治,针灸法等。此外,王氏在撰成此书后,医官院将其书刊刻于四面石壁上,每卷一壁,剩余一壁则另撰《穴俞都数》1卷补入,其内容是分别记以头面、颈、项、背、肩、胸、腋、腹、胁及手、足十二经穴,在四肢部的经穴部穴,及“修明堂诀式”(即周身骨度尺寸),“五脏六腑,大小形状”等,文字简要,具有全书经穴的索引性质。

当时除石刻外,尚有木版刊行,惟现存者只有明政府于正统八年(1443年)重刊此书后的复刻本数种。北宋原书石刻的残石数诀,及明代石刻的拓本等,此外,在1186年(大定丙午)金人有称闲邪瞆叟(佚名)者将此书略加增补,改编为5卷,题:《新刊补注铜人俞穴图经》,其内容主要是在原书基础上删去骨度法,脏腑图,“穴俞都数”等内容,补入经脉循行的注文,针灸避忌人神图等,并将经穴图及十四经脉的排列均作较大的修改,这种补注5卷本,虽然增删变化较大,但其后代复刊本较多,流传甚广。

本书总结了北宋以前针灸俞穴的主要成就,对于针灸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书于1955~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金大定本)及排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