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艺术剧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艺术剧社

中国艺术剧社

1943年初成立于重庆。主要负责人于伶、章泯、宋之的、金山等。成员有赵铭彝、蓝马、沙蒙、陈鲤庭、王苹、舒强等,还有从上海、香港、桂林等地撤退至重庆的其他进步戏剧工作者。1943年,国民党当局慑于重庆举行的第一届雾季公演的巨大影响,加强了对戏剧演出的阻挠。中国共产党为加强进步戏剧力量,继组成中华剧艺社后,又领导成立了中国艺术剧社。中国艺术剧社成立后即参加第二届雾季公演,演出的《北京人》获得观众好评。剧社共演出《祖国在召唤》、《北京人》、《家》、《杏花春雨江南》、《戏剧春秋》、《春寒》、《草木皆兵》、《清明前后》、《芳草天涯》、《雷雨》、《岁寒图》等十五个大型话剧和《镀金》、《求婚》等外国短剧,计四百七十余场。大多是新创作的剧目,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质量。配合抗日和民主斗争,起了积极作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剧社分批迁回上海,同年冬与上海剧艺社合并。

☚ 苦干剧社   阜平高街村剧团 ☛

中国艺术剧社

民间职业话剧团体。1942年12月成立于重庆。金山任总干事,宋之的、于伶等任干事,主要演员有蓝马、凤子、王蘋、凌琯如、黄宗江等。1943年~1946年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内江、乐山等地公演500余场。主要剧目有 《祖国在召唤》、《一年间》、《北京人》、《杏花春雨江南》、《岁寒图》、《清明前后》、《戏剧春秋》等。其间参加演出的客座导演和演员有洪深、史东山、郑君里、贺孟斧、叶露茜、张瑞芳、石羽、陶金、赵丹、路曦、秦怡、吴茵等。1946年2月剧社主要成员回上海与上海剧社合并。

中国艺术剧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话剧团体。1942年12月在重庆成立。主要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香港、上海撤到重庆的戏剧、电影工作者组成。负责人是夏衍、于伶、金山、司徒慧敏。先后上演《法西斯细菌》、《正气歌》、《孔雀胆》、《虎符》等三十多个剧本,对于推动国统区戏剧运动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与上海剧艺社合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