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青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周刊。1923年10月创刊于上海(后迁至广州、汉口等地出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创办的机关刊物。由恽代英、林育南、邓中夏、萧楚女、任弼时、张太雷、李求实等编辑。该刊在五四后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主张。发表了许多有关文学问题的文章,引导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投身革命斗争,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和个人享乐与颓废悲观思想。发表了秋士《告研究文学的青年》、代英《八股?》、泽民《青年与文艺运动》、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楚女《艺术与生活》等。另外,还刊登了高尔基等苏俄作家的作品,以及瞿秋白、朱自清、蒋光慈等的诗文和评介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的文章。《中国青年》虽非纯文艺刊物,但对革命文艺思想的传播曾起了开创性的作用。1927年10月停刊。 ☚ 创造日 小说世界 ☛ 中国青年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刊物。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出版。周刊。恽代英主编。以指导青年参加各种革命运动,介绍科学社会主义和各国青年运动,引导青年摆脱反动思想影响为宗旨。内容有国内外政治状况、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中国革命问题、马列主义理论问题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编辑部迁武汉。7月迁回上海。10月10日停刊。1939年4月,作为中国青年救国团体联合会的机关刊物在延安复刊。半月刊。1941年出至第三卷第五期后停刊。1948年1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立前夕,作为机关刊物在河北平山复刊,不久移至北京出版。 《中国青年》❶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32开,周刊,恽代英主编。1926年迁广州出版。1927年5月迁武汉出版,10月返上海出版。出至第8卷3期后停刊。1927、1928年曾改名《无产青年》、《列宁青年》,1932年停刊。发行量一般为1万份,最高时达3万份。 中国青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1923年10月创刊于上海。抗战期间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1948年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主持。1949年迁北京。1966年8月停刊,1978年9月11日复刊。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前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1923年10月20日团中央在上海正式创办《中国青年》周刊。恽代英任主编。其后,肖楚女、邓中夏、张太雷、林育南、任弼时、李求实等先后担任过主编或主要撰稿者。周刊为32开本,由中国共产党筹办的上海书店担任发行和编辑通讯工作。开始是未公开刊物,后遭北洋军阀迫害,转变为秘密发行的刊物。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编辑部和发行处迁到武汉;7月15日反革命改变后又迁回上海。在反革命白色恐怖下,坚持出版到10月10日的第八卷第三号。《〈中国青年〉发刊词》说明该刊的宗旨时,指出:“《中国青年》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要介绍一些活动的方法,亦要陈述一些活动所得的教训”;“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强健的路上,要介绍一些强健伟人的事迹与言论”;“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切实的路上,要介绍一些切实可供研究的参考材料……”。为贯彻宗旨,《中国青年》积极热情地向广大青年宣传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先后编辑出版了“列宁特号”(第16期)、“苏联革命纪念特刊”(第52期)、“列宁、李卜克内西纪念特刊”(第63、64期合刊)、“十月革命号”(第139期)等专刊。发表了邓中夏的《列宁年谱》、恽代英的《列宁与中国革命》、任弼时的《列宁与十月革命》、硕夫的《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文章。还发表了邓中夏的《论工人运动》、《中国农民工人状况及我们运动方针》、《论农民运动》、《中国状况及我们运动的方针》,恽代英的《何谓国民革命》、《农村运动》、《怎样进行革命运动》,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116、117期连载)等分析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文章。此外,它还同反动的国家主义派、国民党右派和戴季陶主义,针对蒋介石叛变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屠杀人民的罪行,等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 中国工人通讯社 中国历史博物馆 ☛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于1923年10月23日创刊。1966年8月停刊,1978年9月复刊。十六开本,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青年的杂志。60年多年来,它鼓励青年人积极投身于火热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向青年介绍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刊载优秀的文学作品,指导青年进行有益的、健康的娱乐活动;反映青年的要求和呼声。 ☚ 中国林业报 中国青年报 ☛ 中国青年China Youth 中国青年Chinese you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