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矿产资源zhongguo de kuangchanziyuan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以一定形式(指固态、液态、气态等)赋存于地表与地下,可被人类开采利用的所有矿物的总称。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再生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前提。矿产资源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三类,其中金属矿产还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等的不同。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成矿条件复杂多样,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基本特点是:
❶储量丰富,矿种齐全。我国许多矿产资源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如果以单位面积平均探明储量作指标,我国大于世界平均水平10倍以上的有钨矿和钒矿,5~10倍的有菱镁矿、钼矿,3~5倍的有锑矿、锌矿、锡矿、锰矿和硫铁矿,1~3倍的有钛铁矿、萤石、重晶石、镍矿、铅矿和铁矿。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见表1。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产有160多种,我国已找到162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48种。我国的矿产资源中,有很多是我国明显的优势矿种,除自给外并有一定的剩余可供出口,如稀土矿、钨、锑、锡等;有些则是相对比较丰富,能够自给或基本自给的矿种,如铁、锰、铜等;还有一些则是储量较少的短缺矿种,如金刚石等。但总的来说,具有明显优势和能自给或基本自给的矿种居绝大多数,而短缺或储量较少的矿种则为数有限。
❷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矿产资源的生成与空间分布完全决定于地壳运动及成矿地质作用。由于各地区条件的差异,我国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呈现明显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不均匀格局。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大型矿藏,如煤、铁、磷、铜等。以煤为例,其分布广及28个省区的851个县,有探明储量的矿区达4296处,但煤炭储量的63%却相对集中在山西和内蒙古两省区,其中仅山西一省探明储量便占全国的1/3。二是分布较广、比较集中的大中型矿藏,如钨、铝、锡、锑、石墨等。三是分布有限,高度集中的矿藏,如铂、金刚石、钾盐、青石棉、硅藻土等。由于矿产分布不均,各地区有着不同的矿物配套组合,也形成了我国各种不同的富矿区与贫矿区(见表2)。矿产资源的这种广泛分布但相对集中的特点,总的来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例如,大矿的相对集中便于进行大规模的基地性开采,有利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分布广泛,分散的小矿则又便于各地方就近开采,为地区性经济的发展提供近便的生产资料。当然,矿产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造成矿物资源的过远运输(如北煤南运、南磷北调等),从而给我国的生产布局带来一定的影响。
❸高品位的富矿少,贫矿多。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48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矿种的品位都不高。如铁矿大都是些品位为25~30%的贫矿,贫矿约占总量的95%以上。全国铁矿的平均品位不足34%,能直接炼铁的高炉富矿以及品位为50%以上可直接炼钢的平炉富矿,只占1%左右。又如铜矿,含铜在1%以上的只占36.8%,而大于2%的则更少,约占6%左右。此外,锰、银、钼、硫、磷等重要矿产也都是贫多富少。矿产品位太低,自然会给采矿、选矿及冶炼带来困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低品位矿产资源会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贫矿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加以合理的开发与保护。
❹伴生、共生矿床多。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成矿的叠加作用比较显著,很多矿床都是由多种矿物成分共生或伴生组成的综合性矿床,尤以内生金属矿床最为突出。如我国的钒矿储量占世界之首,但以钒为主的钒矿床却只占9%,其余的91%均分散在其他矿床之中; 四川攀枝花铁矿是一个由铁、钒、钛、钴等13种有用矿物组成的共生矿,其中钴的储量占全国90%以上,钛储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 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的组成矿物多达20余种;江西漂塘钨锡矿有伴生矿物60多种;甘肃金川镍铜矿是我国大型的镍矿和铜矿产地;同时也是我国铂族金属的最丰富蕴藏地,并且还伴生有金、铌、钴、硒、碲、硫、铬、镓、锗、铟等经济价值很高的金属。综合性矿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要求较高的采冶技术,否则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矿床回收率,如果技术过关,则可同时回收多种资源,大大地增加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使一矿变多矿甚至是小矿变大矿。例如攀枝花铁矿,由于实行了综合利用,所获钒、钛价值要比铁矿高出好几倍。因此,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矿产资源开源节流的一项基本措施。
表1 我国主要矿产占世界储量(探明储量)的地位

表2 我国各大区的优势矿种分布

我国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段差距,再加上某些认识与管理上的原因,目前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在矿物的采、选、冶过程中,回采率与利用率都比较低,有些重要的矿产损失率竟达50%,能源矿的利用率也只有28%。某些单位,特别是目前广泛存在的乡镇企业小矿山,采用的是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掠夺式的开采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既要大力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寻找更多的新矿床,以丰富我国的矿产储量; 同时,在开采与利用方面,要坚决制止破坏性的开采,加强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平,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珍惜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
中国的矿产资源Zhongguo de kuangchan ziyuan
我国地域辽阔,成矿条件复杂,矿物种类多样,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基本特点是:
❶矿种齐全,储量丰富。我国许多矿产资源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见下2表)。如果以单位面积平均探明储量作指标,我国大于世界平均水平10倍以上的有钨矿和钒矿;5—10倍的有菱镁矿、钼矿;3—5倍的有锑矿、锌矿、锡矿、锰矿和硫铁矿;1—3倍的有钛铁矿、镍矿、萤石、重晶石、铅矿和铁矿。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产有160多种,我国已找到162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48种。我国矿产资源有很多是自己的优势矿种,除自给外并有一定的剩余可供出口,如稀土、钨、锑、锡等;有些是相对比较丰富,能够自给或基本自给的矿种,如铁、锰、铜等;还有一些是储量较少的短缺矿种,如金刚石等。但总的来说,具有明显优势和能自给或基本自给的矿种居绝大多数,而短缺或储量较少的矿种则为数有限。
❷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大型矿藏,如煤、铁、磷、铜等。如煤分布广及28个省区的851个县,有探明储量的矿区达4 296处,但煤炭储量的63%相对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其中仅山西、内蒙古二省区探明的储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二是分布较广、比较集中的大中型矿藏,如钨、铝、锡、锑、石墨等。三是分布有限,高度集中的矿藏,如镍、铂、金刚石、钾盐、石棉等。
❸高品位的富矿少、贫矿多。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48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矿种的品位都不高。如铜矿,含铜在1%以上的只占36.8%,而大于2%的则更少,约占6%左右。全国铁矿平均品位不足34%,大部分均为25—30%的贫矿,占总量约95%以上。
❹伴生、共生矿床多。我国很多矿床都是由多种矿物成分共生或伴生组成的综合性矿床,尤以内生金属矿床最为突出。如四川攀枝花铁矿是由铁、钒、钛、钴等13种有用矿物组成的共生矿;甘肃金川镍铜矿涉及稀有化学元素金、铌、钴、硒、碲、硫、铬、镓、钌、锇、锗、铟、钯、铱、铑等数十种。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及稀土矿由20多种矿物所共生。
表1 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种
矿 名 | 钨 | 锡 | 钼 | 汞 | 锑 | 钛 | 钒 | 稀土 | 硫铁 | 锌 | 钽 | 锂 | 石棉 | 石膏 | 膨润 土 | 芒硝 | 菱镁 | 明矾 |
藏量第1省区 | 赣 | 桂 | 辽 | 黔 | 湘 | 川 | 川 | 内蒙 | 粤 | 滇 | 赣 | 青 | 青 | 鲁 | 辽 | 川 | 辽 | 浙 |
藏量第2省区 | 湘 | 滇 | 陕 | 陕 | 桂 | | | 甘肃 | 内蒙 | 甘 | 新 | 赣 | 川 | 鄂 | 桂 | 青 | | |
藏量第3省区 | 桂 | | 豫 | | 黔 | | | 赣 | 皖 | 粤 | 闽 | | | 宁 | | 内蒙 | | |
储量占世界 (%) | 56 | | | | 70 | 28.9 | 一半 | 80 | | | | | | | | | 60 | |
最大矿床 | 西华 山 | 大厂 个旧 | 杨家 杖子 金堆 城栾 川 | 铜仁 旬阳 | 冷水 江 | 攀枝 花 | 攀枝 花 | 白云 鄂博 | 云浮 | 兰坪 呷村 | 宜春 | | 芒崖 | 应城 | 宁明 | 达拉 特旗 | 营口 大石 桥 | 平阳 |
表2 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2—5位的矿种
矿 名 | 铝 | 铅 | 磷 | 铁 | 铜 | 镍 | 银 | 金 | 铂 | 煤 | 锰 | 石墨 | 钾盐 | 铝铁 | |
藏量第1省区 | 晋 | 滇 | 黔 | 辽 | 赣 | 甘 | 赣 | 鲁 | 甘 | 新 | 桂 | 鲁 | 青 | | |
占全国 (%) | 58 | | | | 1/3 | 88 | | | | | | 黑 | 96.8 | | |
藏量第2省区 | 豫 | | 鄂 | 冀 | 甘 | | 豫 | 黑 | | 内蒙 | 湘 | | | | |
藏量第3省区 | 黔 | | 滇 | 川 | 鄂 | | 桂 | 豫 | | 陕晋 | 黔 | | | | |
著名大矿床 | 平果 | 兰坪 | 福 | 鞍山 | 德兴 玉龙 | 金昌 | 贵溪 破山 | 三山岛 小秦岭 | 金昌 | 鄂尔多 斯、 吐 哈盆地 | 桂平 | 柳毛 | 察尔 汗盐池 | | |
居世界名次 | 5 | 2 | 2 | 3 | 3 | 3 | 3 | 4 | 4 | 2 | 3 | 3 | 2 | 5 | |
中国的矿产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建国以来经过大规模的普查勘探工作,已发现矿点20余万处,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地约15770处。世界上已知的近200种矿产在我国已基本发现,其中137种以上的矿产探明有工业储量。一批常见矿产,特别是建设现代大工业必不可少的主要矿产的累计探明储量成倍增长。在旧中国属于空白、又为新中国发展尖端科技所必需的一大批矿产,如稀有、分散元素,金刚石、压电水晶、冰州石、蓝石棉等,不仅填补了矿种上的空白,而且探获了工业储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种大致有钨、钼、钒、铌、稀土金属、锌、锡、锑、铋、锂、钛、硫、萤石、硼、石膏、重晶石、菱镁矿、石墨等; 居世界第二位的大致有煤、铅、银等; 居世界第三位的大致有铁、锰、镍、铜、汞、滑石、石棉等。另外,磷矿的探明储量约居世界第四位,钴、铝、砷、石盐、明矾石、硅石、石灰岩、高岭土、粘土、玉石、大理石、花岗石等矿产的储量或天然埋藏量也约居世界前列。实践证明,我国是世界上矿种齐全、储量丰富、矿床类型众多的少数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