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秘密语漫说隐语行话论文,曲彦斌撰,刊 《中国文化报》 1987年12月23日第四版。文章提出: 古来,在各种层次的社会集团或群体中,出于各自文化习俗及交际需要,往往创制、流行一些适合各自层次与群体的特殊语汇,其中尤以身处中、下层文化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最为普遍,此即大别于今所谓密码、专科术语之类的民间秘密语。依发生学分类,中国民间秘密语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由禁忌、避讳而形成的市井隐语,二是由回避人知而形成的隐语行话,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本文在首次提出“民间秘密语是民族民俗语言的一种”的同时又提出: 宋明以来至民国初,先后曾有 《圆社锦语》、《金陵六院市语》、《江湖切要》及 《切口大词典》之类专辑、专书流行,然为数较少。半世纪前容肇祖、赵元任等曾发表一些有关研究成果,而近半世纪却鲜见有人问津此道,中国民间秘密语研究成了科学园中一隅荒芜空白之所。愿同有志于此的同道,共同拓垦这块荒置已久的科学园地。 |