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网道路之间相互间联结与布局。公元前1067~前771年,在“井田”制度下,道路始分为城市和乡村道路,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实行郡县制,颁诏车同轨,筑驰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网,干道长12387km。公元前202~公元5年,形成以长安为中心的道路网。唐贞观元年(627),全国划分为10道,开元十一年(723)分为15道。构成以长安为中心,连接15道府的道路网,干道里程18200km。宋代,全国划分24个行政区,沿用唐代驿道,形成以东京开封为中心的驿道网。蒙元时期全国划分11个行中书省和直辖吐蕃之境,形成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道路网。明代全国分13个布政司,1368~1421年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道路网,干道里程达20641km;1421年迁都北京后,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干道网,长达35791km。1644年清定都北京,全国划分为23个行省和内外蒙及青海和西藏,通往省府的道路里程达6.5万km。民国时期规划“四经三纬”公路干道网,总里程为41550km。新中国规划以北京为中心的公路干道网68条,109248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