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门
又名二天门,因土质赤黄,又称黄岘岭。在泰山山腰,海拔847米,为登泰山中西两路的交汇处。清代建有中天门石坊,为登山之半途,俗语:“到了中天,逛了泰山”。旁有巨石,斑纹似虎,名伏虎石,有清代金石学家吴大澂篆刻“虎”字,古朴雄建。石坊东原有一座伏虎庙三间,又称二虎庙,庙内祭祀黑虎神像。现在原址上建了商店,并建有中天门饭店,后又修建了中天门宾馆。在中天门观泰山,北望岱顶,云梯高悬,南天门历历在目;南瞰汶河,流水如带,徂徕如低丘,泰莱平原尽收眼底;中溪山雄峙于东,凤凰岭蜿蜓在西,气势奇伟。每当雨过天睛,夕阳返照之时,有“黄岘归云”胜景,游人飘飘然若置身云端,为方便游客,后在中天门到南天门西边的望府山之间架起一条客运索道,六七分钟便可到达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