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出版说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出版说明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

出版说明

 大型学术文献《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以下简称《总览》)面世了,在为期16年的联合编撰和征询意见过程中,已引起出版界、科学界、史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受到了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好评。为使广大读者、同行和各界人士对《总览》有一个基本了解,使其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将该书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说明于下。
 1. 本书为编年体科学文献,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系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历时16年通力著成,经16位院士专家、博士生导师分科审阅及通栏审阅。本书所使用的数千种中外资料,经省、市图书馆审定均为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权威性文献资料。 全书所有内容在全文主审、专家分审、三次统稿、多次汇稿中均已反复作了核定,是高度严谨的科学史和社会史事典。
 2. 《总览》为纵贯古今、横跨中外的高度备细而又凝炼的学术巨制。 全书上起远古,下迄当今,中外科技史与社会史上的重大事件可谓尽览无余。为了突现清晰的历史线索,本书严格地按时序纵向编次,按时段横向贯通,对发生时间确切的事件,直接精确到年、月、日;对延续时间较长的事件,示之以时限区间;对于特别重大的事件,有较详尽的介绍与说明;但本书以纯客观的考证和记述为编撰原则,不带个人观点,不作主观议论,其认识意义和思想内容是通过独到的体例设计由史实本身去呈现,其内涵与结论可谓不言自明。 故而本书是科学史和社会史的足可信任的查证依据。
 3.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横向对比——中国与外国对比、科技与社会对比。在同一年段中,通过中国科技、外国科技、中国社会、外国社会四栏之间及学科之间的横向对比,读者便一眼可见中国与外国的异同,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它不但呈现事实、提供知识,而且引起这样的思考: 当中国发生某些事件时,为什么外国却在发生着完全不同的事件?并且早已发生了或尚未发生类似的事件?当科技发展到某一水平时,社会方面却发生着怎样的事件、怎样的变化?其间有着怎样的影响、怎样的关联、怎样的作用机制和运动规律?这正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旨,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4. 本书在以时序为主线的基础上又将科技与社会按照通行的学科分类标准和分类次序依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工、文化、政法、经济、军事、其他分类编排,从而使历史事件在时间线索中仍能反映出系统归属, 便于读者能按学科类别寻找目标事件,使偶发性的历史事件在逻辑格局、时间序列和类属网络中井然其位。
 5. 尊重读者、便利读者、向读者负责、为读者服务是《总览》的根本立场。本书配有150余幅插图,以对有关内容作必要的图解和说明;为便于查证检索,本书备有先进而完善的关键词索引和部分外国人名、地名对照表,使之既为一部简洁凝炼而又丰厚完备的科技史、社会史,也是一部包罗万象而又脉络清晰的百科全书。
 6. 《总览》作为一部编年体的工具书,其本身尚不是最终目的——本书只是史实、“硬件”,只是起点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更深入的学术研究、理论归结及其实践应用服务。它本身就是教学和研究需要的产物。《总览》并不仅仅只是检索事件和获取知识的工具,在科学学、社会学、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西科技、中西社会的比较研究和当代中国的科技政策研究中,必将显示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7. 《总览》并非完美无缺,在内容的衔接、事件的取舍、叙述的详略、语言的风格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和难尽人意之处,这就需要广大读者、同行、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关心和批评帮助。
 感谢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

《总览》编委会
 2006年6月

☚ 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凡例   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前言 ☛
000097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